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打开电视,什么娱乐节目是当今最为火爆的?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说是相亲类节目。以2009年开播的《非诚勿扰》为例,其创办时独特的节目内容、新颖的节目风格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目光,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自此,以其为代表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的热播,各电视台开始争相开办此类节目。本文对相亲类节目的现状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此类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应该坚持正确引导,保持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现今电视节目的丰富多样以相亲类节目特为尤甚,如今颇受大众追捧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与吉林电视台《全城热恋》同是大型相亲互动交友类电视节目,但是两者在品牌价值,受众定位以及播出影响上却大相径庭。要对相亲类节目的价值标准进行统一和谐的定位,就要对不同的节目进行分析、对比、反思和总结。因此,从相亲类节目的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的对比,在两者中寻优查漏,从而为此类节目的价值定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媛 《新闻爱好者》2011,(12):112-113
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少玲 《视听》2011,(7):39-41
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近两年突然达到高峰:《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纷至沓来,创造着高收视率,也营造着各种话题。本文拟从大众传播学角度对此类相亲节目进行分析,以探究相亲类节目的火爆奥秘,分析相亲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赵洁 《今传媒》2010,18(10):80-82
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功能旨在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电视相亲类节目在逐步走向开放自由、赢得广告收益的同时,却在传播取向上出现了受众本位意识瓦解、多元价值观为外壳的娱乐泡沫泛滥、收视率竞争指数至上的传播失位、异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树立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健康自律原则,切实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建立完善的市场,受众节目评价机制的应对策略,以期重塑电视文化传播主流价值的阵地。  相似文献   

8.
刘倩  刘宗元 《今传媒》2012,(7):87-89
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眼下大众传播的传者在新的传播形势下,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在荧屏上的走红,出现了以相亲交友电视节目为代表的电视传媒的又一轮娱乐热潮,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理应清醒冷静的看待相亲节目。本文以电视相亲节目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法,探讨它们走红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与考量。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起,《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相亲类节目的代表,在我国内地电视荧屏上活跃。两档节目虽形式相似,但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运用策略,尤其是作为节目的中心,两位主持人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主持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规律和语言表达特点,使两档节目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和传播效果,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相亲类节目的火爆,受众对其关注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中引发了婚恋观、价值观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本文以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为个案,试从相亲类节目火爆的原因、对女性形象形成潜在的贬低、媒体应警惕的几个问题等反思当今媒体之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从2010年开始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为代表的相亲类节目带动了各卫视之间婚恋真人秀节目的激战,但由于节目中部分嘉宾的出位言论和挑战伦理底线的热辣话题,相亲类真人秀节目陷入了备受争议的尴尬境地。随着相亲热渐退,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求职类节目备受瞩目,本文以《职来职往》为个案,试解析这一求职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2.
甄东霞 《青年记者》2017,(11):53-54
电视媒介生态中的真人秀节目是21世纪的活跃物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并使其获得娱乐满足.它是除新闻类节目之外信息含量较大的节目,对受众来说起到多方面的引导、分享、示范的作用.现今,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涉及求职、相亲、旅游、竞技、公益等多个主题.这些主题内容多为受众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电视媒介将社会问题与电视节目嫁接在一起,构成信息传播的良性互动,既能合理配置电视媒介资源,又能服务于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剩男剩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播相亲交友节目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全诚热恋》是江苏无锡梁溪之声广播的一档相亲服务类节目,五年来,以广播推介、主持人牵线、新媒体互动、地面活动等方式,帮助单身男女喜结良缘,体现了广播服务受众的价值,塑造了城市广播相亲节目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婚恋交友类节目一直是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受众接受度、欢迎度较高的一类。东方卫视于2016年推出的婚恋交友节目《中国式相亲》,以其人物、规则设置的颠覆性创新,获得了观众认可,成为国内婚恋交友类节目中的一颗新星。本文通过对该节目进行模式剖析,探讨本土市场内优秀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策划要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相亲交友类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广播在此类节目中—直没有深入发展。本文以中央电台《为爱向前冲》节目为例,探讨播对于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非诚勿扰》电视相亲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宁 《今传媒》2010,18(10):78-79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自从上映以来,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所引起的社会争议也源源不断,"宝马女"、"富二代"、"毒舌"等话题引起极大反响。本文拟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此类相亲节目进行叙事分析,以探究相亲类节目的叙事学奥秘,希望能对我们理解此类节目带来更多的启示,从而更好地规制相亲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一档相亲类交友节目,在当前国内相亲交友节目鳞次栉比的背景下,《非诚勿扰》以其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具体表现在:明确的受众定位;紧凑的内容设计;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独特的节目风格;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明确的品牌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成语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的原创文化类节目,该节目选取具有文化知识普及意义的传播内容,采用趣味性、交互性的传播形式,从认知、态度等方面影响了受众,唤醒了人们的母语情感,实现了电视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进行探讨,阐述了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下的发展,并以《非诚勿扰》为例解释了电视相亲类节目热播的社会背景及原因。认为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不仅应满足受众精神消费的需要,还应担负起建立社会正确道德价值观标准,完善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牛犇 《新闻世界》2020,(4):66-68
新媒体时代,电视帮忙类节目遇到电视受众减少、受众寻求电视帮忙的意愿降低和节目角色设定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对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节目的考察,本文认为帮忙类节目应该坚持立足民生、服务大众思想不动摇;明确节目定位,形成品牌特色;打造精品内容,强化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拓宽帮助渠道。只有不断创新变革,此类节目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