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小说叙事文本,以游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这种人生体验艺术化的表达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功能模式。试从情节模式、情态模式、情调模式等来分析作者的叙事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出作者在西方小说影响下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整合与革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3.
藏族作家阿来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作品广受读者的喜爱,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号召力来源于其原生态的创作,真实反映了人生、人性,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在描写生活及人性的原生态上具有相同性,表现了爱情、亲情、人间真情在残酷现实中的沦丧,引人深思。同时两者在写作手法上存在不同点,阿来用参与者的身份宏大叙事的手法真实反映历史,拷问历史;而新写实小说作者则以旁观者的角度从生活琐事中反映人生、人性。两者的原生态创作虽然存在不同,但同样的剖析人性,反思人生使他们的作品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悲情小说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视角在浅唱悲吟中呼唤人性的觉醒。她的作品常用儿童的视角,通过不谙世事的儿童的眼光来折射社会和人生的色彩。在作品的构建上,以独有的超常规的语言和散文化的结构来构建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作品中多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作品深层的意蕴。不论是儿童视角,还是散文化的句法和结构,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萧红的小说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何申是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何申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对其创作的三大影响 :对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对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及反映生活的深度方面的影响、对作品语言的影响 ,阐述何申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与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作为目前北美华文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国内外文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创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作品中对人生命运、情感的言说,对生命体验的关注,都折射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观照,本文主要以小说《芳华》为例探究严歌苓小说中人物在情感体验缺失下的困惑与救赎。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门罗以鲜明的女性写作特色在文坛上声名卓著,这归功于其小说长期关涉女性题材,反映不同女性的人生境遇,并与其他女性主义作品形成了“互文性”关联。《办公室》与《一个人的房间》的主题相似,艾丽斯·门罗成功地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主张充实到《办公室》的读解语境中去,从而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章艳萍 《海外英语》2011,(13):283-284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小说《八月之光》中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的关注,使得这部作品与存在主义思想产生了共鸣。文章运用萨特的自由哲学思想来挖掘小说主人公克里斯莫斯悲剧人生中所体现出的人生价值,并进一步揭示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和这部作品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废名诗化小说把平凡的人生描写与诗情画意交织在一起 ,创造了一个冲淡平和的奇特艺术世界。从而形成了废名诗化小说独特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而纵观废名诗化小说的写作特色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我们又可以从中发掘出中国古代诗歌、“世外桃源”情结和由里及表的庄禅哲学对其创作的影响 ,从而也对我们认识废名的诗化小说更加深了了解。  相似文献   

10.
废名诗化小说把平凡的人生描写与诗情画意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冲淡平和的奇特艺术世界,从而形成了废名诗化小说独特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而纵观废名诗化小说的写作特色,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我们又可以从中发掘出中国古代诗歌、"世外挑源"情节和由里及表的庄禅哲学对其创作的影响,从而也对我们认识废名的诗化小说更加深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构成材料。作为“新写实”文学的重要作家池莉,自1987《烦恼人生》成名以来,其作品创作持续高产,且深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关注,影视媒体对其作品也格外青睐,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无一例外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池莉小说文本内容的独特魅力外,与其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也密不可分。本文重点通过对池莉小说中复叠这一修辞艺术的分析,探讨其小说语言与众不同之处及池莉在这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12.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其小说?烦恼人生?书写了与宏大叙事不一样的生活真实,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原生态的美学特征。 ?烦恼人生? 的世俗书写,凝聚着池莉独特的生命体验:不断突破生存困境、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对自然自在人生状态的探寻,对诗意人生的呼唤,使池莉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蒙小说中有一批以描摹人生世态的为主的作品,我称其为"讽谕性寓言体"小说.智性视角、幽默、调侃、荒诞化、政治寓言是这些小说的突出特征.这种文体特征的形成与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讽谕诗以及民间的笑文化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当然,王蒙本身的幽默天性和生活体验也使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而形成属于他的独特文体--"讽谕性寓言体".  相似文献   

14.
旷世奇才张爱玲以她"传奇"的身世和传奇式的作品共同演绎了华美而苍凉的婚恋戏剧。她的小说世界犹如一面面活生生的浮华世事饮食男女的明镜,其中折射的婚恋思想在现代生活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其小说思想价值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仍有较大启示。对其小说的观照审视可以提高现代人的婚恋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世情。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呼啸山庄》是其著名作品之一。小说充满了怪异强烈的情感,这与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和身世有关。小说展示了希斯克厉夫的人生经历及情感归属。本文旨在说明希斯克厉夫由于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性格。希斯克厉夫性格中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是小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透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郭蓉霞 《成才之路》2010,(26):42-42
刘震云的作品注重对人生体验的描写和刻画,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和社会人情世故的描写,从而使他的作品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围绕权力而产生复杂的人物关系,并依靠权力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刘震云对生活特殊的切入点,使他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作品中的浓墨写实和普遍而广泛的权力意识,这使他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住读者。  相似文献   

18.
·奥斯汀的小说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本文通过对简·奥斯汀部分作品的分析 ,论述了她对爱情严肃认真的理性思索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性批判 ,从而使人们在阅读这位理性作家的作品时 ,能对作品的理性和人生的理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具的女作家。由于她传奇般的苦难经历,使她对社会、对人生、对女性、对众生有着一种强烈的悲悯意识。在《呼兰河传》的创作中,萧红把这种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渗透到作品中,描写了呼兰河小城人死水般的生存状态,对国民的弱点和病态的人生寄予了既恨又怜的复杂情感,因而也形成了作品悲凉的情感创作基调。从小说的情景描写、三个典型人物的命运记写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是作家人性探索的一种文学上的具象化过程。沈从文依据自我对乡村与都市生活的体验,通过两种对立的生命形式——乡村与都市人生的比较,得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可以说,城乡两种人生的冲突,是沈从文所有作品的宏观的结构形式,这抑或是人们的共识。尽管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在数量上占全部作品的比例甚为可观,在人生与社会价值的评价与意义的把握上的份量甚重,但通常,进入研究者视野之中的,却基本上是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这种情形并非出自研究者的误解,而恰恰是沈从文小说,尤其是其都市小说文化上的特性所致。本文便旨在对此进行讨论,并企图以作家独特的文化品格进入对作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