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有关安排,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项目、人才队伍、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20项主要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
梁雪 《采.写.编》2023,(3):139-14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并作出具体部署。本文介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总结了传统出版的转型策略,并提出数字出版会面临的问题,希望为出版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雷  崔璐  武亚苹 《出版广角》2022,(16):44-49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实现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文化强国的主要阵地,出版业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积极推动融合发展。文章立足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远景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内容、产品、服务和治理四个维度分析了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四条实现路径,以期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出版》2022,(6):67-72
<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相关部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实施了“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示范先行、扶优扶强的总原则,综合运用质量评估、资金资助、宣传推广、案例教学、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加快培育出版融合发展的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5.
周蔚华  陈丹丹 《科技与出版》2021,(6):前插3,5-16
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在中央大力推动和出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出版融合开始向深度扩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上阅读、线上培训等成为常态,又加速了出版融合的步伐.2020年出版融合在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方面都有新的进展.理论研究层面,中国出版融合研究成果数量再创新高,研究热点比较集中;宏观政策层面,聚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著作权法修订、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纲要等5个重点;产业实践层面,集中在出版融合产品体系革新、全产业解构与升级、商业模式升级、作业模式变革、出版共享平台初步建成、出版"走出去"加快6个方面.此外,作者针对"出版融合"在理论研究、宏观政策和产业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媒》2021,(1):8-14
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规划了传媒行业发展的重点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其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部分,对传媒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建议》提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21,(7):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许多篇章都有涉及媒体及媒体相关领域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相对集中在"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归纳而言,我国媒体未来发展将会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数字中国”战略,旨在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时代,学术期刊应突破价值链增值瓶颈,在顶层政策支持和技术可供性丰富的双重契机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将出版主体、内容、渠道、...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规划文化 发展目标将引领出版业发展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了文化发展的四大目标,这些目标描绘了出版业发展的远景,指明了出版业发展的方向. 1.具有文化价值的内容将成为出版物生产传播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6月上旬,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正式将“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北京市“十一五”一般专项规划体系。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远景目标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的依据。决定强调:  相似文献   

11.
出版工作应更多地面向农村南方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基于我国当前发展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创新导向。与“四个导向”相对应,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构建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机制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文章旨在剖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确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总结清华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尝试从坚持正确导向、高水平规划、出版精品图书、加快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探索出版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文中明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出版社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于国华人类社会将结束20世纪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党中央明确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跨世纪的全面部署,对新闻出版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总体目标,指导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O年的改革和发展,新闻出版署及时地组织制订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并已公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制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依据和实现发展目标的10项措施,应该说这些方而都很重要。除此而外,我认为实现规划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必须增强出版工作自身的目标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制订出版规划、提高图书质量及培养编辑队伍,是出版工作中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三个重点,是发展出版事业的根本性措施,应该认真对待,在改革中切实加以解决。下面试就这三个方面谈一点看法。一、制订规划,避免重复出版出版社是文化单位,根据自己的专业分工和本身条件制订出版规划,是加强出版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重要措施。出版社不同于一般以利润为首要目标的企业,图书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因此,制订规划,应该着眼于社会效果,适当兼顾经济效益,而不能唯利是图,一味“向钱看”。近年来,少数出版社为了追求“畅销”,跟踪“热门”,不择手段,先是热衷于出版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只要觅到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省市出版产业初具规模北京:定规划抓落实1996年,根据署里的总体规划,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我们修订了“九五”期间北京市新闻出版事业的规划。提出了五项战略,五大目标。五项战略是精品战略、市场战略、海外战略。人才战略、调控战略;五个目标即:出版一批在国...  相似文献   

18.
企业情报需求的现状及图书情报工作的对策何丽敏(沈阳市委党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两个转变是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而做好情报信息工作,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小型出版社大中专教材的出版现状,加强编辑策划组织,就编写队伍、选题规划、内容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采取聚焦于区域优势的思考。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成果和师资水平发展三个相关的角度阐述专业课教材的区域开发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总的来说,《规划》除了对"十一五"成就、目前发展环境、未来发展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描述外,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我国出版产业目前的定位、我国出版产业"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描述、本次《规划》的几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