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突显了其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以高度重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师风师德是高校评价一个教师的第一标准,分析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非常必要.当前,高校师风师德的整体表现出并不完全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其的要求,师德素质有待继续提高,高校师德制度建设有待继续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机制有待继续健全.  相似文献   

3.
马新妍 《文教资料》2008,(32):157-158
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因此高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师德的内涵、现状及成因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影响高校充分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但一些高校教师师德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德如何与时俱进、师德如何量化及教师道德培训问题.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制度规范是前提,教育引导是基础,教师的自觉性是关键.应区别对待师德理想、师德原则与师德规则等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让不同层次的师德规范发挥不同的作用.要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改善师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以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梁南丁 《陕西教育》2009,(5):5-5,22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教师是关键.而现实恰恰是高校师德及师德建设中存在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加强师德修养.重塑教师形象完成历史赋予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7.
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重要的德育工作手段,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针对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教师自律,提高教师的内心操守;加强教育,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加强他律,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确保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高枝教师师德失范现象的成因是多领域、多层次、多方面的:有外在客观因素也有内在主观因素;有社会思潮影响也有政策导向影响;有教师自身素质原因也有高校管理者素质原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就是要不断减少这些原因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海南高校师德建设存在如下问题:师德建设工作力度不够,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养成不自觉,时有师德失范现象;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扩招,一手硬一手软的管理模式,师德管理理念滞后及教师自身师德修养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师德问题的原因。高校应当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高校师德制度建设,提高教师个人修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德主要可以划分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职业形象等方面,这也是高校教师素质的关键组成。良好的师德是教好书、育好人的重要前提。学校及教师应主动探析高校师德建设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进行对策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它看成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做到转变观念,重视德育;使德育工作无处不在;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体会;家校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实处境来看,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所做的调整与重构,如果没有教师道德使命的自觉担当与充分践履,将难收其效。然而,社会氛围的功利化倾向、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安排、教师教育的去道德化、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性依赖假设,却为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担当设置了重重困境。为了从这些困境中突围,我们一要坚定教师改变大环境的信心;二要做好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三要增加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因子;四要鼓励教师成为积极的道德行动者。  相似文献   

13.
德育教师的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有效影响和积极作用,德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效应从根本上影响着德育的质量。所以提高大学德育教师的素质,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和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德育教师除了具备和所有教师相同的素质外,还特别要具备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法律素质、学识素质和创新素质这几个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4.
Various terms have been used to define civic education (CE) in Hong Kong since the colonial era. This has been particularly true since 2011, when CE has been given many names, causing confusion among educators. Mixed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CE expressed as moral, civic and national educ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ome teachers might not be able to differentiate among moral education, CE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ost teachers contended that n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CE, while others believed the opposite. Teachers perceived tha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was more successful than moral and national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become ‘good citizens’. Teachers’ comprehension of these terms has policy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While the study is se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the findings are valuable to policymakers and educators in other countries seeking to improve CE.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形式主义表现非但没有提高德育实效 ,反而损坏了教育者自身的形象。学校和教育者只有重视学生品德的内化践行过程 ,建立完善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调从基础修养抓起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才能克服形式主义 ,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全面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其中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强化体育课堂德育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老师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小学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德育方法,德育的实 途径,实践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俞念胜 《江苏高教》2021,(4):102-106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后待改进、评价失衡待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练就立德树人过硬本领、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创新立德树人方式方法、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家长和老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因此,我们着力创设德育氛围,指导施教方法,努力使家长、老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要把做人教育置于德育的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自尊、自信、自主、自立”的人文素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20.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