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景明 《教师》2013,(14):70-71
为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文从培养学生"数学地看""数学地想""数学地说""数学地做"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一)变"听数学"为"做数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弗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课本上的过分"成熟"的题目使学生跳过了"数学化"的过程,不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几乎被忽略,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做题,而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学会解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从"数学事实"开始,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让他们深度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数学体验",促进领悟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57):77-78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科目,小学阶段的数学不仅是对学生数理知识的启蒙,更重要的是通过小学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让数学学习中的"理"能够渗透到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之"理"。文章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感悟数学之理中的重要意义,接着进一步提出在"问题导向"的方法带学生感悟数学之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数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式有"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活动""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童心慢数学",即教师从容地面对课堂,悠闲地组织教学,优雅地见证学生进步,在"童心"课堂上进行数学"慢"教育。结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作业设计上的实践,辩证地阐述"慢"不等于拖沓无为,而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慢"不等于目标游离,而是让学生更好地提升;"慢"不等于一味就低,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进一步思考如何实践"童心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做"数学,将"学习"数学变为"研究"数学。把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探寻数学实验的开发与设计,推动数学实验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全景式数学教育倡导:始终关注并充分发掘每一项数学内容、每一次数学教学活动在培养数学思考方面的重要价值,让学生用数学学会思考,更多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更多地为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教,更大程度上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数学智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不应唯一地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应更加重视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地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价值,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把数学语言即"说"和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数学语言表达"特指用数学语言说话),其实就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教会学生有条不紊地、有理有据地、一步一步地把道理说清楚。可以说,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数学教学,我们一线教师较多地关注了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较多地注重了知识的获取,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变成了定义、法则、公式的堆砌。这种数学学习被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为"现成的数学"学习。"现成的数学"以演绎的面目出现,给予学生的是思维的结果,学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复制。同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的学习理念,所谓"再创造"就是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培养学生合理地转换各种数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数学语言更加严谨,同时掌握更多数学语言的表示形式。在"百分数的认识"概念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语言的转换,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几何直观"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几何直观",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画图,从而精准地描述、分析、解决问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具体。"几何直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感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想象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三动’课堂"是让学生在全感皆动的数学探究活动中,在全员互动的数学交流活动中,以及在全程跃动的数学建构活动中,完整地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充分地积累活动经验和感悟基本思想,很好地磨砺数学思维和培养数学情怀,从而真正落实"四基"和"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数学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只有将示范和引领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有实质性的提升,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思考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设计数学活动,形成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让已经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学习中"落地生根",点亮"童心数学"课堂。本文以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不但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