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前只听说报纸上有副刊,在宝贵的版面上划出一块园地,让大伙儿谈些茶余酒后的闲话,调剂一下紧绷的心弦。杂志也有副刊,似乎仅见于《文艺春秋》。《文艺春秋》是范泉20世纪40年代主编的,出了四十多期,自1944年10月至1949年4月,是那时期一份重要的文化期刊,旧书店里,全份售  相似文献   

2.
艾以 《上海档案》2003,(2):57-58
1951年2月1日,上海解放后第一家文艺刊物——《文艺新地》和读者见面了。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为该刊题写了刊名。主编是冯雪峰、唐锼。同年4月,冯雪峰奉命调往北京。《文艺新地》改由巴金、唐彼任主编。我当时是该刊编辑。那时编辑部名义上有6个人,实际上还不足三个整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文艺学习》(月刊)是与《人民文学》《文艺报》以及50年代后期《诗刊》等刊物齐名的一份重要的文学刊物,在文学爱好者和青年中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1954年创刊首期印数即超过十万,最高发行量竟达三十余万册。然而,它仅仅“存活”了三年半!本文就此先做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校内迁,以及许多文艺工作者暂居黔北,使僻远但又具有文化底蕴的遵义,文艺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尤其是利用文艺进行抗日宣传,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开成立大会,到会廿一人。我父亲是十二个发起人之一,他没到会,躲在甪直一门心思作新诗。其中一首是受了我的触发,我认为是他最好的一首教育诗,题目是《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组织在延安领导和出版发行的文艺期刊,以服务抗战、建设大众化新文艺为核心理念,通过内容选择、专栏设置、栏目设计、文艺知识普及、以赠代卖等编辑出版和发行策略,卓有成效地调动起边区民众抗战救亡的情感,并且突破地域区隔对延安文艺精神的全国性传播和新中国文艺的奠基起到关键作用.延安文艺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办刊...  相似文献   

7.
《长江文艺》创刊时,没有编辑部,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专职编辑。创刊号是由中原大学的政治教员俞林编辑的。中原大学此时设在开封原河南大学校址。俞林将编好的稿子送到郑州的《中原日报》社。《中原日报》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机关报,由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熊复(1978~1988年为《红旗》杂志总编辑)管辖。《中原日报》的副刊部主编于黑丁接到俞林送来稿子,责成手下编辑负责出版事宜。《中原日报》的《文艺》副刊也才创办三个月。  相似文献   

8.
张铭钟  杨璐帆 《传媒》2023,(18):87-89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党报的政治宣传工作,包括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舆论引导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8年抗战时期,东南诸省未沦陷地区曾经有过一个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即东南文艺运动。当时东南地区的著名报纸《东南日报》,在迁移到浙江云和时创办了积极响应这一运动的副刊《东南文艺》。分析《东南文艺》,能澄清学术界对这一运动研究存在的一些误解和缺憾,挖掘其中所表现的东南文艺运动中重要的文化构成,并同时展现抗战时期浙江新闻及文艺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马翼欣 《档案》2014,(10):43-45
《抗战》三日刊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创办于上海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抗战》三日刊以唤起民众觉醒、拯救民族危亡作为立意,动员民众,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筑,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937年7月7日,欲壑难填的日本侵略者终于按捺不住兽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8月上旬,战火烧到了我国当时的商业与文化中心——上海。于是,举国哀号:"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上海又危急!"  相似文献   

14.
刘晓慧 《新闻通讯》2010,(12):59-60
抗战时期,中国两级对立的新闻事业步入一个共处与斗争并存的阶段。共产党的报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利用共处进行斗争,利用斗争求得共处和发展。《救亡日报》(1937—1941年)(以下统称“救报”)就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15.
16.
抗日战争时期,位居战略大后方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一批在新疆日报社工作的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遵循周恩来副主席要求的“把新疆日报当做中共在新疆地区的一个新闻阵地”的指示,全力以赴地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旨在介绍和评析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太玄在主持香港《大公报》期间,撰写社评和专栏文章,教育报社成员,借助报纸进行统战工作,在《大公报》的转向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时新  杨淼 《新闻传播》2023,(18):26-28
桂林《救亡日报》专栏“读者论坛”以抗战为主题,发动来自广西各行业的读者来函提供话题,引导大家开展讨论。专栏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提供了多维的视角。除了读者对话,专栏还通过编读问答的形式,回复读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挥专栏动员抗战、舆论监督以及化解个人困扰的作用。“读者论坛”专栏与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让读者抒发己见,体现了群众办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
长期以来,《大公报》头上顶着“小骂大帮忙”的帽子,并且因在抗战初期的“缓抗”言论,历来饱受批评,这些事实容易给人们一种误解,即《大公报》宣传抗战不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由于抗战时期战事频仍,《大公报》的出版地一再变迁,由津至汉、渝、至港、桂;由于战时纸张匮乏,版面也一再缩小,由十四版缩为四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