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和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发挥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力。传播是双向的、多维的、互相作用的活动,在当代社会复杂的媒介环境中,要适应传播规律,运用自身优势,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的手机摄影对新闻信息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媒介特性,在图片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手机新闻摄影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传播模式,在社会媒体平台发布手机新闻摄影图片具有深远的传播力,使得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社交网络扩散。手机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生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新闻摄影影响力与参与性增强,但同时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对社会化媒体下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进行探讨,分析手机摄影新闻传播的负效应,提出手机摄影应用建议,为手机摄影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这四个层次依次为: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网络传播以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形式被普及和广泛应用。研究大众传媒健康传播对发挥大众传媒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即健康传播研究。本期“传媒大讲坛”特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金州等撰文《我国电视媒体健康传播视角下的抑郁症》,文章立足健康传播视角,深入分析抑郁症在我国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播状况以及存在问题,从而对抑郁症传播在电视媒体健康传播中的问题提出对策。近几年来,韩流现象在中国一直长盛不衰,韩国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韩国水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新东博士以此为背景,分析了韩国媒体对韩流现象的报道特点。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郑岩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探索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传播先进文化、挖掘文化含量、体现人文关怀,引导新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4.
苏海涛 《今传媒》2005,(9X):43-44
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BBS中的信息传播是除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外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当传统媒体由于技术和设备原因未能及时提供信息时,即时通讯、BBS、博客、web2.0网站等新一代媒体开始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一些现场目击者利用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向大众传播着他们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5.
手机,因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于携带,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前途令人憧憬。一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笔者认为,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集多种媒体的优势于一身,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其便携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一流的覆盖率,堪称媒体中的“第一媒体”。  相似文献   

6.
吴华 《新闻传播》2012,(3):75+77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以及提供娱乐的基本功能,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还发挥着引导受众、优化社会系统的作用。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少年儿童以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和媒介观形成了特殊的受众群体,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对在校大学生舆情表达渠道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正成为大学生传播舆情信息的主要渠道,人际传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传播信息时更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手机媒体使用呈现新动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茹 《新闻知识》2006,(12):65-6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9.
手机:向大众媒体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之,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手机媒体作为手机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手机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真正成为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媒体。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企业自媒体已成为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与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企业自媒体在建构和传播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大众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企业自媒体与企业形象的含义及其意义,提出企业自媒体建构与传播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面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需具备对传播媒体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为己所用,即公众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意识、技能、评价、使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并针对个人、学校组织、政府媒体、社区社团层面对如何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这四个层次依次为: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数字新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机出版和网络出版一样.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熊国太 《新闻界》2007,(2):120-121
如果从媒体传播的发展逻辑来推断,手机媒体正在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当前手机传播已成了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充分研究手机媒体的传播原理,认识其蕴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珊珊 《新闻世界》2013,(6):160-161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效。当然,手机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现状下,也面临着许多生存瓶颈。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环境,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晓霞 《报刊之友》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7.
张晓霞 《今传媒》2014,(4):118-119
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8.
广电传播媒体包括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大众传播声音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收听成本低、收听人数多等优点,如果恰当地运用广播媒介这些优点,能够以少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电视媒体是指以电视宣传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平台,与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合称为六大媒体.  相似文献   

19.
刘早 《新闻爱好者》2012,(16):13-14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媒介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展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特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促进大众传播的完善和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手机:信息传播载体还是大众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大的用户群和手机信息传播的功能,使很多人把手机这个信息传播载体看做是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不但吸纳和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和优势,还具有许多其他媒体不具有的特性,如分众、定向、即时等.那么,这个信息传播载体可以被视为当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