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能力以及审美理解能力,最终达到以美悟真,以美怡情,以美引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美玉 《职业圈》2007,(2S):19-20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提高艺术修养,深入意境,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相似文献   

3.
姚莉 《职业圈》2007,(10X):79-79,85
文章通过从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可行性、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金丽萍 《职业圈》2007,(4X):66-67
中国古典家具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按照审美层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分析古典家具的审美,对古典家具进行整体把握,联系背景,认识古典家具。  相似文献   

5.
姚莉 《职业圈》2007,(20):79
文章通过从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可行性、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摄影教学作为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和高雅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作用.文章对数字时代普通高校摄影公选课的设置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的国际传播曾经被美西方纳入国际传播领域,通过宣传西式生活方式来打造特定的文化倾向和文化认同。如今,中国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生活方式的升级,人们对生活审美的追求正在从无足轻重向“诗意地栖居”嬗变。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有机组合,呈现系统、整体的文化之美,通过传播的审美属性、审美价值、审美理念传递中国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龙狮舞之美随人的本质力量的重组和再造,永恒不息地呈现新的内涵,它以图腾崇拜为基础,由古代以依生为主导的和、真、善、尊之美逐渐过渡到近、现代以审美为主导的形式、神态、技巧、意境美,最终向美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英微  姜雨峰 《职业圈》2007,(10X):77-78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具有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以及感受创造这些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幽梦影》中的"美"品类繁多、丰富多彩,书中有既有自然之美、读书之美、艺术之美、交际之美,又有道德之美、哲学宗教之美。可以说,《幽梦影》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把审美的生活样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书中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了审美生活的一些问题,如有限性、虚无性、瞬间性等,这又使这部书具有了一种忧郁和反思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科学研究、专业教育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同时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特别是美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外图书馆”)特别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阅读推广理念,通过精心设计实现美育信息资源的合理投放,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大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达此目的,广外图书馆以咨询推广部为核心,通过团队建设、打造多渠道的宣传平台、建设整体的视觉传播系统、举办美育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使广外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在省内高校范围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内外环境都最为宽松的时期,当时主要的社会思潮有侠、儒、佛、道四种,其间互有消长,对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产生了重要影响。任侠精神的盛行,造成了盛唐时期以意气功业、侠肝义胆和放荡不羁为美;儒家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中唐以前对"风骨"的普遍提倡和运用,唐人诗歌理论上的"兴寄"说、散文理论上的"明道"说、五彩缤纷的人工美以及新乐府运动,都体现着儒家的务实精神;道家对自然之美的推崇,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追求真态真情之美成为盛唐诗人的审美风尚;中唐时期以幽寒瘦硬为美,以疏朗淡雅为美,这与道家思潮的影响以及禅宗的崛起不无关系;禅宗思想的影响所及,则体现在晚唐时期的以意境韵味为美和以含蓄蕴藉为美。像以禅喻诗,追求禅境禅趣,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都分明显现着禅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王金宝 《职业圈》2007,(9S):113-114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分三个阶段展开:起始阶段即找准审美活动的切入点,巧妙地完成由日常心理向审美心理的转化;审美展开阶段即审美感知过程和审美理解过程.使学生美感体验更加丰富、深刻和强烈;审美效应阶段即寻味审美情境,积淀审美经验,充实提升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4.
苗服承载了苗族人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文化。把"历史"穿在身上的苗族人通过其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向世人展现苗族人眼中的审美文化,他们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具象或抽象的图案纹样,讲述苗族眼中独特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充分表达该民族的审美文化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本文以生活艺术化为切入点,力图从苗服花纹的普遍性中把握苗族人的审美意象共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提琴艺术在乐器制作、演奏技能、乐曲创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均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我们更希望的,还是能够树立起以意境美为特征的中国式小提琴审美模式.文章就小提琴的意境美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而对新闻语言的审美分析有助于完善该学科的理论框架.当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把艺术的审美形式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新闻语言属于表层,新闻作品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简洁美、准确美、形象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伊人     
(一) 美在真情。两情交好,由相识相近到相悦相慕,这原是一段漫长细致的相互审美过程。美的发现也必得借助时间老人。用男性眼光看女性,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古典西施或现代西施之美与不美,往往存在于欣赏者的主观镜头,你说她美她就美,你说她不美她就不美,从来没有个统一的规格和尺寸。即便是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被奉为我国四大经典性古代美人的西施、王嫱、貂婵、杨玉环,也只是那一时代某一君主的欣赏口味,不足以“领导”全中华美女新潮流,更不能成为世袭的美的永恒法则。故而我认为,美人之美首先是产生在审美者的欣赏过程中,情感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那动人心魄的温柔微笑与其说是画家对生活的临摹,还不如说是画家将主观  相似文献   

18.
歌曲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尽相同,除歌词以外,歌曲翻译还受制于音乐.歌词具有诗意美和音乐美,歌曲翻译也必须体现作品的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从美学角度看,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审美主体(译者)对审美客体(原作)的审美要素进行分析、综合、转化加工,直至完成的审美再现活动.译者(审美主体)应努力发掘出原作(审美客体)的语言(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把原作的神韵和艺术意蕴通过译语再现出来,使受众如同直接欣赏原作那样被打动,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北京审美文化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的周口店到新石器初期的东胡林,再到七千年前的泃河上宅,幽燕之美从遥远的史前时代就进入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龙骨山的洞穴升起了美的第一缕曙光,东胡林人以更为精细的美的创造跨入了新石器时代的门槛,而上宅文化的三美灵动,则透露出海岱东夷、中原华夏和辽西北狄三大原始文化向幽燕聚集的历史信息,预示着此后数千年北京审美文化更为复杂的格局和更加辉煌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古典家具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丽萍 《职业圈》2007,(4):66-67
中国古典家具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按照审美层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分析古典家具的审美,对古典家具进行整体把握,联系背景,认识古典家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