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日常生活中,这句名言常被人简称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简则简矣,却有望文生义之嫌。于是,许多人都将其理解为“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然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言下之意,可以从该“老师”身上学到好处。  相似文献   

2.
学古文之乐     
最初学习古文.有一个摘笑的故事。许老师问:“有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李刘林自告奋勇站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我必定要损失点什么。”  相似文献   

3.
子怎么曰过     
《小学生时代》2014,(5):34-35
采菊东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西子姐姐聊天室有这么多朋友,都是我的老师。当然西子姐姐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5 9页引孔子语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下面是这样作注的 :“‘焉’ ,是语气词。这句话的意思是 :三个人一起走路 ,其中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拙以为这种解释不当 ,因为它违背了训诂学的原则。训诂学认为 :把古文译成现代文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 ,既要有发展的观点 ,又要有断代的观点 ,还要联系语言事实 ,与上下文吻合 ,讲究实事求是 ,做到“信 ,达 ,雅”。课本把“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译成“三个人一块走路 ,其中一个必定是我的老师”。从字面意思讲 ,似乎还过得去 ,但用前述原则较严格地审议 ,显然存在问题。对照原文 ,“…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2005,(10):57-57
我们甚至可以说孔子没有进过任何正规的师范学校,根本就没正式求过学拜过师。每每有人问起孔子“你的老师是谁?”等问题。孔子总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话来迷惑广大人民群众。你看人家真正有文凭有职称的人怎么说吧:我的老师是“帕瓦罗卜”“赵中详”是我的老师。那个“赵本三”是我的老师。有名有姓,说出来响当当。就连人家上街卖猪肉的都能拿出“北京大学”的文凭摆在猪肉台上,  相似文献   

6.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代的韩愈引用这句名言时,特地加上一个“则”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宋代的朱熹将“行”释作“出行”,可见他把“行”读成xíng,视作动词。现行的中学课本及参考书,都依据朱熹的见解来进行诠释,并在“行”字后面点上个逗号,将孔子的文句翻译为“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重温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对这句至理名言又有了新的体会。《论语》中记载:一次,公孙朝问子贡,孔子这么有学问,不知他师从何人?子贡回答说,孔子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孔子认为,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有德行的人认识其大处,德行不深甚至没有德行的人也能认识其小处,无论“贤”还是“不贤”,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的体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似文献   

9.
5月1日 晴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他都做得近乎完美,并在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学习中帮助我,在生活上关心我,他——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常常“温故而知新”的孔子老师怎么也不知道自己会下岗。孔子说只怪我自己,面对下岗的理由,孔子心服口服!理由一:文凭、职称不详我们甚至可以说孔子没有进过任何正规的师范学校,根本就没正式求过学拜过师。每每有人问起孔子“你的老师是谁”等问题,孔子总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话来搪塞过去。你看人家真正有文凭有职称的人怎么说吧:我的老师是“帕瓦罗卜”,“赵中详”是我的老师,那个“赵本三”是我的老师。有名有姓,说出来响当当。就连人家上街卖猪肉的都能拿出“北京大学”的文凭摆在猪肉台上,孔子何能?我们坚…  相似文献   

11.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似文献   

12.
理由一:文凭、职称不详。我们甚至可以说孔子没有进过任何正规的师范学校,根本就没正式求过学拜过师。每每有人问起孔子“你的老师是谁?”等问题,孔子总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话来迷惑广大人民群众。你看人家真正有文凭有职称的人怎么说吧:我的老师是“帕瓦罗卜”“赵中详”是我的老师,那个“赵本三”是我的老师。有名有姓,说出来响当当。就连人家上街卖猪肉的都能拿出“北京大学”的文凭摆在猪肉台上,孔子何能?我们坚决长期向社会招聘有北大清华文凭的各类卖什么都可以的才子到我校从教,当然首先得有中级职称。…  相似文献   

13.
星星姐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的一生会遇见不同的老师。他让你进步、成长、难忘……看看下面三位老师,你一定会惊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韩愈《师说》第三段引用:“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加了冒号和双引号的引文为直接引用,此类引文不能有任何篡改.对照《论语·述而》原文“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发现,韩愈在引用这句话时增加一个“则”,省略一个“焉”.因此,它是间接引用,课文应把冒号和双引号去掉.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17.
有师如画     
我的某段生活如果一定要用个什么来划分的话,我想可以分为有老师的和没老师的。即使忘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所遭遇的老师数目也还是很可观的。没有遭遇老师前我是很快活的,遭遇老师后我的烦恼好比加了初速度的伽利略小球,来势汹汹;虽然最后小球们都落地了,烦恼也都变成了愉快的回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使我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不再无知下去,我觉得这是很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们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文莫吾犹人也"的"文莫","奢则不孙,俭则固"的"固","何有于我哉","暴虎冯河"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本文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9.
打开电视,只要是“访谈”一类的节目,而被访者又是“明星”一类的角色,则主访方往往无不以“老师”相称,而客方也往往无不乐而受之,泰然以“老师”自居了,但笔者却觉得十分别扭。称呼或称谓不同于名字,称呼与称谓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我国是一个颇讲究名分和称呼的国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则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恐怕这才是“老师”的正解。长期以来,“老师”一词事实上已经成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但这种区别现在却日见模糊。如果说为了表示尊重,则应该心敬胜于口…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一《师说》过程中,当我讲到"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时,学生问我:"老师,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问题哦?"我问:"有什么问题啊?""你看书上的注释。"我浏览一下教材上的注释,发现《论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作者苏轼引用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有出入的。我当即表扬了该学生细心,大胆质疑,勇于挑战。下课后,我查阅了《韩愈文集》,其中有:孔子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