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生命主题的探讨是毕淑敏小说的主体与核心,而以此为基础所延伸出的现实性生存体验以及对于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尊重构成了其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毕淑敏着眼于现实生活本相,剖析平凡个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旨在发掘得以超越自我、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本文着眼于毕淑敏小说的生命美学,关注小说对生命问题的探讨及其立足于现实关怀之上的美学诠释,同时探究毕淑敏小说美学建构的重要形式,通过特殊场域、创作视角、终极目标多角度的分析,最终实现对毕淑敏小说生命美学的价值阐释.  相似文献   

2.
毕淑敏的小说充满震撼人心的"死",几乎无"死"不成书。但是,毕淑敏对死亡的独特展示、独特视角和独特理解,却是深深地含着她对人文关怀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身的思索。她的这种反传统的挑战性不仅实现了作品审美的非功利性,更肩负起了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真不知道,妈妈,在她行将就木的这一天还会爱的那么沉重,像她自己所说,那是刻骨铭心的。我觉得那简直不是爱,而是一种疾痛,或是比死亡更强大的一种力量。假如世界上真有所谓不朽的爱,这也就是极限了。她分明至死都感到幸福,她真正的爱过”。这是张洁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里的一段话。作为一个当代女作家,她的这篇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表现了艺术的悲剧之美。  相似文献   

4.
学生事务管理是由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共同体验的一段大学生命历程,两者生命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两者的生命本质处于不断生成和建构中。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生命意义严重失落。建构生命化的学生事务管理观是彰显学生事务管理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毕淑敏小说中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以平视的目光关注疾病,以一种聚焦"疾病现场"的在场叙事,叙述了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淡化和物化、安乐死的两难、临终关怀的完善、高科技的双刃剑带来的幸福与伤痛。毕淑敏在疾病叙事时,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体现出无伤有利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她的疾病叙事弘扬了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也有助于健全读者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她带着“浓郁的高原情结”从昆仑山走来。以她从军从医的经历高唱着“庄重的生命之歌”,并以“对人类的大悲悯和终极式关怀”来冷静客观地直面人生,启迪良知,呼唤正义和人类的使命感。她致力于通过文学进行灵魂的拯救。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医生。毕淑敏的小说,浸透着一个医者的悲悯情怀与救渎意识,彰显着对生命的挚爱与思索。通过文学创作,毕淑敏将医者的情怀和作家的审美意识整合起来,为生命和脆弱心灵开出了一剂剂良方,也体现了作家坚守责任和痴情奉献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路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其小说质朴而生动地刻画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通人的生命与生活。文章从路遥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生命追求等方面入手,从而感悟路遥小说中的生命与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以其独具个性的视角,在庸常中反映生活并进行多层面探究。使其创作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是新中国后我国散文界的一位很重要的女性文学家,她用自己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写成文字,在文字中可以体现出她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在她不同时期写的小说体现不同的女性意识。从最初的女性意识觉醒到女性主体意识的产生再到最后的女性意识的升华。这一系列的女性意识转变的小说给我们"心灵鸡汤"似的滋养。  相似文献   

11.
晚清小说理论对小说艺术的形象性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小说的典型化问题的深入和系统化的论述,标志着晚清小说理论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毕淑敏小说有着独特的生命阐释,向我们呈现了具有多重意蕴的生命意象:一、生命的尊严;二、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三、自然生命的超越.在作品中,作者力图真切地呈现生命内涵,从生命的高度关注人的尊严,书写了人的生命尊严,追求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呼吁社会从人道主义视野珍爱生命、关爱生命,肯定超越人的自然生命而达到的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王畅 《文教资料》2014,(32):15-16
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一道绵长而亮丽的风景线。在小说创作生涯中,她以中国人的禁忌话题——死亡作为其创作的主题,以此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毕淑敏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共同构成了她小说中独特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4.
任向红 《现代语文》2009,(8):116-118
毕淑敏是一位经历丰富的作家,经历给她的小说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本文根据题材类型和思想主旨,运用归类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军旅写实、冲突呈现、悲悯情怀、女性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毕淑敏的小说进行研究和解读,感悟毕淑敏对往昔经历的回顾、对纷纭现实的思考、对生命的叩问和对女性生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任向红 《现代语文》2009,(10):116-118
毕淑敏是一位经历丰富的作家,经历给她的小说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本文根据题材类型和思想主旨,运用归类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军旅写实、冲突呈现、悲悯情怀、女性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毕淑敏的小说进行研究和解读,感悟毕淑敏对往昔经历的回顾、对纷纭现实的思考、对生命的叩问和对女性生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毕淑敏以“复述人生的真实案例”为基石,稳稳扎根于中国当代文坛。在浮华、狂燥的氛围中,她始终达观地关注着芸芸众生。在她九十年代中期所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死亡这一意象融汇着作家不同的思想情感走进了读者的视野。本文主要从毕淑敏的五篇小说《红处方》、《阿里》、《预约死亡》、《生生不已》、《女人之约》)着眼探寻作家笔下死亡意象独到的精神蕴涵。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写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命的脆弱以及人们对生命的弥足珍惜和热爱,表现了对死亡和生命本质的关怀,诠释了她对生命真谛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伍尔夫夫人的小说中 ,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寻求。一方面是在各种心理情境中的直接冥思 ,属于个人性 ;一方面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渴望与努力 ,并将此指向价值意义。这种心理和生命的诉求成为作家所有创作中的拯救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毕淑敏的小说作品中,变异修辞手段的使用使她的小说语言极具表达魅力,并逐渐形成了温和婉转的写作风格。毕淑敏小说中的变异修辞艺术就语音方面有:飞白,仿音;字词形貌方面有:文字具象,词形变异,文字异排;语法方面有词语的非范畴化,生字使用的特殊化,词语搭配的多元化;词汇方面有语域变异,词语拆分,语素替换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三位一体的实力派女性作家毕淑敏,其独特人生经历使她更善于从医生的视角去进行创作,医生视角的建构、挥不去的死亡意识、独特的白色意象以及“新体验”的探索贯穿她的作品始终,而她在其中不断进行着生存价值的追问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并最终获得了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