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台静农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相似文献   

2.
周立波作为湖南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的承上启下者,贡献是巨大的,以他为中心,湖南形成了“茶子花”派,他的乡土小说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追求一种清新俊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赢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湘西方言。本文通过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中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词、修辞、俗语和歌谣,探讨其语言蕴含的自然感,从而更好地体会沈从文乡土文学中所构建的"湘西世界"。  相似文献   

4.
湖南当代乡土小说的特色总的来说是秉承湖湘文化和湖南现代乡土小说的传统,注重对人和人性的关怀和张扬,体现人道主义的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善于"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的描写.可以以1978年为界,分为1978年前的近30年和以后的近30年.前期的作品除了以上特点外,还具有政治传声筒的特点,而后期的作品则更多的是用文化叙事代替了政治叙事,由传统叙事变为现代叙事,注意采用大量的民俗事象和山水风景来表现主题,也较多的使用方言俗语,体现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出生于杭嘉湖平原桐乡县乌镇。在他丰富多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品是以他“可爱的故乡”杭嘉湖平原广大农村和市镇为反映对象的。这部分作品就写作时间来讲,基本上集中在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七年  相似文献   

6.
寿生是一位有个性的乡土小说家。他的小说描写的总是家乡黔北务川的各色人物和由他们演绎的一幕幕动人的活剧 ,具有浓烈的平民色彩。作者站在底层人民的位置上 ,并热情观照着他们 ,使作品透露出苍凉的美学气质 ;不仅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方言土语 ,就是作家交待叙述性的文字也带有浓烈的地域色彩 ,方言俚语的运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梅山文化?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上下梅山溪峒,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治今长沙市),南接邵(邵州,治今邵阳市),其西则长(长州,治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治今常德市)。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有厉禁禁其出入。”宋熙宁五年(1272)开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安化两县。按其地理范围来说,包括今新化、安化两县地及涟源、桃江、隆回、新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岸的乡土小说创作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异轨同驰的文学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两岸乡土小说的同构性和异质性.这种因特殊语境而形成的同构性,体现为两岸相似的文学理论资源和风云激荡的社会语境;而两岸乡土小说的异质性,可归纳为作品主题的不同和相异的地方色彩及风俗画的描绘,台湾的乡土小说提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伦理文化的探求方面,20世纪40年代乡土小说呈现两大特点:解放区的小说把30年代对新的伦理的憧憬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既确立了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又写出了“建设”的艰巨性。高压统治下的国统区和沦陷区的作品则表现出对于愚弱的国民性和落后停滞的伦理观念的批判色彩,显示出向20年代思想革命回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自称“是个乡下人”的沈从文,以勤奋忠实的创作,执著地展示偏处一隅的湘西的风物地貌、人情世态,给我们构筑了一个鲜活而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湘西世界”,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那么,沈先生何以如此执迷于那个原始乡野,厚爱那些乡村灵魂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创作的潜意识里,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根性。一人之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言说、撕扯不断的精神纠葛。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乡土、家、根是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话…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先锋文学的一脉,吕新小说创作中有其他先锋派作家所不具备的乡土文化色彩,在其文本之中,大量晋北山区形象的摄入,对农业社会的眷恋以及文本中流露出的乡土的人文价值取向都深刻地表明了,他是一个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有着深厚而坚实的乡土文化内涵的作家。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分析其作家中所蕴藏的浓厚的乡土文化理念,从而对吕新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的诸多创作主题此消彼长,又相互杂糅,相互渗透,在个别文本中不同的创作主题甚至相互依存,使得乡土小说呈现更加扑朔迷离的姿态。而作为社会最敏感的文化神经的乡土小说,其基本创作主题还是清晰可辨的,其中以理性的批判、自我意识觉醒的书写、现代农村探索精神的谱写、乡土家园的回归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认为郭文斌乡土小说之所以写得如诗如画,在于作家的早期生存经验、作家的个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童年视角和其回忆中乡村的封闭性等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促成了郭文斌小说中祥和宁静的童性气质。  相似文献   

14.
昭通作家夏天敏创作的系列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体表现为题材的地域性;语言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地域性。鲜明的地域性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也是作品的亮点所在,也使作品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成就了作品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和别样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他的武侠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其小说回目也别具特色。作为其代表作的《萍踪侠影录》,回目形式为修葺整齐的九言双对,属对工整,音韵和谐,具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就其功能来看,他的小说回目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回目传统的叙事功能,而且对刻画小说的人物形象也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将心理描写不着痕迹地融入小说回目之中是对旧式回目的一大新变。由于梁羽生各部武侠小说的回目风格相对统一,本文以《萍踪侠影录》为例,来探讨梁羽生小说的回目特色及其创作得失。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一位卓越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她小说的创作特色让我们惊羡。本文试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萧红小说的创作特色,萧红小说的表现手法的现代意识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类生命生存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使她的作品获得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试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雪芳 《黄山学院学报》2003,5(4):95-97,109
鲁迅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把他的悲剧观赋予具体的创作实践,《呐喊》《彷徨》正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平凡人的悲剧体现出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对人物灵魂深处的探索.揭示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和主人公的主观原因,表现出特有的令人深思的巨大的思想深度;情与理的结合,包含着作者对人民深切的同情,鼓励人们为美好生活而斗争;悲剧性与喜剧性相交融,取得出色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王鲁彦的乡土小说,分析了东南沿海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下,由于经济地位变化而引起的痛苦、烦闷、忧郁、扭曲、悲哀的生活,让人感受到在特定的风土人情、特定的天灾人祸及特定的社会变异中,东南沿海传统社会的世态炎凉。  相似文献   

20.
从生存的惯常性、美好性和神圣性三个方面分析了郭文斌乡土小说诗意世界的构成。认为郭文斌的乡土小说创作具体面对的是西海固的民间生存,但其写作的气质却远远超出了地域的界限,而提供了一种普遍的生存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