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参与,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而教师自身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应该怎样参与?”“不仅参与而且还要有所作为!”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要能积极投入课改中,必须在观念、行为等方面作全方位重大的调整。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正确面对新课改,本刊特邀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巧英撰写以“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当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从本期起每期刊发1篇,供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北教育》2002,(6):4-4
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要实施课程改革,拓进素质教育,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转变管理行为摆在首要位置。实践表明,教育观念不转变,就谈不到行为的转变,势必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实效。到底有哪些观念需要转变呢?从我省情况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应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甚至包办代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正常发挥,以至于渐渐丧失,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如火如荼。大家都清楚,本次课改力度大,声势大,难度也大。它要求教师们脱胎换骨,从“传统”一跃而入“现代”,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我们并不担心新课改会因难而止,因难而废,相反,我们坚信它将一往无前,只是新课改已显现的“虚”的症候倒需要我们警惕。虚症之一:实验,认成功不认失败可以肯定,教育行业中已经令人忧心的急功近利、搞短期效益、报喜不报忧、认成不认败的浮躁风气,是不会在新课程实验面前戛然止步的。一些实验者们(主要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已经习惯于对任何实验(包括课题研究)作“成功认定”,即实验伊始就把…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每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近两年在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实验、及我校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两课”课程整合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课程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翻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等几个方面,试述了“两课”教师如何勇敢面对新的课程整合,实现“旧瓶”装“新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三、示范中心队伍“中心”建成了一支以实验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为核心、实验课主讲教师为骨干、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辅助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教师队伍长期保持核心稳定、开放流动的优化结构。“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上由“小课程观”转变为“大课程观”,在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上由“社会中心本位”转向“儿童发展本位”,并相应发生了一系列重点转移。面对这一重大变革,师范院校在教师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高师课程和管理等方面也应相应改革,要重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主体的内在变革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指主体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主体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综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教师普遍缺乏甚至毫无课程意识,语文教师也不例外。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出笼,对教学论与课程论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界定说明,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标准的确立,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语文课程本体意识的觉醒”①,长期悬置的课程问题被突显出来,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第一,“教师是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五心”: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而开展。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①教师讲,学生听。信息交流单向传输;②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被动学习;③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④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的任务和职责就是彻底“应试”和接受评定。  相似文献   

10.
罗日辉 《湖南教育》2004,(19):32-33
人们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卢梭也说过:“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昕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人类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是教师职业的“伟大”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也是人,而且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善于自学,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用实验手段获得知识,同时,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快乐,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回溯、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及其地位问题是各国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一。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及其地位问题曾出现了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学生中心”师生关系观和“教师中心”师生关系观,它们在20世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摇摆不定。考察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不仅有益于当前的教学改革,而且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对治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是大学校长对大学教育目的或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涉及到大学校长对“理想人”或“完善的人”亦即大学应当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怎样规格和标准的人才,及“理想人或完善的人的实现”的看法。其重要性体现在对大学校长的“办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课程观”、“方法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本讨论了大学校长的教育目的理念在明确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观”,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明确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晓峰 《上海教育》2001,(21):45-46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参与课程提出了客观需要;多元智能实验学校的一些做法,也正是对“教师参与课程”理念的实践。一、教师参与多元智能课程的实践探索(一)“教学菜单”式课程为把各种智能应用于课堂,从事多元智能实验研究多年的坎贝尔(Campbell,L.)等教师为每一项智能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菜单”(Instrucational Menus),作为教师发展学生各项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学校部分教师的数学课,总的感觉是,有部分教师的头脑里“传统教材观”仍然相当浓厚,至今遵守“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这一信条,而“现代课程观”相对模糊:他们仍然把“数学教科书”等同于“数学课程”,认为“数学教科书”是不可改变的教学圣经,  相似文献   

18.
《宣武教育》2007,(1):45-45
宋寒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上撰文说,课改在理论上赋予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理应在课改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而现实中教师却逐渐放弃了享有的课程开发权力。这种主动弃权乃是出于本校开发中“制度规训”、“技术制约”及“文化羁绊”等多种潜在因素控制的结果。教师应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从“技术兴趣”转变为“实践兴趣”,通过对学校平行性组织及文化的重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执权”。  相似文献   

19.
试论"课改"中教师教材观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学校都使用了新的实验教材。虽然编写、出版单位不同,但它们都是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然而,如果使用它们的教师仍然以旧的教材观去驾驭这些教材,那么,这些教材的各种新功能将无法发挥,“课改”实验的目的也难以达到。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才能把握和使用好这  相似文献   

20.
做一名创新型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和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有无教育理念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新时代创新型语教师“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时代性三大属性,内容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活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