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于“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认定不是病句的一方认为:这种说法符合语言习惯,属于修辞上舛互辞格的运用,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认定是病句的一方认为:这种说法和舛互辞格是有本质区别的,违背了逻辑上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双方的共同点是都认可有舛互这种辞格,分歧在:(1)这种说法是否属于舛互;(2)这种说法是否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汉语修辞格中,的确有一种叫做“舛互”的辞格,定义是: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全部肯定,是为了强调、突出部分的否定;反之亦然。如“,大伯,…  相似文献   

2.
“舛互”辞格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舛互”是传统中修辞格之一。这种辞格的前后两个部分,语表看似矛盾,语里则合乎逻辑,不仅反映了修辞和逻辑的区别,也体现了修辞和逻辑的必然联系。如果“舛互”辞格前后两个部分果真自相矛盾,那么这种修辞格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成为一个典型的病句  相似文献   

3.
最近电视上常播出这样一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不少师生认为这是一个病句。这种类型的句子之所以被认定为病句,是因为在不少学生看来。其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即“不收礼”与“只收脑白金”自相矛盾,而句意在逻辑上矛盾的句子自然是病句。笔者认为“脑白金”广告语写得很好,并没有错误。说它是病句是因为对“舛互”这种修辞方法不了解。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利用字面矛盾。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读了贵刊2005第7 ̄8期《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一文。文中认为“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是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算是病句。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特撰写此文与张老师商榷。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舛互的修辞手法。所谓舛互,就其实质来说,是指先对事物看似全部、实质并非全部的对象肯定或否定,接着再否定或肯定事物的部分对象;或者先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全部,再否定或肯定一个表面看似包含在该事物中、实际并不包含在该事物中的对象。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后者的作用。肯定,是为了更有力地衬托、强…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题例中,C、D两句的错误是很明显的,B句是很规范的。问题出在A句的判定上。A句并不是病句,而是采用了一种很少有人提到的特殊的修辞手法——舛互。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是先对某种事物全部否定,然后再肯定或否定其中一点,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前后矛盾的病句。舛互的修辞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舛互”是一种修辞格,“自相矛盾”是病句的一种类型,但由于两者都具有“互相矛盾”的因素,所以常被混为一谈,那么,如何辨别“舛互”与“自相矛盾”呢?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舛互”?它与“自相矛盾”有什么不同?“舛互”是“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全部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的一种修辞格。肯定  相似文献   

7.
舛互,病句?     
《小学教学研究》总第56期刊出过林明华同志《浅说舛互修辞格的特征》(以下简称林文),介绍了拙著《修辞新格》一书中的“舛互”修辞格,并说这一修辞手法在小语教科书中也时有所见。同时指出五年制小语第九册《基础训练7》第三题的第一句“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剩下我一人在复习功课”,不是病句,而是舛互修辞格。后来总第63期刊出了黄义正同志《不能因“舛互修辞格”而放走病句》(以下简称黄文),同意林文所举教科书中的五个例子是“舛互”,并进一步对它们一一作了分析,以示之所以同意的原因。但对“我们全家……”句却持异议,认为确属病句,而非“舛互”,不能“放定”。这两篇文章都很吸引人:它们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小语备课的钻研兴趣,还能帮助提高语文教学的水  相似文献   

8.
在口语交际和古今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能看到舛互用法,但舛互的辞格身份却并未得到一致认同。从修辞学、模糊语言学、语用学、逻辑学和心理学角度对舛互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舛互是以模糊词语为基础、由于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和语言顺应策略而形成的一种语表矛盾、语里符合逻辑的修辞方式,它具备辞格的三大必要特征:固定格式、超常方式、特殊效果,应属辞格范畴。  相似文献   

9.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 收脑白金” 这是近来流传广泛的一句广告 语,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病句,其 “不收礼”与“只收脑白金”在逻辑上 自相矛盾。 其实,这在修辞上叫“舛互”。 “舛”是“违背”的意思。所谓“舛互”,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5年第6期上刊有房进元、施加运两位老师的《这类句子不能称为病句》一。两位老师分析了一些运用“舛互”修辞手法的例子,对读有一定的启迪。但其中有一个例子举得不对,那个例句是:“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乌。”(《草原》)  相似文献   

11.
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二版)是多年来高校广泛采用的教材。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教材仍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本文就教材(下册)关于“句型的确定”、“病句的判定及修改”、“辞格的认定及辞格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2.
句式杂糅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修改这类病句,可以依据上下文的需要选取一种结构形式而淘汰另一种形式。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举棋不定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可图示为:“×”,“?”代表一句话或一种结构形式,“\”代表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或另一种结构形式,它们交叉出现在一句话中。例如: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这是两句话的交叉…  相似文献   

13.
高考语文年年都要考查“病句”。《考试说明》中涉及到“病句”的条款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级:D运用)。”“说明”中又指出了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识病句”是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对语病进行修改。从近十年高考“病句”试题分析来看,“病句”考查的类型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的13个款项。第一从修辞角度考查:①是否用词不当;②是否重复罗味;③有无歧义;④比喻是否恰当。第二从语法角度考查:①成分是否残缺;②句子…  相似文献   

14.
留一,是拟新建的一种汉语修辞格,是指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故意把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虚拟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事物的相反的一面,从而使语言产生出特殊的生动的表达效果.这一辞格,不仅见之于某些夸张,还存在于貌似夸张却并非夸张的语言现象中.它与“舛互”辞格的主要区别是:留一辞格的运用者不是先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再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而是早就故意留出一点(一部分),并且前后句的语义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并不互相舛错.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给学生做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改病句:"放学后,全班同学都走了,只有晓明一个人在教室里静悄悄地写作业。"这样的练习题从我自己的学生时代到我的教学生涯中,历来是被当作典型的病句来修改的,所犯的错误是前后矛盾。可是,依稀记得我上学时有位老师曾说:"它不是病句,而是一种修辞。"至于属于哪种辞格,有什么样的特征,心里一片茫然只有一个感觉:它的名称是一个挺生僻的词。我找遍了我所能翻阅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只有老王太太跟她俩小子没有挑到好牲口",对这类句子不少人认为是违反逻辑的病句.笔者读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才知上述各句是使用了"舛互"这一修辞手法.所谓"舛互",是指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其肯定是为了更有力地强调被否定的部分"否定,是为了更有力地强调被肯定的部分.正象对"夸张"、"移就"等修辞格一样,万万不可  相似文献   

17.
这是病句吗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语已家喻户晓。有人说它是一个前后矛盾的病句。不是!其实,它是一种名为“舛(chuǎn)互”的修辞格。  相似文献   

18.
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是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这种有点儿"是非舛互"的修辞现象,我们把它叫作舛互。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训:"相违背,错乱。""舛互",意谓"交相抵触"。(《辞海》)这种"是非舛互"的修辞现象,既常见于名家名篇、书报杂志,也出现于语文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9.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因而,辨认出有病的句子,就成了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关键。考生如何辨认出有病的句子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病句的临床表现(句子的外部特征)来诊断病因,从而达到识别、修改病句的目的。病句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张标 《教学与管理》2002,(11):69-69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中的第二课第二节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第三自然段:“分子有布朗运动……。所以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都属于物理运动。”其中“分子有布朗运动”说法,笔者认为不妥,现将布朗运动的知识介绍如下,相信读者阅读之后。就不难看出“分子有布朗运动”说法的错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