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必须依法执行“1:1.2以上”的规定──试析教育经费财政拨款的增长问题安徽省教育委员会陈贤忠,章钟涛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多一本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出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等“三...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由于其涉及面广、年限较长、影响深远而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则是基础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研究跨世纪基础教育投入的趋势和走向,提高基础教育投入的效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助学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以上的原则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征足教育费附加,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自治区教育厅督导室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又一增加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由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征收教育费附加工作很重视,1993年全区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较前一年有明显好转:全区应征3111.9万元,实征194...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叶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末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后来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认的“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的规定进行的。其他渠道主要有五条,即:征收用于教育的税...  相似文献   

5.
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护与国家政策朱慕菊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拨款方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喜中有忧,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但是教育经费日趋紧张。针对我国的教育经费现状,章认为应通过拓宽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加大预算内拨款力度;继续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非政府的多渠道的教育投资;逐步完善培养成本补偿机制;发行教育彩票;开办教育银行和教育储蓄等措施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9.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称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领导,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四条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0.
董刚 《上海教育》2006,(7B):5-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亮点不少,但是最主要的亮点是对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规定得非常清楚,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违反本法第六章规定,未履行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的,由国务院或上级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也就是说,教育不再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各级政府都有义务来扶持教育,而违反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处,就算是国务院也不能免责。  相似文献   

11.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经费的稳定来源。  相似文献   

12.
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重点县苍溪,2002年人均GDP仅有248美元。多年来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吃饭靠财政拨款和教育附加,运转靠勤工俭学和后勤创收,发展靠集资办学。税费改革后,教育包袱愈益沉重。  相似文献   

13.
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虽然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但教育经费的短缺问题始终是个顽症。因此怎样筹措教育经费,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发行教育彩票,以寻求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途径,这不失为一种良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事业特别是普通教育究竟由谁来办?这个问题虽然由于《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已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口号已被响亮地提了出来,但是具体实行起来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剖析.一、迫切性.要办好教育,首先要解决好教育的经费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旧的体制和大锅饭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经费一直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尽管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同期国家财政增长,但仍不能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确立的。《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同时.为了保障教师申诉权的行使,《教师法》第36条规定了妨碍教师申诉权行使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上规定确立了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一项专门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投入体制是指教育资源的运作系统和制度,包括教育投入主体的确定和行为、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及其合理使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种多元投入体制是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本文拟从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和北京市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体制的方针政策出发,对北京市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在…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33号《湖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已经1999年7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储波1999年8月11日第一条为了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依照本规定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对属于教育督导机构评估的事项,其他部门不得重复评估。对违反本规定的评估活动,被督导单位有权拒绝。第三…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贵州省教育督导规定》已经2006年6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省长石秀诗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第一条为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及其有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估的活动。第三条教育督导机构是同级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教育督导工作,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业…  相似文献   

20.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教育经费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