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来看,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养成过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知识、情感、意志、操行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在有关德育本质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德育的主体问题争议很大,出现了“学生单一主体论”、“互为主体论”、“主体转换论”等,这些“不同主体理论之所以出现,最主要的是关注我国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理论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从而对单一主体中教师主体的怀疑和否定的结果。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教师中心论’,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君 《中学文科》2008,(4):71-7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而传统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枯燥、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厌学。  相似文献   

3.
教育要转轨,就必须实现从“选优”到“育优”、从“升学”到“育人”的转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实体,教育的规律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校的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学生经过学习而终生受益。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依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维、情感、心灵等方面的心理沟通,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沟通,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批评与处分都是一种教育。”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学生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批评和处分的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假如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使用批评处分教育方式如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又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受教育者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学校常见批评处分教育方式的。教育者使用批评与处分的教育方式,如果缺乏来自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就难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也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远距离开放教育与整个教育界一样,都提出了要转变教育思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方向转变,强调“要贯彻方便学生的原则”、“要适合成人的特点”、“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以自学为主”等等。无疑,这些观点体现了现代教育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思想。重视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远距离开放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在重视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者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心灵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心灵教育可以通过体育和音乐等方式,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心灵都得到成长,真正实现双方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沟通.同时,心灵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灵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让思政观念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灵魂,转...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学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许多著名人士发表文章,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有关问题详谈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不是仅满足少数学生升学的“应试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调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特别强调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本人非常赞同下列观点:素质教育就是按照明确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天赋,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审美现象为媒介和手段,通过触动受教育者的情感来感动其心灵,从而内在地提高其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其精神品质。[1]美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修养,潜移默化的提高其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对比“教育中的惩罚”与“社会中的惩罚”以及与旧学校中的“体罚”的不同,其次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生活环境的特点、完整教育的需要三方面分析教育中惩罚的必要性,最后揭示惩罚对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至此,解读“教育中惩罚”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10.
瞬时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针对受教育者个体行为即将产生、正在产生或产生之后的“瞬时”机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教育工作者所希望达到的控制受教育者情绪、不良行为的矫正和今后努力方向等信息,通过简短的语言、行为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触动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在心灵中最纯真、最真实的支点上产生碰撞,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实、生动、感人的榜样教育,能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榜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了教育圈内外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一个以“学榜样、赶先进、树新风,育新人”为主题的榜样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共和国校园里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是榜样教育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并被受教育者所认可、接受,才能产生作用、取得效益。因此,要提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对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教育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宜宾学院学报》2023,(11):102-108
赫尔巴特首先明确提出教育界限问题,从人的可塑性和教育作用的发挥这两方面有所阐发。后世杜威、维果茨基等教育家对教育界限问题的思路有所回应和阐释,但并未对其进行详尽系统的阐释。布雷钦卡延承赫尔巴特的思路,从“目的—手段”范式、受教育者自身、可想与可行的教育以及教育作用这四个角度对教育界限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受教育者个性、时间和空间被一再论证是永恒的教育界限。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愿景下,教育学者需重新回顾“教育界限”,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寻求突破教育界限的可能,呼吁师生践行“终身学习”,这正是对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这一历史使命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要改革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为主承担的“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大学生野外生存生  相似文献   

15.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一、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 ,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 ,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 ,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 ,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单一的主体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模式 ,只承认一个主体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 ,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 ,其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赫尔巴特所说的“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其基本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只盛装知识的“空杯子”,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培养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强,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地方不从本质上触动“应试教育”,又要迎合创新教育的形式,把盛装“应试教育”的旧瓶换上“创新”的标签,危害极大。那么,自然作为一门基础学…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教育用语中。小学中的受教育者几乎都被指称为“学生”。我们的教育研究中.更充斥着眼花缭乱的“学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很少有人用“儿童”来指称小学受教育者。这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去反思这种指称究竟合适不合适。从而致使这一将我们的教育对象——活生生的未成年的人——物化为无生命的纯对象的异化现象置若罔闻。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今天.面对我们的小学受教育者,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们究竟应该被想当然地称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儿童”来置换之这一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浪潮, 振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一、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起他们探索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思维活动。其次,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发现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使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外在的准则、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准则、规范的过程。如果说智育过程要解决的主要是“知与不知”问题的话,那德育过程就不仅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即教育者不但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教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所认知和理解,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把一定社会、一定阶…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人们常用对比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所谓对比,即教育者把日常生活中与受教育者有较强相比性的正面或反面的人和事列举出来,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受到触动,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从而使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需求。为什么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育呢?首先,从人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这种方法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