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天,我到某小学视导,正赶上五年级学生学习自然第五册《凸透镜》那一课。当日天气晴好,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到室外操场上做用凸透镜点火柴的实验,各组器材齐备,教师指导精心,学生操作无误。但是,各组摆弄了十多分钟,都没有把火柴点燃,老师只得草草收场,给当节课留下了遗憾。 课后,有同学将一个啤酒瓶打破,用瓶底当作凸透镜,在太阳下成功地点燃了火柴。他的成功带动了其他同学,纷纷如法泡制,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凸透镜》一课是观察实验课。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获得凸透镜的有关知识。我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布置学生自带凸透镜、平面镜若干片,蜡烛、火柴、纸屏等。上课时,先让学生取出透镜,看一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统编教材第五册第十一课《凸透镜》时,为了说明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如果能用凸透镜在课堂上点燃火柴给学生看,定能提高本节课的趣味性、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这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a.在一台报废的幻灯机(TYQ-2型投影器)上取下一块...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凸透镜》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放大物体、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寻找事物的规律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这一课时注重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1 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火柴不准擦你有办法点燃吗?”同学们听了都好奇地看着老师。  相似文献   

5.
我教自然《凸透镜》的一课,通过三个简单的实验,学生初步懂得了凸透镜有聚热、放大,使物体成像的作用。 课后作业有这样一个问题:照相机里的镜头也是凸透镜,镜头后面暗箱里的底片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里的纸屏。要使所照景物的图清晰地落在底片上,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反复讲了多次,学生还是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人教版自然第5册第11课)一课的教学要求是指导儿童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聚光线、放大物体、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往住感到本课的实验内容多,教学时间不够用。难点是学生不易做好凸透镜在阳光下点燃火柴的实验和成像实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要求,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7.
《凸透镜》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行探究的时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凸透镜》一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片断:师:通过同学们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那么,谁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生:我爷爷看报纸用放大镜。生:照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生:老花镜是凸透镜。师:凸透镜除了用做放大镜以外,还有很多用途。(出示课件)照相机、幻灯机、摄像机、投影仪,还有电影放映机、显…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课安排了大量实验。在教学中,是先向学生讲述结论,再用实验去证实好呢,还是先让学生做实验,再去分析总结出结论好呢?我的体会是后者比前者好。 在上《凸透镜》这课时(《自然》第五册),我先给同学做了三个实验:第一,把凸透镜放在离教师手指二寸左右之处,让同学透过此镜看手指,同学发现镜里的手指比实际的要大得多;第二,蜡烛的火焰透过凸镜能在纸屏上显出它的倒象;第三,把凸镜放在太阳底下,可使镜下小亮点上放的火柴、纸屑等物烧着。实验后,我向同学提出问题: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凸透镜有  相似文献   

9.
开展竞赛式的实验,学生最感兴趣。在自然教学中,我采用实验与竞赛相结合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实验竞赛,引入课题,导出重点。比如讲第五册《凸透镜》一课,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趣事“火镜取火”引入课题。发给每桌一个凸透镜和  相似文献   

10.
在教《凸透镜》一课中,当学生认识了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这一性质后,我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枚曲别针,让他们用曲别针蘸水的方法自制一个放大镜。学生很快将曲别针插入水中并取出,试着透过圆圈上的水滴看课本上的字。这一非常简单的实验,我足足给了学  相似文献   

11.
在《凸透镜》一课中,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在纸屏上可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像,并且都是倒立的,此时,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了,“老师,用凸透镜能把物像正过来吗?”平时爱提各种怪问题的一位同学举手发问。“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当即表扬了他这种大胆想象、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这实际已涉及到大地望远镜,这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教学中,我上了一节《纸飞翼》。我首先了解学生们对纸的一些认识,让他们说说用纸可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凸透镜》是一节典型的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教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行探究的时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凸透镜》一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探索规律执教肇东市新风小学刘玉丰点评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魏岫岩听了肇东市新风小学刘玉丰老师的《凸透镜》一课,很受启发,值得向老师们推荐。下面是刘老师的教学片断。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蜡烛、纸屏、凸透镜做物体成像实验(师提出具体要求后生实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年级自然课中《凸透镜》、《眼睛的科学》、《近视眼的形成与预防》等课目中,都要利用凸透镜教学。在实验过程中,蜡烛和凸透镜常须移动,单凭眼睛估测它们旋转的远近、角度进行调节,没有多大的准确性。或者蜡烛火焰、凸透镜、纸屏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凸透镜成像没有正射到纸屏上;或者远近距离不当,导致投影不清晰;或者凸透镜平面与纸屏平面不平行,成像也不能投射到纸屏上。由于会出现以上情况,以致须多次调整,使操作不便,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于是我根据课文中介绍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制作了一个教具,使上述三个教具组合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6.
在游戏中获取知识远安县晓坪乡小秦小学(444204)付心玉所谓游戏,即玩耍。但我这里讲的游戏不仅是让儿童玩好,更重要的是在玩的同时获取新的知识,乐中有学,学中有乐。下面谈谈上《凸透镜》一课的做法。那天,我上五年制第五册自然《凸透镜》这课,恰好是晴天。...  相似文献   

17.
县里一次课改汇报活动中,我指导了一名科学课老师做一节科学课《我来造一张纸》。我对做课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要求:老师只提供学生几个思考的问题,不许讲一句造纸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每个小组不仅都能造出纸,还能造出厚纸、薄纸、厚薄均匀的纸;不许拖课一分钟。试教的结果是,课没有拖,各组都造出了纸,但多数小组没造出厚纸、薄纸、厚薄均匀的纸,没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潘丽萍 《辽宁教育》2013,(11):87-87
一、教师要把课备“活” 一堂课能否“活”起来,备好课是关键。教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怎样能在课堂上“活”起来而设计每一课的教学思路。比如在学习《中彩那天》,我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学习《七色花》和《神笔马良》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和《赵州桥》时,采用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学习《爱迪生》时,采用的是演讲的方式;学习《纸奶奶的生日》时,采用的是解说的方式;学习《和太阳比赛早起》时,主要采取朗读比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怎样上好观察实验课呢?我们认为,应该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观察、实验的作用,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现以袁慧清老师教学《凸透镜》一课为例说明。 一,吃透教材,明确实验目的 观察实验课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弄清课型,明确实验目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实验。《凸透镜》一课是观察实验课,袁老师设计了凸透镜聚光、放大、成像三个游戏性的实验,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获得凸透镜的有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寻找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凸透镜》(《自然》第五章第十一课)属实验课课型。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有“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拓宽学生的光学知识。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作用、发现成像规律是教学的重点。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再研讨概括,最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