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写得非常好,很耐人寻味。他一生当中究竟写下了多少诗词呢?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已公开发表出来的,就不下于100首。毛泽东的诗词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独具特色的方面,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渡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呜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相似文献   

3.
贺新郎(1923年)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贺新郎》词的流变,认为它发端于东坡,成熟于弃疾,盛于南宋,衰于元明,复振于清。同时,对该词调的体式和写作要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总之,《贺新郎》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词调,经过众多词坛高手的创作实践,成果累累,辉映于历代词坛,为中华民族的词史增色不少,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读史,20世纪70年代地庄严号召:"要学点历史".读史是为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指导当前斗争,决不是颂古非今.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读史对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持续了46年之久的“友人”问题,毛泽东曾四写“友人是周世钊”,周世钊却五写“友人可能不止一人”,叶君健则写“友人肯定只有一人”,郭沫若两次写“友人是周副省长”,文物出版社等认为“友人是周世钊”。然而,乐天宇等人却认为“友人”不止一人。我们认为,只能是答诗周世钊,建议《七律·答友人》恢复原题《七律·答周世钊》。  相似文献   

7.
《贺新郎》一调在宋代颇为流行,共430多首,辛弃疾有词23首,且名作较多。其章法、句法和用韵等皆体现出该调的基本特征和情感基调;用语用典,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化用前人诗文熔铸经史子集入词等反映出辛词创作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读史的视角非常独特,他总是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提出问题,加以剖析,发掘出新意,并且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风格。而这种独特的风格主要由五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在读史方式上不拘泥于室内空间,毅然走出书斋,融入社会,走的是“游历读史”之路;在读史体裁上突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使历史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小说,而是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的“更深层次”的史学著作;在读史方法上,诗史互读将诗与史高度地融合,让诗浓缩多彩的历史画卷,而让史阐释诗的微言大义;在读史内容上,将触角伸入到被传统史家忽视的下层空间,关注方志、村史、家史的研究,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读史的范畴上,读报是在读史,这是因为“报纸是活的历史”。毛泽东对读史的方式、体裁、方法、内容和范畴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实际上是他空间观念强烈的一种表现。从毛泽东读史的独特视角中,我们可以获得深刻的历史启示和教益,即读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以及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多为组词,以情感的复合性、结构的跳跃性、用典的丰富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典范,在其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同代唱和与异代追和之作数量很多,呈现出与辛词相近的艺术风貌,成为词坛一种风行的创作现象。通过考察辛弃疾《贺新郎》词的特点及历代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稼轩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明清易代,历史大变故的刺激催促着清初学风的大变化,“经世实学”学风由是而风行。顾祖禹身处变世之交,亲受亡国之痛,他以“人”为本,借军事地理的严密考证,并兼及国计民生的经济地理,旨在经世,致力于舆地实学,实践了清初的经世实学学风,于是有顾氏的传世不朽之作——《读史方舆纪要》  相似文献   

11.
《读史杂记》是清代学者沈豫的史学评论笔记.其文言简意赅,观点明确.其影响尽管在浩如烟海的清代史学笔记中不甚突出,且结构也较其他一般的史评著作更为随意,但却反映出作者沈豫独具人文关怀的史评旨趣以及严谨细致的治史态度.探析《读史杂记》中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史评旨趣以及史评态度、方法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捧读最近发表的三首毛主席诗词,更加激起了我们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和崇敬的感情。读华章,倍思亲。我们受到了巨大的教育和鼓舞。《贺新郎·读史》雄视千古,气势磅礴,是一首唯物史观的壮丽战歌。在这首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哲学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关注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坚持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了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发展模式。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相似文献   

15.
论青年毛泽东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前,毛泽东把“宇宙之真理”看作改造社会的“本源”,并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圣人”和“君子”身上,从而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这两个问题上陷入了唯心史观。五四运动后,毛泽东提出“吃饭问题最大”、“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也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开始形成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16.
高芸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0):77-81
《汉志》里,小说作品被视为浅薄琐碎的言语,受人轻视;而在《隋志》里,"小说"则成为子部必不可少的一类,其作品内容与儒、道并举,得到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两部著作对小说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小说正凭借自身特点在文坛上形成崛起之势。  相似文献   

17.
18.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贺新郎·读史》写于1964年春天.当时,我国人民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和苏修叛徒集团背信弃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春天.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在国际上,我们顶住了苏修的压力,回击了赫鲁晓夫的攻击,渡过了"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时刻.第三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这一切都雄辩地说明:劳动人民是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帝国主义分子与赫鲁晓夫之流的叫嚣,只不过是"几个苍蝇碰壁"的"抽泣",  相似文献   

19.
用诗词形式歌咏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自东汉以来,代不乏人.明胡应麟说:"'咏史'之名,起自孟坚(班固)"(《诗薮·外篇·六朝》).魏、晋之际,杜挚、王粲、左思、鲍照等人接踵而来.梁萧统主编《文选》,将咏史诗单列一门,至唐,胡曾更以《咏史诗》名集,从而使咏史题材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主题之一.以往的咏史诗词,或则缅怀历史的陈迹,评说古人之功过(如李白的《秦王扫六合》);  相似文献   

20.
《史记》、《汉书》均载录陆贾的著述,但陆贾著作除《新语》外,其它著述大都已经亡佚。目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关陆贾著作如《楚汉春秋》、《陆贾》等仍存在若干争议之处,事实上《汉书.艺文志》有关陆贾著述的载录实际上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楚汉春秋》,这是一部近于《左传》的作品,故《汉书·艺文志》将其置于"六艺略"春秋类;一是"儒家类"《陆贾》,它近于后世的文集,其中收录《新语》、兵权谋《陆贾》及其他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