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氏家族为秦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氏家族功勋卓著,因此,得到秦始皇的宠信,使得蒙氏家族成为秦朝最为显赫的家族。但是,由于卷入了皇室的内部斗争而招致他人的嫉妒,在秦始皇死后,蒙氏家族受到胡亥、赵高及李斯等的陷害,蒙恬、蒙毅被逼自杀,蒙氏家族衰落了。然而,蒙氏家族的衰亡,也隐含秦朝衰亡。  相似文献   

2.
蒙恬是中学《中国历史》涉及的一位重要人物,从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蒙恬其人其事也是值得予以重视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这位著名的秦代戍边将领进行评介。一、蒙恬的生平事迹蒙恬,祖上是齐国人。大致生于秦王赢政继位前后,卒于公元前210年。他的祖父蒙骜在秦昭王时由齐入秦为将,因屡立战功,“官至上卿”。蒙恬的父亲蒙武,也是一位著名将领,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以及在南征百越等重要战役中,都立有战  相似文献   

3.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日武,武子日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相似文献   

4.
宋成玉同学问:《过秦论》的作者在叙述秦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史实的过程中,时时流露出自己对秦国—向奉行武功而不讲文治的做法是反对的,也就是说秦朝从兴盛到衰亡都是不施“仁义”。那为什么文章最后作者又是将统一了天下的秦朝一朝覆亡的原因归纳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正如贾谊叙述、描写的那样,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和张仪的连横策略,增强了国力,分化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各诸侯国争割地而赂秦,削弱了六国的力量,使西河之战首告大捷。以后的几代君王“蒙故业,因遗策”,拼命扩张地盘,不断“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当时秦国“攻”天下之势真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当时秦国的主要矛盾是扩张地盘,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又基本正确,黎民百姓还没有看清秦国君王的真正面目,易于被驱使利用,所以即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  相似文献   

6.
秦王朝的统一,创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消除了列国纷争的局面,作为新制度的创建者,秦朝统治者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中央集权的新体制能否为大一统服务,巩固统一战争的成果,在秦朝统治者内心深处,还存有疑虑。对此,前人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探讨一下这种矛盾的政治心理,对认识我国的封建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不无裨益。一、矛盾的政治心理秦王朝的统一,是战国之际数百年演变的必然结果,然而统一的实际到来,主要与秦始皇十年兼并战争分不开。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是统一战争的直接结果。秦消灭了六国,从关西一隅迅速扩展到全国,是政治格局上的辉煌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由单一君主直接统治全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展现了高超的史传艺术:一是蒙氏是秦代非常显耀的家族,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更是得到秦始皇生前的重用恩宠,但他们却死于胡亥、赵高、李斯之手,没有逃脱为将不过三代的历史魔咒;二是蒙毅、蒙恬被杀之前,反复辩解自己"无罪""无辜""无过",死非其罪,何罪于天,他们的辩白是《蒙恬列传》的着力处,耐人寻味;三是司马迁在《蒙恬列传》中仅扼要叙述蒙恬的功绩,于文中点出其阿意兴功的罪过,并通过"以客形主"的手法,对蒙毅、赵高、秦始皇、秦子婴进行或详或略的描写。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吏治曾经成为秦国最终胜出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然而,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君道的败坏、薄俸厚罚的官吏政策与追求享乐之风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吏治的迅速败坏。这给秦朝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使官吏丧失了对秦政权的信心,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了反秦起义的队伍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步伐。  相似文献   

9.
大量证据表明,秦与山东诸国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歧视现象。山东诸国对秦的歧视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秦在统一之前,对来自山东诸国的移民实行了歧视性的政策;秦统一以后,同样对原山东六国人实行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徭役制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文化的差异、国力的盛衰变化、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是造成不同时期双方相互歧视的主要原因;而秦朝兼并征服式的统一模式则是秦统一以后对原山东六国人实行歧视性政策的重要原因。这种相互歧视阻碍了秦统一战争的进程,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也使秦末人民的反秦斗争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来。  相似文献   

10.
论刘邦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石岩,张廷超刘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在秦朝末年那个大动荡时代的呼唤中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经过三年的反秦战争,他首先率领义军直捣咸阳,推翻了梦想万世不竭的秦皇朝。又经过四年的楚...  相似文献   

11.
秦末起义打出了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是因为项燕是抗击秦国武力征服的英雄,扶苏则是反对秦朝暴政的勇士,二人的行为在秦统一前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件事留给人们一些深刻的历史启示,即扶苏和项燕是作为正义的化身而被当作反秦起义旗帜的,说明秦灭六国的兼并战争及统一后的残暴统治具有一定的非正义性,并与进步性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平民百姓、六国旧贵族等不同阶级和阶层为反秦暴政,曾在扶苏、项燕的旗帜下共同奋战,说明这些人具有相对一致的利益,是一种阶级斗争中的阶级合作;陈胜、吴广利用秦统一初期的较大影响尤其是分裂意识,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帜,是一种襄略上的需要;秦的暴力政策在统一前后具有一贯性,人们将秦统一前的武力征服和统一后的急政暴虐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因此扶苏和项燕的旗帜才可以有效地号召并联合多种反秦力量,推翻秦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的秦朝疆域是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疆域。后来,秦朝北击匈奴、南攻南越和西南通西南夷后开拓的疆域无法包括。整个秦朝的疆域应是东、南到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东北至辽东。由于后人引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朝疆域的失误,错把秦朝初年的疆域当成整个秦朝的疆域,造成千年之错。我们有责任纠正这个千年之错。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13,(Z6):29
蒙氏教育全球盛行,也有争议。本刊想深入探讨蒙台梭利思想及教育在当前中国的意义。可以选择某个方面来谈。以下方面仅供参考:1.国际上蒙氏教育现状如何?为什么蒙氏教育会享誉全球?2.目前社会上对蒙氏教育有什么争议?为什么会对蒙氏教育有争议呢?争议点在哪儿呢?是蒙氏不好还是我们没有领会好用好?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在华夏大地上,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因此,正确总结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一、战前的态势与战争的性质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反秦农民大起义刚刚失败,秦王子婴已向刘邦投降,秦朝已彻底灭亡.而一些势力较强的政治、军事集团乘秦灭亡之机,纷纷复辟或自立为三,成为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在割据群雄中,力量最强的要数项羽.他拥兵四十万,号称八十万,至九郡,以彭城为都城.刘邦的力量也较强,有军…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背景 我曾经面向南京市玄武区全体历史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课题足“伐无道,诛暴秦”。本课内容在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重点课。上承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下启民富国强的西汉王朝,在教学内容中起衔接作用。教材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法学思想在秦朝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确定了以法家学说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秦王朝虽然有着传统的法家思想,却没有反儒的传统,秦始皇并未明确表示取缔除法家以外的其他各家学说。终秦一代,儒学仍然存在,并且对秦朝统治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加之秦政府在学术思想上确实设了一些制约的框框条条,儒学研究只能算是发展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秦的暴政及连年的征战,西汉统治者面临的社会政治局面十分困窘:粮食匮乏,物价飞涨……但是,汉初几代皇帝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本文即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究。统治者面临的困难谈到汉朝初年社会生产的基础不得不提到其前朝。汉朝前代的秦朝是一个充满暴政、横征暴敛的朝代。秦朝的法律是严酷的,对人肢体的残害体现了秦法的残酷无情。  相似文献   

18.
[课标解读]1.了解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探讨秦朝统一的意义,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秦朝时期的两项伟大工程——长城和灵渠。  相似文献   

19.
秦朝末年 ,陈胜、刘邦、项羽三支反秦势力构成了推翻秦王朝的主力。但他们各自的出身、社会地位不同 ,决定了他们反秦的出发点各异 ,形成了各自的反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秦朝的暴虐统治导致社会各阶层纷纷不满,陈涉起兵,天下响应。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同样未能满足六国旧贵族、士族阶层与底层群众的利益诉求,而刘邦“饶人爵邑”,废秦苛法,“与天下同利”,得到了士族阶层与底层群众的支持,这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