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幽默”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九章·怀沙》中,为“目旬兮杳杳,孔静幽默”,“幽默”是“幽远、静默、深邃”的意思,而幽默故事在历史上也早有记载。但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的“幽默”一词完全是个外来语,是humor一词的音译,是经我国已故的散文小品家林语堂先生翻译,于20世纪20年代引入国内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幽默”的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同“幽远、静默、深邃”等相比,其意义可谓是大不相同了。现代意义上的“幽默”一词定义很多,林语堂先生曾举过例证说“:幽默是一种超脱的产物,庄子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  相似文献   

2.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此后,《北史·邢邵传》也有“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之语;《宋史·宋敏求传》也有记载:“熟于朝廷典故。”现在凡是见诸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  相似文献   

3.
据《现代汉语词典》记载,"幽默"是一个外来语,英文写作humour,其义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幽默"一词就已见诸文人所作的辞赋中,如《楚辞·九章·怀沙》中即有"朐兮杳杳,孔静幽默"一语。不过,此处"幽默"与现代的幽默意义并  相似文献   

4.
“商旅”一词最早见于《易·复》中的“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后代多所沿用。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商旅不行”之语,而引出“商旅”如何解释的问题。初中《语文》第五册未给“商旅”一词单独注释,但《教学参考书》及其他许多参考资料均将“商旅”释为“商人和旅客”。这一解释的根据,可能是《辞海》中的释义。《辞海》在“商  相似文献   

5.
“捉刀”和“操刀”这两个词都有典故。“捉刀”见于《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来,“捉刀”一词多用来指称代别人做文章。“操刀”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操刀必割”,语出《汉书·贾谊传》“黄帝日:‘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喻时机不可失。另一个是“操刀伤锦”,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国的  相似文献   

6.
“三农”在今天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历史上也有“三农”一词,但所指内容与今天不同。“三农”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大宰》:“一日三农,生九谷。”郑玄注:“三农,平地、  相似文献   

7.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8.
阿凡提故事形式短小,结构单纯,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其幽默与讽刺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一)探究阿凡提故事的幽默与讽刺,首先需要搞清楚这两个词的概念。对于“幽默”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这是一个音译的外来词,是二十年代林语堂从英语 Humor(或 Humour)一词翻译过来的。这个词在英语词典中含义比较广泛,有滑稽、谐谑、有趣;(天生的)脾气;(一时的)兴致、心情、心向等意思。我国《辞海》中对“幽默”的解释是:“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人们一般把英国人的解释作为广义的幽默,我国的解释作为狭义的幽默。不管是哪一  相似文献   

9.
英文中“Humor”一词进入中国之后,多人有多种译法,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音译加意译。1906年,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议及“Humor”一词,他首译为“欧穆亚”。此后又有李青崖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  相似文献   

10.
幽默趣谈     
周艳梅 《初中生》2009,(6):28-29
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上世纪20年代由林语堂先生译出。林语堂先生说,“humor”不容易意译,中文现有的词如滑稽、诙谐、调侃、开玩笑、孟浪、揶揄、俏皮……都无法表现宽宏恬静的幽默本意,所以只有采取音译。当时有人建议译为“语妙”,让人望文就能知晓其义。林语堂先生表示欣赏,认为“语妙”这个译名语出天然,音韵相近,诚有可取。但后来林语堂先生又说“幽默”已成口语,不宜取消,于是“幽默”一词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后人解释为“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干彼’。这就是说,寓言是借一定的比喻(籍外)寄托要表达的意思(壬先谦《庄子集解》)。在国外  相似文献   

12.
袁枚《祭妹文》中有“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之句,由于权威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均未收录“义绝”一词,这给我们理解词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大部分的注释都将“义绝”译为“断绝关系”(如《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这种译法是就字面上翻译,笔者认为不太准确。其实,“义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离婚方式。中国古代离婚主要有三种方式:“出妻”“义绝”及“协离”。“义绝”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白虎通·嫁娶》:“夫有恶行,妻不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故《礼·郊特牲》曰:‘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相似文献   

13.
“黑马”一词,专指事先没有料到的意外获胜。“黑马”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的一本叫《年轻的公爵》的小说中。那本书描述了一场极其精彩的赛马:……突然有匹不为人们注意的黑马飞奔前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遗产,源远流长;中国古人对文体的研究已初具文体学的规模,本文打算对我国古代这份珍贵的文论遗产作些梳理和探讨,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重视。1 “文体”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道术》,语谓:“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在这里,“文体”指的是文雅有节的体态。后来王充的《论衡·正说》谈到:“夫经之有篇也,犹有章句也。有章句犹有文字也。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  相似文献   

15.
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是近义成语。本文想将这两个成语作个比较分析。一、产生历史: 豁然开朗:最早见于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成语自晋始,就定型。恍然大语:见于北宋·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一七二·裴休》引《唐阙史》:“裴公恍然而悟,命击碎,然后举爵尽饮而罢。”变式有:恍然而悟(唐) 豁然大悟(宋) 恍然大语(明) 二、语义: 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出自《桃花源记》,就其本义来说应该是:形容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后人除用它的本义外,也引申为:①比喻突然明白了某种道理。②形容情况、表情等一下子转为明朗或心胸突然转为开阔。豁,  相似文献   

16.
"物业"并非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人认为“物业”是一个新词。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修订版)将它收录在“新词新义”部分,解释为“多指房地产(如公寓、办公楼等)。”实际上,“物业”一词古已有之,早见于宋代。如袁宾先生编《宋代语言词典》中就收录“物业”一词,举《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为例:“广  相似文献   

17.
汉代以前无咏史者。虽《秦风·黄鸟》哀人殉之惨,《小雅·六月》美北伐之功,《大雅·绵》赞营迁之德,《鲁颂·泮水》颂受降之武,有似咏史之萌芽,实则时人美刺之诗,且止述本旨而他无托意,非后世咏史之谓也。及班固有作,因事感讽,而咏史之名实始具。钟嵘《诗品》云:“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盖以其篇中有“忧心摧折裂,暴风扬激音”之形容,篇末复有“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之议论也。然而叙事平直,造语枯槁,故嵘又谓其“质木无文”,亦确论也。尔后百年.杳无嗣响。至灵帝时,郦炎作《诗二首》,始复见于吟咏。其诗云: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4年第12期之王闰吉先生撰写的《〈天山景物记〉语病分析》一文,指出当代著名作家碧野先生的《天山景物记》中的“多处美中不足”,并对其“优美的语言里遮掩着不少语病”处进行了细致的评改,着实让人佩服。不过,为了使这最早见于《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中,也是迄今难得的少见的描写天山这样“庞然大物”,却又写得如此“绘形绘色”“形神俱备、文质兼美”的“经纬交织、点面呼应、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立体‘长卷’”的“成功范例”(详见原统编必修教材课文“预习提示”),不至于“微瑕掩玉”,久居天山牧…  相似文献   

19.
辟(bì) “辟”有“君主”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策“策”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  相似文献   

20.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因1965年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弗里德曼出版了一本题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而得名。黑色幽默就是用怪诞的喜剧手法来表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悲剧性事件,揭示社会的畸形和人性的扭曲。这种幽默,有些评论家称它是“荒诞的幽默”或“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与传统的幽默并不对立,反而常常糅合在一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震动了沉闷的美国文坛,使美国小说走进了黑色幽默(Blsck Humor)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