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莹 《辽宁教育》2023,(22):17-19
小学科技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为目的,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科技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两股力量,以传授科学学科知识为手段,以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为抓手,探索科学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策略,从而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文明卫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的经济,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培养人才为己任的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为目标,以基础知识和高新科技知识为载体,以发展的、综合的指标为工具评价教育效果的教育模式。然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一种封闭性教育,这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因此,必须改革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企业化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为核心、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背景、以现代企业的先进技术为依托,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氛围、教学管理、培养过程、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化培养”特色。通过“企业化培养”强化高职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以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推动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就高职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双证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双基”为依托,以教材为线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一、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创新精神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关系同时确定了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从实际出发,自…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新、综合思维能力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的中心任务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本文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需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为依据,结合自身对化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论述了大学化学实验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从而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9.
今天。经济突飞猛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和社会都极力呼唤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因此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诸多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课改下的教育新理念相吻合,即以人的素质智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为基础,重在培养人实验、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态势,更未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引导。合理的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件为主动学习,促进思维的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结构。在师范教育中探讨一种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原则构建的、以培养学生主体人格素质带动“学、教、研”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国教育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当然,培养能力,注重创新的也有。但它只是极少数优秀教师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十分薄弱。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改变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创造性人才。要实施创造教育,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根本。  相似文献   

13.
融教学、创作实践、市场为一体的新型高职动画高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行业需要和岗位特点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教学;专业基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为核心,专业实践创作教学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制片为核心,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二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三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四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应通过班级管理的形式,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文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性发展。造就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语创新教育是结合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搞好语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两个探索性途径:一是优化教学过程(诱思、导思、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方法如讨论法、创新法、质疑法、比较法、演讲法、想象法和联想法,训练创新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多维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邱锦梅 《成才之路》2023,(16):65-68
中职教育是我国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教育特点是职业化倾向,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向都趋向于社会就业,教育重点是职业素养培养,需要结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能力、职业规划等,对职业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文章以中职英语专业为例,对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进行分析与确定,探析中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情况以及培养问题,并提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职业素养培养策略,以推动中职英语专业教育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韦渊 《中国教师》2004,(12):41-4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下面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基本的想法。一、确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改革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确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新型的目标结构。首先,教师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教师有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才能自觉地做到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明确“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科素质”的培养,要以知识为裁体,全面制定教学目标。诸多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是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以知识为裁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学科能力、方法、精神、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注重启发,使教学内容问题化;二是重视讨论,使教学活动双边化;三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栽体,以切实可行的训练为手段,不断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必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