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霞 《儿童音乐》2013,(6):52-55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鉴定和欣赏,即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欣赏,欣喜、欢欣地听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课标由"鉴赏"到"欣赏"的修订,为欣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导向。一、如此欣赏,学生会喜欢这些音乐作品吗?现象1.欣赏教学的视角重音乐形象的临摹。三年级欣赏《春》(小提琴协奏曲套曲《四  相似文献   

2.
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那么,在欣赏教学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我认为,摆正欣赏教学中"听、讲、动"的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康毅 《儿童音乐》2011,(1):48-51
新课改以来,"欣赏"被列入了"音乐感受"的领域,其外延更大了。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依然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顾建红 《中国教师》2013,(22):21-22
音乐课的理念可以归纳为"审美为核心,兴趣为动力,强调实践,鼓励创造,突出特点,关注综合,面向全体,重视个性"。具体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四大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以及相关文化。感受与欣赏是极其重要的领域,也是实现课程理念的基础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学科的特点是目标综合,手段灵活,课型多变,教学的结构也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严密清晰。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感受与欣赏为体验目标,致力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目前,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有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轮课标的设计,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将原有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大多音乐课忽视在快乐体验中  相似文献   

6.
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加强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分析,确保音乐欣赏课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与欣赏能力的基础阶段。然而,在以往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将活泼生动的音乐课上成了单调的音乐知识的讲解课与学唱课,教学枯燥无味,单调呆板,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动力,使得音乐课成了"休息课"。要真正发挥音乐学科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只有让学生听足、听精、听细,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逐步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听觉感知,最终使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针对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唱"轻"听"的问题,本文围绕优化"听"的内容、步骤和方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孙莹滨 《考试周刊》2008,(8):213-214
声乐、器乐、欣赏等内容的教学对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声乐、器乐、欣赏等课程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要求: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歌曲演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对美的认识与欣赏也时代化、个性化。在音乐课上,学生就希望能学习时下流行的音乐,而使教师教得欢,学生学得乐。那么,如何让高中学生真心喜欢音乐鉴赏课呢?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做了以下两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的基础。因年龄特点,小学生听到喜欢的旋律经常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从"可视化"欣赏入手,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提高感受、体验和听音乐的能力,将音乐从听觉转化为视觉,然后将视觉转化为节奏。通过身体运动感受音乐,发展想象力和丰富情感,使儿童的精神生活、身心得到更大的满足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中音乐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音乐在他们心中是最美好的事物。但是。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欣赏高雅音乐的机会,大多数同学只会听、唱流行歌曲,音乐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加上我校的音乐欣赏设施十分简陋,基本上是借助录音机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客观条件,我变被动为主动,因“材”施教,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听足、听精、听细,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逐步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听觉感知,最终使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在"听"的安排上是充  相似文献   

16.
高境禧 《新疆教育》2012,(23):105-105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音乐活动的价值和情感的升华。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从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让他们在欣赏中发现美,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情操。这是音乐欣赏的核心目的和必然结果。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生动精彩的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或多或少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和摸索,也总结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志娴 《海南教育》2014,(16):75-75
《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感受与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一些现状表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曹文千 《学子》2014,(7):68-69
音乐欣赏是用音乐内在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乐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中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懂得听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刘燕 《甘肃教育》2014,(2):92-92
正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具有重要意义。那  相似文献   

20.
鲁静 《儿童音乐》2013,(2):68-70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达到些什么目标呢?第一,音乐欣赏——在聆听中关注什么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大致有三个层次,依次为感官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过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引导学生从感官上产生愉悦(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