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主的网络平台越来越成为公民发表政治诉求、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大众政治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呈现出与社交媒体紧密结合的趋势。"互联网大众政治"一方面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其极端化、娱乐化、非理性等消极因素对构建一个合理的政治秩序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综合化是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推动下,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成为世界传媒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际广播是20世纪初在无线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基础上,应殖民和战争需要而产生的。它在全球战争和政治对抗中得到长足发展,曾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也在20世纪的国际传媒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今天它已经有了许多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国际广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统一思想、宣传主张、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职责,在促进国企科学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推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钰 《青年记者》2020,(4):66-67
媒介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权利的强化以及当代政治、经济、社会运行对信息传播体系的依赖,带来崭新的当代传播行为。准确把握这些传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国际传播日益青睐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二、商业利益成为与政治并驾齐驱的决定因素。三、国际传播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1、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政治的工具,而且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2、国际传播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进程,又直接为国际财团服务形成经济垄断。3、国际传播在总体上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在冲突中发展。(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胡迅  相似文献   

7.
庄俊举 《科技与出版》2023,(11):104-116
近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不断创新与发展,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开始具有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已从国际政治向世界政治转变。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海外利益不断扩大和延伸,学界加强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增强了中国制定全球治理规则的话语权。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了一些研究议题,如气候变化、卫生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国际政治学研究议题,特别是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被设为一级学科后,学界更是对其历史、理论、议题和方法等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创新和发展的内容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推进国际政治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方面,国际政治类期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它丰富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拓宽了政治参与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性因素,如参与的非平等化、非理性化和可操纵性。如何推动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自律与他律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姜飞 《编辑之友》2023,(3):6-14+57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发展各领域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进行战略布局,预示着党和国家对中国国际传播以更高质量建设发展有着深切的期待。本着知古鉴今的原则,立足当下发展要求,“沿波而讨源”,对中国国际传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以来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可从政治地位、国际形势、内部机制、理论指导、文化建设、产业支撑、技术布局、人才储备八个方面,找到中国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和面向未来赖以立足的基点。同时,“因枝以振叶”,在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全球传播生态剧烈变迁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高质量的界定,也需从国际传播理念设定、策略选择和内容规划方面寻求突破,推进国际传播发展提效升级。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拆迁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是拆迁工作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公益广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对校园公益广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以及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路径做出探索,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陕甘宁边区除了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以外,还把"外交政策的积极化作为"政治上军事上必需的条件"和"应付当前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而积极地开展外事活动,对于推动、组织与发展国内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3.
汪哲夫 《新闻世界》2012,(2):117-118
国有企业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践行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和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媒体融合加速推进的媒介环境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以下简称国庆70周年)作为我国盛大庄严的政治仪式,成为我国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媒体创造的国家形象,也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通过相关报道展示了我国多元国家形象,包括和平友好、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等;通过多种手段,创新传播技术,明确国家立场,贴近国际传播现实语境;同时得到多重启示,迎接时代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电子出版》2001,(6):18-20
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印刷技术展会,已成为世界六大印刷展会之一。它不仅是国内广大印刷及相关企业了解国际最新印刷技术、追踪世界印刷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窗口,更是众多国际印刷知名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和科技实力的重要舞台。 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是新世纪的第一次国际印刷大展,自然引起国内外印刷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参与。 《电子出版》作为宣传介绍印前技术和电子出版的专业媒体,当然对参展厂商尤其是印前设备的参展企业格外关注。目前,印前技术是印刷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是推动印刷技术飞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社区图书馆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对大都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国家(BRICS)崛起及其传媒合作是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变量,但全球传播秩序变迁自有其规律和基本遵循。全球传播秩序演变史揭示:全球传播秩序作为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映像,政治经济秩序具有决定性影响;新兴国家如果成为政治经济大国,往往因要摆脱既有全球传播秩序束缚,成为全球传播新秩序重构的推动者;国际传播技术范式革新是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技术变量,这都为BRICS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从现实路径来看,BRICS推动全球传播秩序重构,必须坚定战略定力和自信,夯实经济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必须主导并合作协调推动全球传播秩序变革,主导并引领国际传播技术范式革新;必须内部加强传媒合作和国际传播理念协调;必须走"BRICS+"道路,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18.
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模式不清晰、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速度迟缓、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产业标准亟待统一、数字版权保护还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转型,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加强技术公司与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快数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开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9.
国际传播是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的领域,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对我国整体国际传播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意识显著增强、高影响力文章数量明显提升、领域的丰富性进一步释放、国际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宽,但在优质稿源、市场运营、对外宣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可采取推动转型发展、留住优质稿源,加强技术应用、建立联合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宣发能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引才机制等方式,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所系。农村妇女不仅对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政治参与、政治素养是在评定农村妇女素质发展情况中的核心素质。在二元经济体制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素养的高低,可以从侧面折射农村人口素质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