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98中国军民抗击特大洪魔的新闻作品浓缩成为一幅世纪之画,那么,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的摄影报道则是少不了的一道风景。从7月28日,战区部队投入长江干流抗洪抢险,到9月16日,抗洪部队班师回营,49天的时间,该报共出报30期,刊用图片428幅,其中,整版刊登图片9次,半版刊登图片8次。8月22日,该报增出8版,其中有4个版是新闻图片,数量之多,版面处理之突出,开创了该报历史先河,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为什么过去在该报充当补白、美化版面的图片,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能与文字比翼齐飞,甚至在版面处理上有时比文字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千年第一天,广州和深圳报纸订户的报箱,都装不下当天的报纸,投递员要送报到户。《广州日报》出版了200版纪念特刊,《南方都市报》100版,《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联袂出版100版,《证券时报》76版,《广州日报》号称所发行的200版特刊多达4亿张,在中国报业史上创下了一天报纸出版版数最多、一天刊出彩版最多、一天印刷使用新闻纸张最多、一天报纸刊登文字字数最多、一天报刊登图片最多等10项纪录。(据《检察日报》)广东新年报纸创纪录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家报纸用半个版的版面刊出一幅反映城市新貌的图片,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但内容不太新鲜。无独有偶,不久前,也见一家报纸将一幅抢修供电线路的图片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但其题材并不重大。此种现象,值得研究。近几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成为办报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报社重视图片新闻,新闻图片的采用量越来越多,刊发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放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幅图片占半个版乃至一个版的情况也有所见。这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认为图片可有可无,或用作插图等轻视图片的现象,无疑将起一定作用。但是,时下也有…  相似文献   

4.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5.
记得2000年前后,笔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新闻图片的价值已经被人认可和接受,当时,报社严格规定报纸的每一版要有幅图片,有篇言论,有短消息,有通讯,要做到新闻图片和文字新闻"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一图胜千言”。图片能直观、独立地表达信息,美化版面,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对一张报纸来讲,新闻图片作为版面的窗口,不仅给版面带来通透之感,也是极为重要的新闻品种。一幅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甚至能够成为当天报纸留在读者心中的长久记忆,对树立报纸在读者心中形象、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主办的2005年度北京都市报新闻摄影图片赛中,一幅由法制晚报摄影记者拍摄的名为《三个毛鸡蛋吃死小孩》(见下图)的照片获得了年度最佳图片的大奖。画面里,亲人悲痛欲绝,孩子幼小的身体躺在急救室的床上,周围是医生忙乱的身影。当天下午,  相似文献   

8.
判断一幅图片是否有新闻性,就看它是否抓住了新闻事实中的典型瞬间。所谓典型瞬间,大致可分为四种,即:神态典型瞬间;动作典型瞬间;情节典型瞬间;环境气氛典型瞬间。一幅新闻照片,只要抓住一二个典型瞬间。再加上光线、角度和构图的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幅好的图片新闻,至少必须具备三条:一是正在发生或发展着的事物;二是要抓住典型瞬间;三是要有较好拍摄技巧。 纵观报纸上的图片新闻,政治方面的、外交方面的、体育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图片新闻的新闻性较强,而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就差一些。如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因此,研究一下如何增强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很有必要。笔者不揣浅陋,愿联系实际,分析一下经济新闻图片的新闻性,找一找缺乏新闻性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结束了。回眸沪上主要报纸对高考3天的新闻报 道,可以发现各报均注意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投入,报道面广量大,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图片新闻各显风格 7月7日是全国高考第一天,上海各主要报纸都派出记者“赶考”,将采访镜头聚焦于各区县主要考场。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当天都在一版醒目地刊发了申城8万学子早晨赶考之景,不约而同地将赶考的新闻图片作为一版头条。新民晚报记者以娴熟之技抓拍了一群考生含笑步入卢湾中学考场之景,考生们富有朝气而信心倍增,给读者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印象。此幅照片的构图一改以…  相似文献   

10.
组版编辑的图片意识和处理禁忌杨志勇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组版编辑大致应具有三种图片意识,注意四条图片处理禁忌。独立的新闻体裁意识。图片新闻主要是通过形象、辅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来传播新闻,是能够冻结时间、运动、倒转还原新闻事件现场实况的报道形式。文字新闻虽然...  相似文献   

11.
翻开报纸,大多数文字稿时效性都较强。然而,一些地方小报,在刊登图片时往往忽视时效性,夏天刊登穿棉衣的人物照片,冬天刊登人们穿单衣的照片。例如:6月29日陕西农民报三版刊登的一幅新闻照片,其中的两人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当地当时的气温已高达摄氏三十四五度,人们穿着背心还流汗呢!该报同天二版,有一幅《报春》的艺术照片,则是雪厉景象。尽管这是艺术照片,但作为新闻报纸总应该选登合节令的照片吧。类似这种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2.
多余的头巾     
去年12月13日《新华日报》四版刊登了一组图片新闻《一位农妇的胸怀》,说的是兴化市一位农村妇女欣巧凤将一小乞丐收留在家,并将其培养成一名大学生的事。照片上的主人公欣巧凤头裹包巾,肩扛铁锄,一身五十年代典型水乡农妇打扮,给人  相似文献   

13.
记得那是2001年8月的一天,我去泰安市岱岳区的徂徕镇采访。途中,同事告诉我说,有一名下岗职工,因在泰城很难再寻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便返回老家承包了20亩山坡地,并在徂徕山上安营扎寨,开发荒山,绿化荒山,使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绿色的花果山。听到这,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一定要抓条“活鱼”。当初这位同事想让我为他拍摄的新闻图片配写短文,但经过我深入采访挖素材,精挑细选之后,我改变了为图片配写新闻的想法,用心采写出了《承包山坡地的城里人》的人物通讯,刊发在《泰安日报》2001年8月16日的三版头条上,并配发了一幅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14.
数码技术与突发性新闻有何关联吗?回答是肯定的,笔者的感悟是:它们交融在一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数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突发性新闻图片的拍摄当前的平面媒体更多注重图片新闻类报道,可以说,在90%的都市类媒体中,无一例外地在一版使用大幅图片,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对这种独特的、图文并重的新闻报道形式,媒体现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幅新闻图片,不论拍摄的好与坏,都应该经过图片编辑进行裁剪加工。一幅好的新闻图片就像一件天然的艺术品,第一眼就能够吸引着图片编辑的眼球,这样的图片不需要精雕细琢,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很完美。一些并不十分完美的新闻图片,就像是一件半成品,需要图片编辑精雕细琢,使其成为一幅完美的作品。图片编辑就像是报纸版面的美容师,能够使报纸做到锦上添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案情:被告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汤加丽写真》一书收录了汤加丽的个人简介,陈醉作的序,汤加丽撰写的文章--《美丽的女人无处不在》以及144幅摄影图片。在144幅摄影图片中,原告张旭龙拍摄并享有著作权的摄影图片136幅(三幅系重复使用)。《汤加丽写真》一书的图书在版编目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个严肃的命题,本不该妄加议论。稍有常识的人都懂得:共产常员应该向党宣誓。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党旗代表党。因此,《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第一章第六条作了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然而,严肃的命题却出了不严肃的事。7月10日,四川一家工人报在一版右上部刊登了一幅大型新闻图片,图片上的宣誓人就是面向读者(观众)背对党旗宣誓的。笔者不知道这幅图片是怎么产生的,反正觉得它的问题较多,是一  相似文献   

18.
7月17日至31日,湖北日报“特别关注”版推出了“关注‘第三学期现象’系列报道”。这组报道灵活运用了多种新闻体裁和表现手法,如消息、新闻分析、深度报道、精确新闻、大特写、表格报道、小言论、读者来信、资料链接、问卷调查、图片等形式。图片与表格: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这组报道开篇时,采用了两幅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其中压题照是一幅“湖北科教大厦院内一培优班正在上课”的图片,读者一眼就可看到:几十个学生将一间教室挤得满满的,一名教师正侧着身子,用右手食指指着黑板上的字符讲课,角落里还有几位家长在听…  相似文献   

19.
过去,找们搞图片的往往跟在搞文字报道的后面跑,人家报道一个典型,我瞎忙乎一阵,拍一大堆图片,到头来仅仅在报道中配几幅插图或作一个压题照片而已,没有发挥图片在报纸新闻视觉形象宣传中的独立作用。我在专题摄影报道方面力图走出自己的路子,并大胆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1995年11月27日至29日,《解放军报》曾在第三版连续3天用1/3的版面,刊登了我拍摄的冬季全军首批退伍老兵“文明返乡当标兵”和“潇湘喜迎退伍兵”的专题报道。一般来说专题报道并非突发新闻,有预见性,可以对采访对象作充分的了解,并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新闻场景…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3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右上角刊登了一幅三栏宽的竖幅新闻照片,报道了江苏省农机研究所青年助理工程师吕美琪,发明的一种会爬电线杆的工程车(见上图,扬州日报社王金祥摄)。第二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