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代的晏婴曾概括地说明了旧的人才观念:“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纵观历史,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前进,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而国家的衰亡,社会的倒退,究其原因,就在于轻视知识,轻视人才,不会识才用人。秦二世、项羽、隋二世等人的失败和下场便是明证。因此,能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是衡量人君贤愚的标准,且关国运的兴亡。唐太宗对旧的人才观念,既有扬弃,又有继承和发展,其主要方面,乃是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兼听广纳,被历史家视为封建帝王中少见的贤君。他曾向群臣说明改变旧的人才观念势在必行:“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联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要用“新人”,必须是取用“新而贤”者;要舍“旧人”,那一定是舍弃“旧而不肖”的。不是按关系之亲疏,资格之新老来定官职之大小,这就改变了“用人唯资”的旧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代替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认真研究新的就业制度下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了“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从观念是先导,关键是教师;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更新创新,使命全新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表述,特别是对“树新”、“转旧”阐述的八个“树立”和八个“转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毕结礼 《中国培训》2003,(12):22-2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以及同国际接轨的人才战略目标和人才发展观念日益清晰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第一次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决定》指出:“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技能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这一人才战略和人才观的确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对旧的人才观念和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挑战,即旧的人才观和…  相似文献   

5.
钟建明 《青海教育》2004,(11):47-48
信息技术引发一场教育教学观念的革命,它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环境。我国教育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培养“模仿型”人才向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发明创新等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章适应时代要求,从教师全面转换角色,即从观念系统、能力系统、方法系统等全力蜕旧更新;挣脱传统教育范式的枷锁,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我之见,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人的场所应该根据各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人的智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各具特色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二是用人单位应该根据各类人才的专长和志趣安排工作岗位,使每个人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为社会服务。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为人才的合理培养和使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使我们有条件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过于死板和单一,妨碍了人才的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创新不只和教学有关.也与班级管理有关。换言之,教学要创新。班级管理也要创新。用旧观念、旧办法去管理学生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和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旧的经济体制首先需要破除反映旧体制的思想理论观念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在...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质量观念的思想观念大变革,是涉及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的社会性变革。在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中,教育领域内外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必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创新,是素质教育之核心。中国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高瞻远瞩固本强基。作为基础科目的语文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及早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营造有利条件。一、更新观念,夯实创新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发展的水平,尤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而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关  相似文献   

12.
李江源  杨乐 《高教探索》2006,24(6):9-13
本文认为洋务运动时期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中体西用论”为教育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提倡学习西文、西艺,主张创办专门学堂以培养各种实用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教育制度;派遣留学生。直接向西方学习。但在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过程中,既有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更有深刻的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培养过程和实践、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现实阻隔,在实践中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会做父母     
要让孩子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应当遵循科学的育儿原则,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改变评价孩子的标准。过去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众多家长都知道表扬自己的孩子,一开口就是“你真乖”“你真可爱”等,这看似表扬,实质是让孩子具备“遵从”的性格,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的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纯知识型的人才,而是培养智能型的人才;不但要注意知识的灌输,更要注意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去探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新措施.要改变旧观念,改革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推进。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现有的办学体制、劳动人事制度以及人们旧有的人才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人们都认识到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三创”人才的培养,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依然舍不得放弃旧的模式、旧的内容、旧的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中,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观念非常顽固,存在着忽视实验教学、不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完善和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身体、智能和品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本文试图在理论探讨和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浅要论述一下目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难点问题。一、制度改革应加快脚步劳动人事制度、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而强有力的引导、调节和激励作用,深受大众关注。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几个方面的改革难度很大,有关部门往往慎之又慎。在劳动人事制度上,国家对大中专毕生实行指令性统包统分的格局和考高校就是考户口、考当干部的局面尚…  相似文献   

19.
沈玉林 《文教资料》2009,(33):48-4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形成。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旧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从客观上讲是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正式”与“非正式”状态并存,是计划经济下劳动人事制度向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过渡。传统用工制度的特点是个人端着“铁饭碗”,职业岗位相对稳定,无风险。这种情况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与发展,也不利于劳动者个人潜能的发挥。而“非正式”员工的大量涌现,打破了传统用工方式,也改变了个人生存方式与择业方式,同时产生人才竞争、双向选择,既可以激活企业,又可以激励个人,其本身是进步的,体现了人作为资源的流动性。产生“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