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的教室里,明亮的日光灯发着轻微的嗡嗡声,许多同学都在专注地看着新发下来的一期《浅草报》———我们学校办的文学报。它是那么不大的一张,显得很单薄,作者也全是本校的同学,但我抚摸着它,却感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觉得分外亲切。我是四年前走进这所学校的。当这份《浅草报》第一次发到我的课桌上时,我一口气读完它,竟惊讶学校里还有这么一片迷人的“浅草地”。那一篇篇出自同窗之手的小散文,真诚地歌颂着青春理想爱情,真实地描绘着亲情友情师生情,像一朵朵芬芳的小花,绽放在这片“浅草地”上。它们吸引着我,熏陶着我,常常…  相似文献   

2.
一提及“县中模式”,相信不少教育界的同行都会想起那种“教育集中营”式的生活。我曾先后在两所县中工作过,故而对这种模式有一咱深刻的体验。这种模式除了在制造居高不下的升学率方面堪称基础教育的“顶梁柱”之外,实在是乏善可陈。它不仅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的一种折磨,对老师也称得上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折磨。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幸福     
蒋晨  赵莹 《学前教育》2006,(12):28-28
《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念到了最后一句:“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孩子们沉浸在美好的回味和懂憬中。忽然,霏霏的一个问题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老师,什么是幸福啊?”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还未等我回答,班内便已发出了窃窃的笑声。面对孩子抛来的这个“球”。我决定做个二传手.与其用简单贫乏的语言来解释.不如先将它抛还给孩子,看看生活在爱的包围中的孩子是怎样来理解“幸福”这个概念的。  相似文献   

4.
与寂静无缘     
曾经劝一位好友住到我家,但终未成功。我的理由有几个、几十个:“这儿是市区,交通便利……”而她的唯一的理由就足以使我语塞:“因为乡村的寂静。”从此我不再感到自己生活环境的优越,只因我的周围缺少寂静。于是开始向往寂静。可无论如何,我终究摆脱不了汽车噪音的“青睐”。连我的梦竟也吝啬到不肯给我哪怕是瞬间月夜的  相似文献   

5.
栀子花开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心中的栀子花,伸出洁白的“臂膀”,温柔地“环抱”着我。那是一片怎样的白色啊!是碧波中倒映的无声冷月,是青天里飞过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徐志摩留恋着康桥,海子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狄金森想爬过篱笆摘取一颗甜甜的草莓,而我愿意守着一株栀子,任它“暗香浮动”。初夏伊始的时候,栀子花开了。我静静地守着它,无言地亲近着它。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栀子总是孤单的。它似乎总是有些孤芳自赏。我也是。我喜欢在一日的喧嚣后,打开昏黄的台灯,在日记…  相似文献   

6.
初三电路图     
谭璐 《教学随笔》2011,(6):27-27
我的初三生活可以用物理上的电路图来形容。“ ”是电路图中的电源,它代表着我的理想和愿望,它是我勇敢和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初三电路图     
我的初三生活可以用物理上的电路图来形容。 “ ”是电路图中的电源,它代表着我的理想和愿望,它是我勇敢和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大四的圣诞那天,天空飘着美丽的雪花。两位室友都已搬着行李回家了。空空的小屋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做着“垂死挣扎”—离“黑色一月”只有二十来天了!我坐在书桌前,静静地透过窗玻璃看飞舞着的雪花。屋里是如此地静,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这种静是混合了一种隐居式的落寞与“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无奈的静,它无声无息,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散发出令人窒息般的失落感与空荡感。这种静常让我羡慕身边结伴而行的朋友,羡慕他们谈论找工作时的眉飞色舞,羡慕他们生活的丰富与多彩。这种静也让我想起刚刚逝去的伤痛。一个人呆在小屋里…  相似文献   

9.
上个月,我们村后头的杨树林里来了两只猫头鹰,一到晚上,猫头鹰便飞到村子上空“咕咕哇,咕咕哇”叫个不停,那声音在寂静的夜空里回荡,就好像有人在怪笑,挺吓人的。恰巧村里接连死了两个人,于是村里的人传开了“猫头鹰笑,死人了。”“猫头鹰是不祥之鸟。”弄得听到猫头鹰叫声的人心里慌慌的。我不相信这种说法,决心弄个明白。我利用课外时间查阅了大量关于猫头鹰的资料,科学资料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猫头鹰是靠吃鼠类生活的有益的迁徙鸟类,它繁殖的多少随鼠类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它每年飞回北方后,往往不是很快就定居下来,而是寻到鼠类多、…  相似文献   

10.
家有夜猫子     
妈妈是属虎的,也许因为是猫科动物的缘故,多多少少会有些“猫”的“天性”吧。今夏的夜晚特别闷热,加之我的房间朝北,更是酷热难耐。夜里,一丝风都没有,只听得夏蝉不住地鸣叫,似乎是在抱怨,又像是在发泄,我半梦半醒地躺在床板上,斜瞥着寂静的黑幕——连一颗星星都没有。也不知过了多久,与我房间只有一墙之隔的厨房里有了不正常的微微的声响。即使是微微的声响,可在这寂静的夜里还是显得格外明显。家里进贼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可爸妈的房间离这儿有一段路,我这里又没有电话。看来,只有靠我亲自动手了。我霍地爬起来——任拖…  相似文献   

11.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沈从文的理想中的人生,是他用《边城》演绎和诠释的人生态式。这种人生的构想基于他故乡真实的生活,同时渗透着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亦真亦幻,以清丽的文笔和优雅的意韵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画卷,令人对那种寓言式的返朴归真的生活与人生充满无限的向往。小说《边城》的人生形式首先表现为“真”,人格的“真”。这种人格的真来源于自然之“真”。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既是故乡的缩影,又是他心中构想的优美的生活生态。他对恬美纯净的自然有…  相似文献   

12.
惩罚     
“过来,坐下!”是父亲的声音,我对此很熟悉。这种严厉的声音常常给我带来恐惧感。无论何时何地,它总能牵动我的神经,令我周围的空气紧张,紧张得接近于凝固。我的心似乎要跳出我的喉咙口。“我得和父亲保持一段距离。”我心里思忖着。但是,头必须低下,要像一个罪犯一样做好被惩罚的姿态。父亲是我的法官,专断我生活中的一切是是非非。我没有按照父亲说的那样做,我不敢坐下。由于父亲是个喜欢对我“严刑拷打”的“法官”,常常对我大打出手,所以我得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我心里已经选定了厨房里妈妈所在的那个方向。“坐下,听到没…  相似文献   

13.
当我的生活渐渐变成一个钝角时,我开始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慵懒,让日子像流水一样从指缝溜走,不留下丝毫空虚,只为了不再沉沦与恐惧,只因为我开始由尖刻的锐角变成可以包容的钝角。有时候,我的心会满满的;有时候,又会空落落的。我知道,这种反差源于我对生活的不负责,我只是在一味地忙碌。而这种毫无意义的忙碌只能够让我不再痛楚与迷惘,而并不能让我快乐。痛苦与快乐是并存的,如果你不想痛苦,那么连另一半快乐也得放弃。我不愿意在两者间纠结,又做不到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所以我只有不停地写。在黑暗中写,在深邃里写,在寂静中写………  相似文献   

14.
语言活动中孩子们围绕着狼和小羊的故事,专心致志地讨论怎样惩罚大灰狼。亦童满脸郑重地大声说道:“老师,大灰狼是可以改好的,我们应该给它一个机会……”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接着一片哗然:“什么?狼能改好?哈哈!”“对!我妈妈说的,大灰狼还帮助过人孩呢。老师,这件事你知道,对吗?”亦童的“追加证明”营造了一片肃静.孩子们的视线集中在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的生活是快节奏的。我曾迷惘过,我何时才能拥有一些悠闲的时光,哪怕是沏一杯香茗、剥一碗豆子的时间也好。可这种慢下来的时光是珍贵的,可它却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我的身边,或许,慢下来的时光,我还曾拥有吧。桌子上堆着一摞一摞的书,电灯旁放着一盒一盒的笔,寂静的房间里除了呼吸声,便只剩下圆珠笔在书本上来回写的唰唰声。我放下手中的一本奥数,又从书堆  相似文献   

16.
在与随班就读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缺少的并不仅仅是知识,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与世俗的偏见,他们自卑、孤独。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这种理解和关爱不应该是蜻蜓点水式的,应该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要使这些孩子学会合群、学会自信、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真热呀!我坐在电扇前一直吹还是不解热,身旁的小狗“嘟嘟”也将肚皮贴着地面,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我想,“嘟嘟”一身长毛,这种天气,千万别热坏了,不如给它理发,剪剪它那身长毛吧。说干就干,我准备好工具,唤了一声“嘟嘟”。“嘟嘟”“啪”一声站了起来,冲着我直摇尾巴。我一把将它抱起放在腿上,左手提着它的双耳,右手拿着剪刀就剪。嘟嘟”从没见过这种玩法,吓得汪”的一声从我身上蹿了出去。然后无论我怎么唤,就是不肯靠前。我追它,它就和我玩游戏似的东躲西藏。我只好找来一根肉骨头扔在门后,“嘟嘟”就像“难民”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情况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折扣”时,我做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  相似文献   

19.
马德 《课外阅读》2010,(3):14-15
我一直以为。麻雀是蹦着走的。那天,我看到一只麻雀,它逡巡着。碎步双挪.那一刻,小小的它,寂静的.像个公主。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声音     
如今,每天早上醒来,耳畔总是一片寂静。没有卡车的轰鸣声,没有送奶工玻璃瓶“乒乓乒乓”的撞击声,更没有小贩的叫卖声。曾经在故乡,这种声音使我心烦意乱,但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每种声音都有它的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