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运用群体内聚力理论探讨远距离教育条件下的班级管理。 群体内聚力及其作用 本文所指的群体系指远教目前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自己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施行教育的最基层机构:远距离教育条件下的班级组织。 一个社会群体要做到在特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有序,要靠它的群体内聚力来实现。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呢?赞德(Zaoder)提出了一个简单定义:群体内聚力是群体成员希望留在群体内的愿望。在一个强内聚的群体里,群体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作为该群体的一个成员感到高兴。他们喜  相似文献   

2.
班级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鉴于上述认识,如果我们运用群体动力学的观点来考察一下班级的内聚力,有可能获得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认识。内聚力一词最早运用于物理学,其本意是指保持一个物体的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力量.所以这个词运用于群体之中,它暗喻保持群体内个体间联系的力量,也指保持群体成员协调一致和抵抗分裂的力量。将内聚力和班级管理联系起来,很自然地使人想到班级的大致类型:内聚型班级,一般型班级和涣散型班级。内聚型班级的特征是:学生干部在班级中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班级成员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班级,既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班级不仅存在着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同时也包含有不同的群体角色、人际关系等。在讨论班级教育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然而,无论从何种研究角度出发,都不能忽视班主任在其间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他们的工作早已被认为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凸显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和其工作的重要性、专门性,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要求"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由此可见,提高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寻求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已成为改进当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为班级的管理提供良好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地位效应及其社会心理机制地位,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系(组织或群体)中占有的等级位置。每个人总是生活在多重社会关系之中,并同时隶属于几个或更多的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往往占有不同的地位。个体在特定群体中的地位,常常“依群体的预期而定,那就是成员所承认的每一个人的价值。”因而,地位实际上是个体对群体价值作用大小的标志。同时,地位也总是表现在一定的群体关系之中,是个体加入群体关系系统,群体赋予个体的客观属性。班集体是由青少年学生组成的较为稳固的群体,每一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按照对集体作用的大小,可以有高低之分;按照其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正式关系中的地位和非正式关系中的地位。前者是指学生在班级的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班主任的角色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班主任透过学校所赋予的权力特征和师生关系中所秉承的权威性特征,对班级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外在联系和内部整合,使班级形成一个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的正式群体;同时由于学校中的活动与交往,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大多数情况下都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教师便可经由自己在师生交往与互动中的主导地位来对个体或群体施加直接影响。两相结合,班主任教师由此成为“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困扰着每一位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学困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其成长,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7.
习俗是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群体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世代相习的群体生活模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等。在习俗里不仅积淀着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而且一定社会群体的习俗也会通过潜移默化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其成员的生活、言行、观念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约束效应。因此,习俗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无意识动因”,是个体的下意识行为和其它行为的“过滤器”,是个体行为内在和自觉的调节者。军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一个担任特别使命的武装集团,军队对其成员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周晓红 《中国教师》2010,(18):45-46
<正>班级群体,是在学校环境中围绕一定目标互动的,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学生集合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班级群体心理,是一个班级中所存在的心理环境,因班级群体比学生个体规模要大,所以其对班级建设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远远大于个体。如果教师只关注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关怀,而忽视了个体所置身的学生群体,那么,这种关怀很可能是低效甚至是完全无效的。当前,高年级群体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对策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一种社会群体,这是对班级群体属性的基本认同。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这是对于班级组织属性的共同认识。从班级的核心价值方面考察,应提出班级的第三种性质:班级是一种成长共同体。班级的性质应该是班级的群体属性、组织属性和其核心价值的统一,它们共同界定了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亦可视为班级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0.
中学班集体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按照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班集体中存在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中各成员的位置和行为由学校或组织规则严格规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它的各个成员都有一整套由各种指令或学校班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执行学习任务或社会性职能时,根据个人贡献和负责的程度、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位置。非正式群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高等学校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凝聚力正在不断弱化。群体多样性理论聚焦社会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关注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群体多样性的价值,提升群体效能,增强群体凝聚力。从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分析了高校班集体凝聚力现状。群体多样性理论适用于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将相同类型的学生个体组合成多个群体,激发每一个学生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班级凝聚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群体动力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各种社会力都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中,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基础上形成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这种相互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走向社会群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的训练场地.有资料表明,近67%的学生缺乏承受能力.一个学生处于一个班级,数十个人中,彼此都无法相互理解,相互接受,更何况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乃至今后整个社会.所以,在学生中如何培养他们的正常的群体心理,为他们正常步入社会作准备,已成为学校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学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长期以来后进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受压抑状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晒不到阳光的角落"。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争奇斗艳。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受教育者是有主意、有见解、接受多种思想影响并互相影响的较大群体。个体对个体进行教育活动是一种,方式,建立优化思想教育群体进行教育是又一种重要方式。思想教育群体是社会群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从事思想教育的创造活动为其基本特征的功能系统。本文仅对建立优化思想教育群体的心理学原则做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7):I0005-I0005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群体动力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各种社会力都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中,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基础上形成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并最终影响群体行为。卢因认为,这种类似于“力场”的现象是群体行为的动力,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群体动力场论”,也有人把它称为“场”理论或“场学习论”。按照卢因的看法,人的行为反应不仅为单独某一刺激所引起的,也由当时整个环境即“场”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学习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尤其对教师而言,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教师的使命。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打造幸福课堂,探索幸福教育的途径。这对提升中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这自然是调侃。但是,如果说班主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大家都不会否定。的确,班主任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科任老师,必须完成所任教科目的教学任务;他们还是班主任,必须更多地承担育人的工作。面对班级中富有个性化的五十几个个体,面对着五十几个个体后面的五十几个家庭,上百位家长,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得更好?我认为,应当艺术性地当好一个班主任,艺术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凡事做到"耐心等待",以期待更好结果。结合自己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当我们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来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意义在于,具有学校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性特征和师生关系中所秉承的权威性特征的班主任教师,能够对班级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外在联结(与家长、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等)和内部整合,使班级形成一个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的正式群体;同时,由于学校中的活动与交往,包括课堂…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包括他们个体在思维、判断、理解等方面的认知特点,也包括反映在群体互动、亚文化影响、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的社会群体特点,要把新时代爱国主义重要教育内容演化成为孩子能够理解、易于接受、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成长紧密连接的、生动的教育内容。同时,把握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创新载体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