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增多,魏三体石经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对历代三体石经的研究状况作了概括总结,按照时间顺序就集拓残石、考镜源流、立其碑图、题跋拓本、编纂字典及文字研究等若干方面的内容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在日趋严重的内外危机的刺激下,许多先进的中国人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罗振玉(1866-1940)是中下层知识份子中的一员,以济世救国为己任,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他提出的教育宗旨、普及教育观、建立近代学制的构想以及对近代教育改革提出的许多切实有益的建议,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丽君 《现代语文》2006,(4):125-126
汉魏石经作为最早刊刻于石的儒家经典,它们在刊刻的时间上相距不远,而地点又同在太学,故古代学者的一些记载往往把二者混淆,以致今人也有诸多不明之处.故本文从刊刻的起因、时间、地点,所刻经数、碑数、字体、流传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一个比较研究,以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5.
罗振玉是近代很有影响的刻书家,他集编、印刷、发行于一身,刊行书籍数百种,并在自己的工厂设印刷科,开办书店。罗振玉出书表现出为神物续命、立学术之基的选题思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求的经营思想,讲求实效以内容决定出版物版式、印式的印制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7,(6):93-100
通过梳理、总结从1943年到2015年间的9部(篇)多涉罗振玉基础教育活动的著述,全面地展现了1890—1911年罗振玉的基础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认为:罗振玉基础教育活动的起止时间分别为1890年和1911年,创办"东文学社"的时间是公历1898年6月19日,《教育世界》的创刊时间是公历1901年6月,创刊地点是武昌,前期主编为罗振玉、后期主编是王国维。罗振玉考察日本教育的时间是公历1901年12月14日至1902年2月19日。从而修正了《教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等诸多辞书及刘正伟、薛玉琴、谢长法、朱蒙、杨建华、陈邦直等人的错误观点,指出了研究中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准确、很草率等不足。认为这些研究呈现逐渐深入的趋势,应充分肯定罗振玉的教育成绩。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保留了汉字的本形,能体现造字意图,罗振玉据之纠正了《说文解字》的一些错误,大体上可分为析形、释义、归部三个方面,涉及70个汉字。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与罗振玉因诗歌结缘,自此两人开始近乎一生的相知相守。罗振玉对王国维《咏史》组诗的赏识,奠定了王国维在罗振玉心中不可移易的地位。罗振玉的诗学根源于《毛诗序》,而涵养于杜甫、陆游二家诗,其崇尚真诚、雅正、自然,反对雕琢、应酬的文学观与王国维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特别是对陆游诗歌的共同偏嗜,拉近了他们心性和诗学的距离。虽然陆游在王国维的词学谱系中因为介乎被极度推崇和极度贬抑的两极之间,而未能彰显出特别的风采,但陆游的诗学实际上沉淀为王国维词学的一种底蕴。罗振玉的诗学在这一考察维度中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今本《尚书》与石经本《尚书》之异文可分为五类,这些异文表现为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的不同;其中亦存在义近通用、异体换用和文字讹变的现象。这对于我们认识早期《尚书》写本的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异文也是校读今本《尚书》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经字形的局部整理工作基础上,就其中较丰富的异体字现象,思考其贮存、整理和规范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工具书应慎重选择异体字形;而为汉字研究提供材料的贮存则以字形的兼容为佳。“讹字”是规范角度的概念,在贮存、整理阶段不宜轻言讹误而忽视对汉字变异过程的思考。对异体字研究中应区别“异构”与“异写”,“同字”与“异字”;规范时在异写字(同字)中选择主形,在异构字(异字)中确定正字。异体字规范应逐渐从“并正”走向“惟一”。  相似文献   

12.
汉文佛典保存了许多疑难俗字,包括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汉文佛典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没有任何书证或例证而可用汉文佛典补证的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未收录的正体不易知晓的汉文佛典俗字。研究这些俗字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文过期期刊排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过期期刊排架是期刊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为此对中文过期期刊排架方法中的内涵存在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文期刊排架的实用性、科学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考释了《大正藏》中十个词语,补充大型辞书在编纂上所漏收的义项、词语,同时,还将大型辞书中有些词语的书证时间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16.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7.
归国华侨、中国知名军旅作曲家罗耀辉早年在海外接受华文教育,晚年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2003年至2006年间,罗耀辉赴泰国开展华文音乐推广活动,为加深中泰友谊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译经写经以及弘扬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产生了许多汉语新词新字,许多衍生词汇中也带有了佛教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双音化、多音化趋向等语言现象,更为后世的翻译、不同语言互相交融树立了范本.佛源词汇的产生、发展有众多不同的方式,本文旨在从佛教汉传过程大致发展历程,尤其译经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对佛源词汇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吕振羽充分认识到史料缺乏与真伪杂存对于历史研究的消极影响。他主张把神话传说和出土文物、民族材料结合起来,以解决中国史前史研究史料缺乏问题,主张充分吸纳他人辨伪成果以克服史料真伪杂存问题。他明确把史料区分为"正料"和"副料",多次阐释史料搜集与整理的重要性,在史料解读方面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从而与实验主义划清界线。吕振羽在史前史研究中对神话史料的处理,与神话学家的研究殊途同归,无论是在科学主义还是在后现代主义观照下,都有其学术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白蝙蝠取经记》是纳西族东巴古籍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占卜类文献,是傅懋勣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搜集整理而成的手稿。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译稿的内容、目录、翻译法、经文用字形态等方面隐含极丰富的文献价值,故试图对其典籍的文献价值深度探讨,力图揭示东巴古籍文献在文献学、文字学、翻译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的特殊价值所在,从而对《白蝙蝠取经记》经书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丰富少数民族古籍文献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