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炯 《家庭教育》2000,(12):29-29
责任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意味着他对应完成的事、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集体的一种负责的态度。幼儿期是各种品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个时期的强化培养对于幼儿形成责任感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幼儿也较容易接受。幼儿对责任感的理解不强,怎样让他们有责任意识,怎样去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呢?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点一滴的教育渗透外,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经常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幼儿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的人和事情的喜爱情感开始的。一开始  相似文献   

2.
吴悦 《考试周刊》2022,(6):163-166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环境,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文章从幼儿家庭角度切入,研究幼儿与父母的家庭亲子游戏开展情况,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主要探讨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父母对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态度和父母在游戏中的角色,并且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旨在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更好地开展提供帮助,让幼儿在家里也能过得快乐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3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核心课程是语言。全面的语言教育内容指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既要引导他们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引导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既要让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交往语言,也要学习文学语言。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特殊的认知规律,特殊的语言学习规律和汉字的特点,进行了园本课程———识字教学,也就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7岁的幼儿正是受教育的敏感时期。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爱。他们的教育至关重要,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幼儿进入幼儿园标志着他们从家庭的个体活动走向了幼儿园的集体活动,这也是幼儿开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孩子突然离开熟悉的家庭、熟悉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往往十分不安,  相似文献   

6.
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该年龄段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长,对语言的理解力迅速增强,开始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为进一步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对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和能力,教师需为幼儿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摸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让他们有内容可说;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勤加督导,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说……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玩和动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完善人格,使幼儿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和家长深入探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组织了幼儿家庭活动角,让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玩和动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完善人格,使幼儿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和家长深入探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组织了幼儿家庭活动角,让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9.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大转折.他们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和亲爱的父母,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心充满焦虑与不安.为了让幼儿很快地稳定情绪、熟悉环境,根据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以"我的幼儿园"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大转折。他们离开了温暖的家庭和亲爱的父母,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心充满焦虑与不安。为了让幼儿很快地稳定情绪、熟悉环境,根据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以“我的幼儿园”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记得我开始带幼儿午睡时,幼儿人挨着人,动辄就大声说笑起来。这时,我也大声喊了:“小朋友别讲话了!”虽然这时幼儿会安静一会儿,但很快孩子们又嚷嚷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起了心理学家鲁利亚的研究结论:由于儿童认识上的加工指令的方式,成人大声的否定性指令会产生与成人愿望相反的效果,而悄悄话则易被幼儿接受。于是,我换了一种谈话方式,在带幼儿睡觉时,如有必要的指令性语言,我总是跟他们悄悄地说话,他们果然很快安静下来。如他们必需要说话,也会轻轻地说悄悄话。有的幼儿受家庭的影响,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一时不能适应集体午睡的环境,不能很快入睡。开始时我用简单的说教的方法,要幼儿入睡,但效果并不明显。以后我针对幼儿的特点,让幼儿在教师的亲切爱抚中愉快地入睡,效果就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提倡赏识教育、自主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问题,比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散漫、自由的现象。他们对规则的了解是很浅显的。如就餐而言,在物质条件日益提高以及在"小皇帝、小公主"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幼儿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进餐环节,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多让幼儿体验成功,家园合作,发挥家庭提高幼儿规则意识的优势,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3.
秦虹 《家长》2024,(3):114-116
<正>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物质丰富的今天,由于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家庭结构等因素,部分幼儿仍然是自我中心意识浓烈,不会礼让、不会分享、不懂得与人友好交往,这对他们良好个性品德的养成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小班幼儿正是一个好模仿的年龄,各种行为习惯都没有定型,是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离开依赖的亲人进入幼儿园的新环境后,接触陌生的老师和同伴,活动范围的突然扩大、交往行为的增多,导致一些从未碰到过的矛盾和困难接踵而至。3-4岁幼儿是一生中获得感性经验的敏感期,根据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人生的重要起始,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在这个阶段,劳动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劳动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教育是他们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想让劳动教育真正发挥效果,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幼儿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每天都接触到许多对他们来说很陌生、很新鲜的东西,并努力想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于是,各式各样的疑问便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的。 幼儿大约自两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幼儿最初的问题大多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到三、四岁,幼儿常常会问:“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动物中谁最大、谁最厉害?”;五、六岁的幼儿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总喜欢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天上有太阳?”,“天上的月亮是不是跟我一样,不爱吃芹菜变瘦了?”等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在接触周围生活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才能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与家长应十分重视幼儿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科学地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通过提问获得新知识,是发展幼儿智力、激发幼儿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在3-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也是最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因为游戏能给幼儿以快乐,并让幼儿在快乐中受到教育。幼儿的音乐活动是多形式的,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会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提高听觉敏感性、萌发幼儿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才能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并使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听觉游戏是以丰富的幼儿对声音的听  相似文献   

17.
幼儿午餐午睡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一环,与上课,游戏一样重要,不可忽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还能使幼儿学到不少在家庭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学不到的东西,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因此,中午班的教师也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谁都能干的,她们除了对孩子要有妈妈似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不仅要掌握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要掌握卫生保健和营养学知识:既要科学安排幼儿午餐、午睡,还要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譬如,幼儿集体午餐就有很大学问。饭前要让孩子们洗手,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餐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让他们擦桌凳、摆碗筷、收拾餐具,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在摆放饭菜时,可让孩子们回忆上一餐吃的是什么菜,促进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可让孩子观察这次  相似文献   

18.
情绪是人对某一事物的感应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一种本能反映。人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3~6岁的小朋友属于幼儿时期,情绪极其丰富而强烈,且起伏变化很大。幼儿多变的情绪,常使生活在他们周围的成人们无所适从,倍感头痛;也给老师带来许多烦恼。因此调节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学会用理智来控制情绪,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十分必要。教师、家长如何调节幼儿的不良情绪呢?一、宣泄调节法幼儿情绪很不稳定,有时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比如:有时因家长没给他们选择其所喜欢的衣服而大哭大闹,甚至不愿上幼儿园;有时为…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在我们这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区,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幼儿,他们没有经历过较大的事情,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为了让幼儿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爱,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关爱别人,热爱祖国和同胞,设计生成了主题活动《爱心长城》,设想通过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独生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是他们一生中进入社会,扩大人际联系的第一步.为人"谦让"则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矛盾的关键.我们试图通过这一调查,了解分析小班独生幼儿在"谦让"行为方面的特点,揭示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施行教育提供依据.二、方法(一)调查对象:选择本园日托小乙班的29名3岁半—4岁半独生幼儿进行典型调查,由本班的两位老师任调查者.(二)调查内容:调查幼儿谦让玩具和分享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