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20世纪英国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1926年出版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罗素于1921年9月与朵拉·布莱克结婚,相继有两个孩子。他在知天命之年才得子,对孩子钟爱有加且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他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写了这部教育名著。他特别重视0~6岁儿童的品性教育。他指出,儿童6岁以前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因此,6岁以前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品性教育。在罗素的研究中,他认为恐惧心理几乎是人的性格发  相似文献   

2.
罗素的儿童教育观是其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体现,彰显了教育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儿童教育上,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品性,开展得越早越好。在儿童教育维度上,他反对由来已久的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做法,认为应当重视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品性教育、“智力美德”和建设性技能的培养,强调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儿童教育路径上,罗素提出了“儿童中心”式的教育方式,即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促进儿童伙伴间的交往及适宜的评价等,以保障其愉快、自由、主动学习。罗素的儿童教育观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从认识论中的"白板论"出发,他否定天赋道德的原则,主张道德是儿童从小接受教育的结果.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洛克道德教育进行广泛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相关的道德教育文章,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罗素教育思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或许罗素作为哲学家、逻辑数理学家的名声太大,以至人们忽视了他同时也是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其实,罗素的教育思想也和他的其他许多思想一样,充满着智者的预言,他的很多教育观点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罗素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改造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创面向21世纪的新教育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5.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理想的智力教育需要一些智力美德———好奇心、虚心、忍耐、勤勉、集中精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罗素提倡要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产生一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罗素的这些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理论,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对于我们当前改革中国的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贤超 《教育家》2004,(3):11-12
与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相比,罗素教育思想的一个显特点是它与罗素的社会政治思想直接而又密切的关联。从一定角度看,甚至可以说,罗素的教育思想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直接和合乎逻辑的推演。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1872~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探讨的是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罗素教育目的观的人本位思想基础罗素教育目的观的思想基础从总体...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大学教育思想是罗素教育思想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的个人本位的大学教学目的,以才能和智力为标准的选拔制度,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观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等观点,是罗素大学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这些观点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思。  相似文献   

9.
王薇  卢旭 《培训与研究》2006,23(2):75-77
罗素不仅是哲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罗素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教育的“实用”和“装饰”功能的论述,在品性教育上的主张,以及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都颇具特色。罗素的教育思想充满了辨证的智慧,温和但不保守,深刻而且生动。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法国18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他针对当时封建教育的弊端,基于“性善论”道德哲学观、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卢梭虽然主张到青春期才进行道德教育,但在青春期以前仍然应当注意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避免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的消极影响,这些主张对现今的道德教育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教育漫话》这一著作中,他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讲求合理的教养方法;重视劳动教育;提出了西方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体育教育。通过对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从多方面分析了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道德教育看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的。在其教育思想中他主张道德教育要适时进行;强调道德榜样的作用;突出道德实践的地位;重视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夸美纽斯提出的一系列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而且对于我国道德教育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能够得出其在自然教育与公民教育选择的困境、教育分期理论在儿童成长现实中实施的困境以及高尚的教育与教师何以产生的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是卢梭理想的道德教育与当时社会现实矛盾的体现,但这并不否定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相反,对其道德教育思想困境实质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没有直接使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一词,却在文中明确表述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从《教育漫话》一书中可见洛克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始末,集中体现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思想之中。所谓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之所以强调自主性教育原则,是因为儿童具有爱好自由的天性。  相似文献   

16.
杨泽会 《考试周刊》2014,(32):174-175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理论代表之一。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但在某些方面对当今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着重从儿童管理、教育性教学、道德教育三方面谈谈对其思想的认识及对当今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是一部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史。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孔子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而其道德理想又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支柱,乃至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出发,从考察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其人性论及他所提出的道德规范的剖析,以求揭示其道德理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含与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仁”,同时也是孔子道德理想的内含所在。最后,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并联系现实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丁·路德作为杰出的基督教思想家,其宗教信仰关照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马丁·路德认为人因信称义,强调人的天职原则.基于此的道德教育思想则涵盖:道德的目的是培养俗世的基督徒,道德教育内容兼顾宗教与世俗,尊重儿童,强调家庭教育对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他的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翻阅古今中外的教育专著,教育家们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强调对儿童及早进行道德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阐述了德育工作的方法,主张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使良好的德行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夸美纽斯要求儿童必须小心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的谈话、无益的书籍之类。他还要求儿童练习饮食节制、衣物清洁、尊敬长者、信仰真理。此外,夸美纽斯认为"懒惰也应当加以防备,否则,由于懒惰,青年人便去做邪恶的事情,或养成一种怠情的倾向。"要求儿童勤勉。  相似文献   

20.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德行看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他认为儿童要学习谨慎、节制、刚毅、正义等基本德行,人们要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和严格的纪律,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并通过实践来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他的这些思想对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