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说到转化后进生,人们通常会想到一个字:爱!我体会,简单的“爱”不能使教育一步到位。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深感受到:转化后进生,应该唱好“三部曲”——“怕、服、爱”。序曲:让后进生“怕”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不等式》一章中,删去了“三项”重要不等式,更突出了“两项”重要不等式的基础作用.其实,许多基于“三项”的不等式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两项”问题解决.下面以“项”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 1.拆项  相似文献   

3.
对“少”、“精”、“活”原则的认识一“、多”与“少”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两多”,一是课堂讲得多,二是课后练习多。教师想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教师把知识讲得过细过繁,一节课下来,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势必造成所学甚多而所得甚微的结果。要使少转化为多,应做到适时点拨。要落实“少”,教师的活动就要相应的减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探索,能动地掌握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二“、粗”与“精”“粗”指的是粗枝大…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解答问题的金钥匙,它在帮助我们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理数”中,我们要重点认识和关注如下几种数学思想: 一、转化思想 将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另一个较易解决的问题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来处理的思想,即为转化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新知”转化为“旧识”,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陌生”转化为“熟悉”.  相似文献   

5.
数形结合.一是对于仅含有数和式的问题,借“形”去观察、解决;二是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分析.本文举8例,讲如何借“形”.  相似文献   

6.
报刊上,“是否”误用屡见不鲜。例如:①“兰希海受贿案”是否冤案(《南方周末》1998.8.21.)②一稿引来众人评说chinese是否贬义(《报刊文摘》1998.10.29.)以上两例都是新闻标题,“是否”都当作“是不是”来使用,其实均属误用。“是否”与“是不是”意思一样,但在用法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可以用“是否”,也可以用“是不是”。例如:“他是否同意”,“他是不是同意”;“他是否高兴”,“他是不是高兴”。在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是教师的行为,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人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等等。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表现,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新课标的出台,尤为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实行以下“三个转化”: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科学转化理念的基础上,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遵循“三改一提高”的总要求和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科学转化的重要保证.“四个相结合”是指:“科学转化”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整体性教育与学科化教学相结合.“三改一提高”是指:“科学转化”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科学转化”要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原则是根据“问题大学生”转化的教育目的,结合“问题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特点,指导教育转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工作本质特点及规律的认识,是“问题大学生”转化工作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如何使“问题大学生”转化工作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达成既定目标,坚持正确的教育转化原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人力资本正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经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化的进程之中,却出现了企业“招工难”与职业院校“招生难”的两难困境.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供给者——职业院校与主要需求者——企业在供需关系上存在错位.而“校企合一、产学一体”是破解“两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贫、愚、弱、私的“国民程度”,促使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教育由传统的“人才”模式向“开民智”方向转化.在“新民”观和“民智”观的冲击下,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迅速勃兴,社会教育行政的确立,社会教育事业的开展,对近代以来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发展了以“储才”为本的人才观,突破了以“朝廷”为重的社会观,扩大了以学校为主的教育观,深化了人们对国外教育的全面理解以及对自己国情和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辛亥革命后社会教育的“实现程度”以及许多尚未展开的教育效能,留给我们许多需要深化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思品课程教学中,应正确地界定“差生”,辩证地看待“差生”的.对“差生”的转化重在匡正他的“人性”;“差生”尤其需要“尊重”,这是转化“差生”的基础,而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转化“差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是否VP”是“是否 动词(或其短语)”的格式化,如“是否来过”、“是否会游泳”、“是否看电影”、“是否知道这件事”等.主要用于疑问句,也可用于祈使句,或全句不是疑问的宾语小句和主语小句中.本文主要讨论其疑问句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先看例句:那种脱离现实斗争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革命毕竟有什么好处”中的“毕竟”用得对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把句中的“毕竟”改为“到底”或“究竟”。为什么呢?看来有必要将“毕竟”、“究竟”、“到底”三音的用法探讨一下。“毕竟”跟“究竟”或“到底”有共同的地方:用在陈述句中,强调证实,不管条件怎样,某事物的根本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如:(1)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毕竟/究竟(到底)还是低的。(2)生活毕竟/究竟(到底)是复杂的,改  相似文献   

15.
“ +”是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在横线上加上一竖 ,表示增加 ;“ -”也是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从加号中减去一竖 ,表示减少 ;“×”是 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 .它的意思是 :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 .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 ;“÷”是 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 .它的含义是分解的意思 ,因此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 =”是 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 .列科尔德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两条平行而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 ,所以用来表示两数相等“+”、“-”、“×”、“÷”、“=”的来历$湖…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对应、假设、转化”方法的重要性,将“对应、假设、转化”的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小语第九册《黄河象》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学生对句中“弯弯”、“缓缓”的本义,是理解的,可是,当我提出这句话如果不用“弯弯”、“缓缓”两个词,改成“一条小河向东南流去”是否可以时,学生回答只是简单的“可以”或“不可以”,不能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8.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  相似文献   

19.
一、图像图像是函数关系的直观表现,是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可以很好地降低思维台阶。图像作为一种方法,可以促进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一种要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运用图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个函数关系。2.描绘函数对应的图线。3.调节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归纳出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对于较复杂问题图像的描绘往往不易解决,而“几何画板”可以轻松实现。例如对于透镜成像问题,以“物距u”为…  相似文献   

20.
世界数学大师波利亚强调:“不断地变换你的问题”,“我们必须一再地变化它,直到最后成功地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为止”.同样,解题过程就是“转化”过程,许多问题直接去解往往非常困难,而通过“转化”策略就大大简便解题过程,下面谈谈这种“转化”策略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