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物块随曲面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情况,其中静摩擦力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定性的分析对摩擦力随位置、角速度的变化规律并不清晰,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先讨论物体在幂函数旋转曲面上随曲面做圆周运动时摩擦力的情况,用解析法得出摩擦力的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与函数作图找到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然后分析了物体在球形内表面上随球面做圆周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最后总结了该类问题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残步"是一个在古书中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词,多见于明清时期的作品.一些工具书对此词作了注释,但都有可商榷之处.文通过对"残步"一词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得出了"残步"当释为"残余之步.借指趁他事之便去做某事"的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罗功举 《化学教学》2009,(9):76-77,53
解题是学生结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对化学知识进行重整、演绎、综合、应用,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学生对解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得出答案,为解题而解题上,认为只要结果正确,题目的作用就发挥殆尽了,没有对问题做进一步研究的意识,甚至出现前一次做对了的题目,下次再做却可能出错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第七章第八节透镜,学生通过做实验能很快了解和知道"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但碰到实际解题作答时往往是束手无策,无从作出"快速、准确"的回答.怎样使学生牢记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呢?这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的课题研究中找出了用"图象"直观地表示其变化规律,即称之谓图象法.由于它只要求学生心中记下图象中的两条曲线,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便了如指掌了.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圆锥曲线的被定点所平分的弦叫做中点弦,对此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不少结论。但中点弦仅是弦过定点的特殊情况,本文尝试研究圆锥曲线弦过定点的一般情况,并给出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6.
1用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对竞赛题进行简明求解 本刊2012年第11期刊登了"对一道竞赛题的再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文章对竞赛题的错误答案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文章中关于为何成7个像的讨论和作图过于复杂,本文试着用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简明得出成像的个数.  相似文献   

7.
在求力做的功时,特别是涉及有人体内力做功的情况时,许多学生找不出正确分析的切入点,凭着感觉走,得出错误的结论.在此以几道常见的题目为例,分析这其中的关键,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做、学、教一体化在数控加工编程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做、学、教一体化实践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凸面镜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作图法定性地描述了凸面镜的成像规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凸面镜成像精确度的需求.本文利用物像位置关系公式,推导了凸面镜的垂轴放大率,得出了凸面镜成像规律的数学描述,实现了对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生必做物理实验之一.对比多个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发现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只进行平面镜垂直水平桌面这一情况的实验探究,而对于平面镜与水平桌面不垂直的情况并没有提及.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平面镜与水平桌面不垂直的情况,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本文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器材进行改进,完善实验方案,突破学生错误的前认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12.
平面镜成像具有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运用是讨论平面镜成像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 例1 如图1,S为静止的点光源,M为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平面镜.若平面镜在水平方向做振幅为l的简谐运动,则S的像如何运动?  相似文献   

13.
圆锥曲线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考题常考常新,命题者更是费尽心思,但出题之中有偶然也有必然.笔者在做2011年高考解析几何题时,受江苏高考第18题的启发,得出了一组优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从光的波动学角度出发,利用波前相因子法和傅立叶分析法对薄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得出与几何成像完全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物体经凸透镜已经成像,当物体(或透镜)位置变化时,再次成像的判定问题,我们称之为“再成像”问题.这类光学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它的特点是题目已给出原来成像(一次或两次)的有关情况,据此可确定透镜焦距的范围,但无法求出焦距的具体值.解答时需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结合不等式的性质等对新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晴天正午树荫下的光斑进行观察,发现其形状和亮度有区别,提出了“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利用太阳、卡片等分组进行了实验探究,通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总结出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发现,在孔大小逐渐变小时,不规则光斑和圆形光斑的亮度变化情况,对小孔成像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众所周知,之所以如此,一是发现核磁共振的两位美国科学家荣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两位科学家荣获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因此,在科学技术历史上,这个名字闪闪发光.二是很多病人都到医院做过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家喻户晓.本文就核磁共振及医学成像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第七章第八节透镜,学生通过做实验能很快了解和知道“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但碰到实际解题作答时往往是束手无策,无从作出“快速、准确”的回答。怎样使学生牢记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呢?这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图743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的课题研究中找出了用“图象”直观地表示其变化规律,即称之谓图象法。由于它只要求学生心中记下图象中的两条曲线,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便了如指掌了。见图1所示。图1  从图象上不难看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有:1 曲线A…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碰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学生课上例题一听就懂,课后题目一做就错;错题经过老师讲评学生订正后,但仍有学生继续错之;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却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学生只会模仿解题,创造性的解法缺失.教师对这些情况颇感头疼,有的老师是反复讲解,但却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