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荣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16-117
通过对潍坊方言声母和普通话声母的体系进行音声学对比,找出普通话中不存在的方言声母,分析潍坊方言里特殊的声韵结合,希望对比结果能有效纠正潍坊人的发音错误,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霞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5):111-114
以往的普通话教学中,声母,韵母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忽视了声调应有的作用,普通话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对方言语调纠正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安康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找出安康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存在的差异、常见声调错误类型及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普通话教学和训练,提高学习普通话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浙江金华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材料,总结归纳金华地区普通话测试应试人主要韵母错误(缺陷)类型,发现各类错误(缺陷)的形成受方言和应试人发音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地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相应评分宽容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毕节方言中,重叠词语众多,形式复杂。毕节人说普通话,常常会使用重叠形式的词语,因而容易导致使用方言词语讲普通话的错误。从构成方式入手,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毕节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重叠形式的异同,为毕节人讲好普通话服务。  相似文献   

5.
贵州人说普通话时,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受方言影响而出现一些错误,即所谓的"黔式普通话"。对"黔式普通话"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从而达到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粤方言是广东省内通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强势方言",粤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大,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长期以来在一定范围内还形成了方言书面语。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粤方言进入普通话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方言入文"现象,在书面语表达中往往会造成语言表达错误,引起歧义,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目前粤方言区学生习作中的方言入文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以本人执教的广东省旅游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584篇(1篇/人)  相似文献   

7.
四川方言区普通话学习中的声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古入声字外,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但在四川方言区的人们说(读)普通话时,往往调值不准,出现读音错误和读音缺陷。四川方言区人说(读)普通话的声调读音错误表现为:入声字归错类;调形和调值都改变,或调形虽未改变,但调值变化太大;比附变读变错。其读音缺陷表现为:高平调不够高或不够平;高升调上升不够,或在上升过程中有拐弯;降升调降不到位或升不到位;全降调降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正音方法,矫正读音  相似文献   

8.
庄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在调类上和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调值上和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而庄浪方言上声调值为213。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里阳平调;上声调大多数对应普通话里阴平调,极少数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去声调对应普通话里上声调。研究和掌握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对于方言区人们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一、总要求 1.继续进行普通话的教学,要求发音清楚正确,注意发准近似的和容易混淆的音,克服由于方言影响而产生的声调错误,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逐步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 2.进行词汇教学,要求掌握和运用常用的名词、动词、形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普通话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机测已经被广泛认可,我们以辽宁高校为例对普通话测试进行调查,主要统计测试者使用方言的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在"命题说话"测试时常常夹杂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问题最大,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当,声调调值不饱满,三声出现的错误最多。经过跟踪调查,发现这些测试者使用方言有多种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解决的办法,即加大普通话测试者的培训力度,让测试者克服"乡音"。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话”项“语音面貌”归档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实践证明要准确地对“语音面貌”进行归档,就必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分办法。先对应试人的“语音失误”进行分类记录,然后根据其成系统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的种类,判定“方音成分”的轻重程度。这样就可以根据对量的分析,作出定性的,也比较合乎实际的判断,使“语音面貌”的归档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西南官话区湘南片大专层次学生的普通话受西南官话和母语方言的双重影响,直接表现为普通话难点音的偏误.从测试员的角度,在对调查问卷、录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可以从教师转变观念、分解教学、设计实用的训练项目、讲练结合等方面来提高本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的“说话”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材料依托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由于环境、认知、心理、应试技巧等方面的原因考生常出现非字音失误现象,可以采取明确学习目的、改善语言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修订测试手段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普通话普及工作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质量。为了加强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普通话测试工作的水平,推动普及普通话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针对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现状,从源头管理、继续教育、监督考核等环节,探求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测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测试员知识结构、听辨潜能等智力因素的局限和制约,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心理、意志、动机、情绪等情商因素的作用和制约。测试员应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文化修养、控制不良情绪、融治人际关系等途径来培育和提升自已的情商修养,从而建立起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普通话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通话教学中内容多、时间短等特点,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丰富、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克服多媒体的劣势。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中注重多媒体的辅助性、结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开展普通话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关率,为推广普通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流利使用普通话就是其中重要能力之一。虽然对于流利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人人认识到位,但当代大学生的普通话使用能力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高校一直在开展的普通话培训与水平测试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在阐述了普通话对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后,审视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当前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的若干思考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普通话”是普通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普通话训练和测试工作的成效。本文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性质、地位、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普通话训练和测试中存在的“地方普通话”问题以及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