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2.
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共七节,其中第一节是这样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教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节诗提供了带有权威性的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诚然,《有的人》全诗是通过“反动家伙们”与“无产阶级的代表鲁迅”(臧克家语)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功名荣誉…  相似文献   

3.
谢思宁 《中文自修》2023,(11):45-46
<正>推荐书目:《活着》》余华著推荐理由:《活着》终于读完了。放下书,心痛起来,悲哀福贵活着的艰辛,人生之路行得艰难。掩卷深思,最终将自己的感受倾诉在字里行间。《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共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时代”“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一人一牛孤独而坚强地立在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4.
重读《活着》:探析余华创作思想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在《活着》中塑造并讴歌了一个做稳了奴隶的阿Q式的福贵形象,表达出他对“活着”的庸俗理解。论文重读《活着》及其前后的其它作品,探析余华创作从“狼图腾”到“牛图腾”的思想流变。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人生,面对苦难,主人公所体现出的更多是超越之后的宁静、宽容与大度。同时,在苦难主题的背景下,《活着》引入了另两条叙事线索,即“温情”和“审丑”。“温情”为福贵的苦难人生点缀上一片绚丽的色彩,并造就了福贵的韧性;“审丑”则另辟一副丑陋不堪的景象,直面残酷的现实,还原了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童心     
《童心》和《儿子故事 ABC》相映成趣。两位孩子的父母都是教育的有心人,对孩子一样深情无限、期望殷切,文章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卒章显志,这些“志”——每则故事的旨趣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7.
《活着》——以生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着》以生命叙事,它设置了一主一副两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层面,放大叙述生者的痛苦,运用反讽叙事表达对生命关怀,用死亡突出活着的伟大。余华在这种个性叙事中关怀生命的生存,关怀生命最本质的东西,为生命找到了归宿———归于平淡。余华强调忍耐,强调用“活着”对死亡予以无言的反抗,“包容”是他生命哲学的核心,他的这种生命哲学源于他头脑中那种超脱的道禅思想。  相似文献   

8.
儿子故事ABC     
《童心》和《儿子故事 ABC》相映成趣。两位孩子的父母都是教育的有心人,对孩子一样深情无限、期望殷切,文章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卒章显志,这些“志”——每则故事的旨趣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9.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有这样几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虽生犹死”和“虽死犹生”两种人。诗人臧克家将“活”与“死”放在一起进行鲜明的对比,又将它们集中于同一个人身上,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含义深刻隽永,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此例属于对比和矛盾两种修辞格的兼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毕业时,原本学习成绩处在中游位置的涛涛因为超水平发挥,得以进入H市一所重点初中。涛涛父母别提多高兴了。暑假的时候,父母给涛涛买了两只漂亮的巴西龟。  相似文献   

11.
选入教材的文章总是比较好的,但是并非篇篇无商榷之处。我在参加第一批中央讲师团的支教过程中,教到中师《文选和写作》(二册)的《新闻三则》一课时,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对课文的用词作了推敲。《新闻三则》的第一则是《‘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我对其中的动词“推”和“塞”进行了质疑。这则新闻中,写杨朝芬三次把爆破筒投进敌人暗堡。第一次是在敌人毫无准备而又怕被敌人发觉的情况下,用“塞”是合适的。第二次敌人要将爆破筒推出来,杨朝芬坚持要投进去,用“推”是恰当的,体现了  相似文献   

12.
帅帅小记     
“我知道,他是不小心的” 涛涛是个调皮的孩子,每天因他惹起的是非总是不少,令我头疼不已。一天,我正在处理他的“惹祸”事件,询问涛涛为什么打人,涛涛怎么也不说,可一旁的帅帅却有板有眼地回答道:“王老师,我知道,他是不小  相似文献   

13.
幼儿趣语两则文/叶圣梅雪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趣语两则文/叶圣梅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地。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说说雪是什么样子的?”阳阳:“雪花像羽毛。”涛涛:“雪粒像白糖。”红红:“地上的雪像地毯。”……只有小龙一个人不发言,他飞快地跑出教室...  相似文献   

14.
近读《论语》,又有所获,聊记数则于下: 一、“父母唯其疾之忧”语出《为政》篇,是孟武伯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他的话。这句话看来很简单,但历来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对“疾”字的理解不够恰当。对于“疾”,历来都以疾病为训,这样“其疾”便成了问题。这是指谁?是父母?是儿子?这两种解释都有,而且也都说出了道理。如以“其”是儿子的人说,“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您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他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巧变语序作答,可谓生动犀利,言简意赅,不同凡响。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开头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句只把“活”与“死”的语序变换了一下,就鲜明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凌驾于人民头上的,灵魂腐朽,如行尸走肉,虽生犹死;甘做人民牛马的,精神永存,虽死犹生。近代大草书家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曾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可那时…  相似文献   

16.
我的邻居老陈,夫妻俩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的儿子涛涛从小就爱画画,涛涛常让我看他的画,画得还真不错。我觉得这孩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建议老陈可以在这方面好好培养培养他。但老陈夫妇认为学钢琴才大有发展前途,才是高贵的,非要孩子去学钢琴,涛涛9岁时,还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钢琴。结果孩子每星期日去学钢琴时,眼里总是含着委屈的泪水。现在涛涛快升五年级了,连一首完整的曲子也弹不成。涛涛的父母后悔当初没让孩子去学画画。可涛涛呢,已经对画画失去了兴趣。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流传在美国职业经理人中的寓言故事。它取自于一个名为《飞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中的名句,如今诗人已经仙逝,我们就把这句诗作为悼念诗人的挽歌,并在此选读两首小诗,以示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晓苏的小说《麦芽糖》,思索的就是人的活法的命题。小说中不同的活法,带来了状态和性质迥异的活着。  相似文献   

19.
由张盛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解题指导》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指出下列诗中带点部分所用的好辞手法.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参考答案”是这样的:“他活着”所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是借彼代此,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不用,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本物的名称来称呼、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中第一个“他活着”是北代“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活着”;诗中第二个“他活着”是指代“替人民当牛马的人活着”……笔者认为,该“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20.
图片微博     
本刊讯 最近,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新华文摘》转载了《湖南教育》两篇文章。由江新军撰写的“十日谈”文章《出“教育家”为什么这样难》在2010年18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栏目转载;由李茂林、李旭林等采写的通讯《活着的眼睛——追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优秀学生党员蒋小波》在该刊19期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