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因素对英国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英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落后于美、德、日等经济大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绅士文化”制约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保守主义”思维模式限制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人文、轻科技”的文化传统迟滞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人谈“天”不谈“心”英国人日常见面除了互说“早安”或“你好”、“晚上好”,大概谈论最多的就是天气了。两个熟人见面,一个说“今天天气真好。”另一个可能会说:“可不是,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一来一往,通过谈天,就完成了相互间的致意。英国人比较喜欢谈论天气。短暂的寒喧人人都  相似文献   

3.
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研究员 ,1999年他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一年 ,期间他的孩子也在英国学习和生活。本书真实地记述了他的一家人在英国读书、研究和生活的经历及对英国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观察和思考。全书分“中学篇”、“大学篇”、“社会篇” ,每“篇”下各有 10多个专题。“中学篇”主要介绍作者的孩子在英国上学的情况 ,介绍英国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思想教育、师生关系、体育竞赛、社会实践等内容。这些因素构成了英国中学教育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传统。“大学篇”主要介绍了牛津的学院…  相似文献   

4.
我来英国前,听说英国现在有近40万无家可归者。英国的慈善机构为无家可归者开办了长短期不一的收容所,还给“光顾者”熬粥、煲汤,在过节期间还组织各种“善举”,来一通西方式的送温暖、献爱心。当我到了伦敦,最忘不了的就是想亲眼看一看英国慈善机构的“善举”。  相似文献   

5.
“楚辞”在英国的传播已近200年.1840年以后,多部“楚辞”英译本问世.虽然学界对“楚辞”在英国的翻译、传播、研究已经展开了相关研究,但是,其内容依旧不足.“英国楚辞学”这一概念,是随着“海外楚辞学”的提出而诞生的.在“汉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英国楚辞学”将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中的首课,题为“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正如课题的引导语所言,克伦威尔是“屡次搅动英国革命大潮波澜的”且“打上了鲜明印记的、颇具争议的重要人物”。因为,三百多年前,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7.
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英国政府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德国推行“世界政策”对英国的威胁;法俄同盟在对英国殖民霸权的 挑战以及美国在西半球对英国的排挤是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结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殷雨锐是个调皮的小子。他眼睛小小的,鼻子上有一块胎迹。他很机灵,但是上课却很爱讲话。由于他人小,而且机灵,得了个“耗子”的绰号。再加之他的“殷”字的读音类似“英”字,所以又曰“英国耗子”。“英国耗子”是个小懒虫,几乎每天早上上学都会迟到,想必是睡过头了,而且每天做课堂作业,“英国耗子”也会头昏脑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英国耗子”的调皮在班里是出了名的。上次体育课时,“英国耗子”无视课堂纪律,大肆地与同桌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不幸被脾气暴燥的蒋孝森看见了。蒋孝森顿时火冒三丈,他声嘶力竭地对“英国耗子”吼道:“你…  相似文献   

9.
英国教育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次更名,从“教育科学部”到“教育与就业部”;又改为“教育与技能部”;直至当前“儿童、学校与家庭部”的成立。从英国最高教育机构名称的变更这一视角,循名责实来考察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在另一角度下理解英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英国人谈“天”不谈“心”英国人日常见面除了互说“早安”或“你好”、“晚上好”,大概谈论最多的就是天气了。两个熟人见面,一个说“今天天气真好。”另一个可能会说:“可不是,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一来一往,通过谈天,就完成了相互间的致意。英国人比较喜欢谈论天气。短暂的寒喧人人都能应付,但在社交场合要谈天气可得有真功夫。不过  相似文献   

11.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是对英国历史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废除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用“法治”代替了“人治”,彻底摆脱欧洲大陆天主教对英国的统治,并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使英国此后一直处在和平渐进的环境中,为英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创造了良好和谐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异国采风     
ARE YOU THROUGH? 线接通了?——话讲完了? 一个英国人去美国,一天因急事挂了个长途电话,美国电话员接通电话不久便问:“Are you through?“Yes…”英国人刚说完,电话员就把线路切断了,弄得那位英国人不知所措,很是不快。原来英、美两国人对“Are you through”?理解不同。美国电话员问话的意思是“话讲完了吗?”而英国人当成“线路通了吗?”  相似文献   

13.
从英、德职业教育之比较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英、德两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回顾教育史,英、德两国都是教育家、思想家辈出的国家。英国有洛克、斯宾塞、欧文;德国有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倍尔等。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英国的所谓“教育家”都是“兼职”的,而德国的教育家都是“职业”的。这能否反映出英国人仅把教育视为“业余爱好”而德国人则视教育为“生命”?不过,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走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前列,并建立了显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因而决定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形式教育”与“实践教育”之争,就是以英国的洛克(1632—1704)和斯宾塞(1820—1903)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约翰牛”成了英国人的绰号十八世纪时,苏格兰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写了一本小册子《约翰·布尔的历史》(The History of John Bull)。这本小册子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式,用急躁、坦率、滑稽可笑的英国绅士 John Bull 的形象来比喻参与西班牙王位争夺的英国人。由于布尔(Bull)在英语中是“牛”的意思,英国人就恢谐地自称“约翰牛”。在英国漫画中,约翰牛是个矮胖、愚笨的绅士,他头戴宽边礼帽,脚蹬长筒靴,身穿夹克衫,一副滑稽可笑的样子。后来,大家就把英国人称为“约翰牛”。  相似文献   

15.
英语趣话     
一个英国人去美国,一天因急事挂了个长途电话,美国电话员接通电话不久便问: “Are you through?”“Yes…”英国人刚说完,电话员就把电话切断了,弄得那位英国人不知所措,很是不快。原来英美两国人对“Are you through?”理解不同。美国电话员问话的意思是“话讲完了吗?”而英国人当成了“线路通了吗?”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的“乡绅化”被认为是导致英国衰落的原因之一。从“乡绅化”这一现象的历史渊源及英国历史上“乡绅化”的诸种表征着手,对英国“乡绅化”的内涵和影响进行了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中,妇女成人教育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妇女成人教育以“妇女讲习会”、“城镇妇女基尔特会”和“全国妇女俱乐部协会”的成立为其获得飞跃发展的标志,它们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妇女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英国妇女成人教育发展的概况与特征,提出了对我国妇女成人教育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英国实行“以印治缅”的政策,“是历史的偶然性,是出于统治的方便”。本文认为:英国推行“以印治缅”的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便于英国向东方其他国家、尤其是向中国进行侵略;同时,英国可以利用印度人更有效地统治和掠夺缅甸。这一政策的实施,加重了缅甸人民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程度,破坏了印、缅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掩盖了英国殖民者与缅甸人民的根本矛盾,削弱了缅甸人民反英斗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英国教育“国有化”、“私有化”改革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1988年英国教育改革法案重申了提高学生的事业心,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理,给他们灌输“市场机制”和“商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英国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CBET)”,是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方向;目前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所进行的职教改革,基本上代表了这样一种趋势.英国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5—16岁)推出了“国家课程”与“国家考试”,重在普教;而在中学后阶段(16—19岁),也就是继续教育阶段,则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先后推出了“国家职业资格”与“普通国家职业资格”两类证书课程;这两类资格的课程与评定,都体现了CBET的特征.本文试图从“CBET在英国的发展”、“英国的CBET体系”、“英国CBET的特征”以及“当前,CBET研究开发中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系统介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