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奥登说:“每一个人终生都带着一面镜子,它就像影子一样独特,且无法摆脱。”这面镜子不只映现自己,也映照别人,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于这样的镜子迷宫中。日本大导演黑泽明在少年时代,每天清晨一身短打装扮,到剑道场习剑。他揽镜自照,觉得“剑眉星目”,是个“悲壮的少年剑客”  相似文献   

2.
诗人奥登说:“每一个人终生都带着一面镜子,它就像影子一样独特,且无法摆脱。”这面镜子不只映现自己,也映照别人,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于这样的镜子迷宫中。日本大导演黑泽明在少年时代,每天清晨一身短打装扮,到剑道场习剑。他揽镜自照,觉得“剑眉星目”,是个“悲壮的少年剑客”。但在昔日同学的眼中,他却是个“皮肤极白”、“声音如女性般柔和”、让人产生“奇妙的、酸酸甜甜感觉”的素颜白肌之男。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年轻的时候揽镜自照,对自己浮现在镜中的形象不甚满意。在写给未婚妻玛莎的情书里,他说:“你真的认为我的外表很迷人吗?…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君王以人为镜,善于倾听大臣的意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实,做教师的,更需要一面镜子。最好、最真实的镜子莫过于那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这面明亮的镜子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美丑得失。  相似文献   

4.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可以真实地反映客观存有的特征,总结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学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老师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老师工作的得与失。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平时多听听学生对自己的意见,善于从这面“镜子”里获取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镜正己,适时调整,就会避免工作中的诸多失误。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喜欢照镜子,科学家们发现女孩子照镜子和男孩子照镜子时的感觉并不一样。男孩子在镜子面前自我欣赏,而女孩子关心的则是从镜子里看看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在关注自己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不过有的人关注自己,却并不喜欢自己。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每个人对于你都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在你手中,怎么去使用,就看你自己了。有的人通过镜子观看到别人的瑕疵,有的人借这面镜子反省出自己的不足。听别人的课,就是借他人这面镜子,看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从而改正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7.
文章镜子     
关于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关于文章,也有“文如其人”、“字字看来皆血泪”的说法。因此,我认为文章也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照出的不是人外表的美丑,而是人的灵魂。古今多少名篇,除其在结构、文字上不同一般外,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的丰富内涵、真挚情感。一篇《出师表》,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一篇《爱莲说》,一位高洁、清高的周敦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体现了陶潜厌倦世俗生活和热爱田园生活的闲情雅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则反映了李白不…  相似文献   

8.
大宗谓梁公②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③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④。今魏征殂逝⑤,遂亡⑥。一镜矣。”[注解]①选自《隋唐嘉话》上。②梁公:唐太宗的名臣房玄龄,封为梁公。③朕:皇帝自称。④过:过大,过错、③殂逝:死亡。⑥亡;失去。[译文](唐)太宗对唐玄龄说:“用铜制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人为镜子,可以知道政权兴衰更替(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大行为的)得失。我曾经珍惜过这三种镜子,用来防范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已经死去了。(我)就失去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文学创作     
《学子》2003,(1)
有两面镜子。一面是镜子,另一面也是镜子。一日,女人偶然来到一面镜子前,她被镜子里的“自己”震惊了:原来自己竟然这么美丽!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无法与自己媲美!女人醉了,她“啵”的一声赏给镜子一个飞吻,便悠然飘走。终于有一天,女人迷失了方向。彷徨的女人来到了另一面镜子前,这次,她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女人愤怒了:“去你的,这不是我!”她说完,抬起脚就朝这面镜子踢去,“哗啦”一声,镜子碎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生问:“我们的眼睛为什么不对着长,使两只眼睛对看,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样子,不必担心牙齿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担心嘴边饭屑?”这是很好的问题,很多动物的眼睛都是长在两边,至少它看的范围广,不像人类,脑后无眼,被人暗杀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的确,诚如孔子所说,“人苦于不自知”。我们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看得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青春痘。为此,人类发明了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是有了镜子以后,人类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了吗?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师:作文是我们每个人表达喜怒哀乐的文字,作文更是映照社会生活的镜子,喜怒之微,国事之大,都可以着之纸墨。可是,很多中学生的作文。总喜欢借别人之事,说别人之理,不着边际,隔靴搔痒,没把自己的情感真真切切写出来。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者只有饱蘸深情,读者才有可能高度认同。今天这堂课,我要强调一点,在作文的构思及行文中,不要总是第三人称“他”如何,而要让自己介入其中,尽量让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直接出现在文章里。  相似文献   

12.
镜子,古而有之,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明事理。找一面镜子不难,找一面能准确对照自己的镜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一定要为师,我看先要为"镜"。做学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应该公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应该清楚地照见他们的瑕疵,应该清晰地反映他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作文题目生活中离不开镜子,生活中到处都有镜子,生活本身也是一面镜子。镜子不同,映照出的形象不同,引发的感想不同。请你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这则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具有一定自由度和开放性,同时又有较强约束力的话题——“镜子”。应该说,这篇作文的审题要求不是很高,每个考生对镜子都非常熟悉,每个人都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只要围绕“镜子”这个话题,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均切合题意。但是,并非切合题意就是好…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在生活中,除盲人外,恐怕人人都照过镜子。镜子能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一面比普通的镜子更能让人认清自己的镜子,那就是别人的眼睛。通过这面特殊的“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赶快照照这面“酣毙了”的“镜子”呢? 从本期开始,“校园聚焦”栏目将陆续推出“照镜子”系列文章。让我们通过“照镜子”,打开彼此间封闭的心灵之窗,让理解的阳光照进来……  相似文献   

15.
綦丹红 《班主任》2009,(9):60-61
执教鞭已十年有余,每次想起教过自己的班主任,回忆起他们的点点滴滴,总是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的班主任们都是我从师路上的“镜子”,我会时不时回忆起印刻在脑海中的那一幕幕,思索其中蕴涵的教育智慧,为我的教育教学加勉。  相似文献   

16.
尝试改变     
陈鹏同学,你的处境是每一个从旧的,熟悉的环境步入新环境的人都可能遇到的.你不必抱怨.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别人也是一面镜子.你眼中的别人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见佛印,戏谑地说:“和尚打坐时像一堆牛粪。”佛印大笑说:“先生站立时像一尊佛。”东坡回家讲给妹妹,苏小妹笑道:“你被人骂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心中有牛粪.眼中就有牛粪;心中有佛.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英语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每个人都有六种自我:自己心目中的“我”、客观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所发现的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希望变成的“我”以及自己认为别人希望的“我”。自我概念关注的是个人自己心目中的“我”。但这种“我”受其他五种“我”的影响。自我概念具有多纬度、多层次的特征,这就意味着英语学习自我概念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英语学习涉及不同语言技能,学习者会表现出学习差异,这种学习差异必然反映在每个人的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中。英语整体自我概念可以细化为语音、语法、听、说、读、写等自我概念。这些具体的自我概念和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改变必然导致另一方发生变化。笔者一直在关注英语口语的自我概念、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以及英语学习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英语口语的自我概念对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以及英语学习成绩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有两个自我:‘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人的一生,其实是‘真实的我’不断地设计‘理想的我’,并为将‘理想的我’变为‘真实的我’而不断奋斗的过程。青少年时代正是开始勾画理想自我形象的时代,他们渴望自己能够成功,能成为与明星、英雄一样的人,但他们实际的能力却达不到。正是这种差距,使他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羡慕、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这就是偶像。”偶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平凡世界里涌动的激情;偶像是一种向上的力量,牵引青少年冲破庸常的桎梏,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镜     
(一)“以人为镜”是唐太宗说的原文是这样的:“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当皇帝的,一定要“以古为镜”,研究点历史,知道怎样才不会亡国。平民百姓却不一定去操那份心。但是,“以人为镜”,倒十分必要。以别人来对照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以使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0.
区别     
一位富人去看哲学家蒙田。蒙田将他带到玻璃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许多人。”富人回答说。然后,蒙田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富人回答说:“我自己。”“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蒙田感叹地说,“区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但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区别@王玉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