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文化巨人。其思想是东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基础与源泉,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在宏观相同的背景下,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吸收其精华,这在提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世纪,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述而不作”的教育大师 ,都关注道德问题 ,主张贤人治国。孔子之德即品德修养 ,通过教育使行为模范化 ,标准化 ,偏重于个人教养和社会伦理的吻合。导致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 ,以教兴国 ,以德治国。苏格拉底之德则是爱智慧求真理 ,教学倾向于讨论式 ,以逻辑力量服人 ,偏重于科学理性和社会哲学的统一。导致西方教育和为学传统中重视逻辑推理 ,以及教育中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在东西方各有一个渊源,东方起源于中国的孔子,西方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对东西方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对此,本文从内在精神、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注意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以及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对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苏格拉底有着博大而精深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做以比较,探讨其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启示。  相似文献   

5.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孔子,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认为二者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指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提倡和运用,比苏格拉底早80余年,而且在某些方面确更比苏格拉底技高一筹。本文对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可使人们对启发式教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大有禅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其教学方法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以期为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人类教育发展史角度,对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的异同作了比较,并提出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对我们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孔子、苏格拉底作为中西两大文明的文化导师,其在"轴心时代"的顿悟,阐发的人生哲理,对于营造两域人群的理性精神起到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剖析、窥视其思想,对于认识中西方人的价值体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尽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迥异,但在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中,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研究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我们探寻东、西方教育思想的起源,探讨两种教育之间的异同,借古鉴今,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哲学观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差别:教学方法:权威的对话和平等的对话;教师角色:全知的知识传授者与知识的催产婆;教学目的:重思重知型与重学重智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西方教育的源头,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呈现的教师形象带来了后世东西方教师形象的差异,从师表形象、师道形象和师职形象三方面解构比较二者在教师形象上的异同,在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找价值认同,思考其对教师形象现代重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67-74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比从两个维度展开,在指向普遍人性的内在维度中,两人都对人性品德——智慧、勇气和正义高度认可,并执着于至善的追求;在具体化时空下的外在维度中,处于春秋战争时期的孔子试图通过"内仁外礼"走向大同社会,而民主时代的苏格拉底则要求"内理外法"通向理想国。两人的人本思想交汇为21世纪各国文明对话的基础,指明了未来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是孔子与苏格拉底德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但不同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不同的德育思想,在德育内容上体现为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性的差异、在德育知识教学的取向上表现为内生性与外生性、在德育目的上表现为权威下追求民主与民主下追求权威、在德育体系构建上表现为重“立”轻“破”与重“破”轻“立”。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德育思想仍有其现代意义,其基本精神引领我们有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规范德育行为,并实现“宏大价值”到“生活价值”的转向,以整体德育促进个体道德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在东西方各有渊源,东方起源于孔子,西方起源于苏格拉底,两位先哲的启发式教学对东西方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其教学方法的异同,吸收其精华,为当今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从内在精神、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注意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以及学生思维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之间的异同作以比较,以有效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流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比较具有诸多弊端,做为教育奠基人的孔子与苏格拉底,深深影响了中西方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各自的长短,寻找两种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分道扬镳历史根源,试图说明的问题在于,面临现代化与人的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和其他说理文一样,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翻开国家、省级报纸,篇篇评论都展示着理和情结合的完美追求。伴随中国的改革大潮不断向前,世界文化在交融、相互促进。在世界报刊新闻评论体裁写作的广泛对比中,给予了我们新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中,孔子以理性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寻求济世良方,然而理性仅是其手段而非终极追求,孔子希望通过理性进入大同社会,达到更高程度的自由与和谐,他的终极理想美好而浪漫.孔子的理性倡导和言行中同样渗透着浪漫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作为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二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预示着中西伦理思想后来发展的不同路向。亚里士多德以理性作为至善追求的核心概念,理性不但构成了亚里士多德追求至善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的检验标准,并将至善本身看成理性的自我展开,而情感作为低级的情欲被排除在至善追求之外。孟子以人类天生的爱亲敬长的道德情感为核心,展开了一个情感伦理系统,使道德的培养变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比较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东西方教育文明源头上最早的两位大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其相似性反映了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规律,其差异性则反映了各自遭遇的社会生存环境以及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开创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研究范式。在当代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东西方教育与文化正由传统分化走向新的融合,或许从比较文化角度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及其所显现出来的相似性合差异性,能给教育科学发展一些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