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现代教师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道德为主题的职业,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的师德传统,为当今青年教师师德养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本文在对中华传统师德的内容及继承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的师德观浅谈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以中国古代师德观为基础,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大力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率先垂范应当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小议师德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话题由来已久。在新的历史时期师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教师的师德问题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从师德教育培训系统、师德建设管理机制、师德建设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能够坚持师德自律、具有师德自律的境界,其必须深刻认识师德修养对于师德自律形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师德修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通过科学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形成师德的慎独境界.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具有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能够坚持师德自律、具有师德自律的境界,其必须深刻认识师德修养对于师德自律形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师德修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通过科学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形成师德的慎独境界。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具有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6.
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优秀传统师德纵贯华夏三千余年,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不仅早于西欧和世界其它国家,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师德,是全面推进上海师德建设工程的迫切需要,它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师德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继承传统 注入高校师德新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师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立志乐道,甘于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博学知新;乐教善教,讲究教法。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传统师德的基础上,从师德的核心、能力、人格、发展与升华内涵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当今我国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师德信仰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精神源动力。要想解决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信仰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师德信仰教育,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坚定高校教师师德信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教育发展史中,教师被寓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实践中民主和谐的师德观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更要求我们深入探索传统师德的精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换,融入当代师德修养之中,与时俱进,开创当代科学、民主、和谐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10.
师德崇高性与底线师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德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均证明,师德发展需要兼顾底线要求和高层次需要,师德体系需要平衡"崇高"与"底线"两个价值层面。目前,人们对"崇高师德与底线师德应当合理共存"这一观点已达成基本共识,同时也在实践工作中有意识地自觉兼顾师德崇高性和底线师德两个方面。但人们在对师德崇高性和底线师德的现实动态把握中遇到了新的状况,这需要人们做出审时度势的分析和决策,以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师德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5.12"大地震中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爱,揭示了人民教师师德与责任的崇高境界。身为现代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变革中更加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成为一个有"魂"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师角色及其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后现代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从后现代视角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学过程的反思者、课程网络的开发者和社区活动的协调者的角色.为培养这样的教师角色,需要从提高师生间主体间性、采用建构性教学方法、用生态学观念组织教学和变革师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使传统的教师与政府、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性质正逐步由过去的国家干部转变为专业人员。但教师职业实现专业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教师法》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过于笼统,在法律的适用上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道德从本质上是教师自我实践的产物。教师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部分。如果教师道德水准不能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而加以提高,而是由环境诸因素所左右,那么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就应该受到质疑。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道德从社会的纯粹理性演变为教师个人的实践理性,并进而从个人实践理性升华为教师群体自觉遵守的纯粹理性。它是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昂 《中国德育》2008,(4):22-25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是对传统师德概念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教师专业伦理具有自律性、动态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教师专业伦理持续发展的途径是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和职场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对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能力、政治思想素质及身心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校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并创造条件来促进外语教师的发展。同时,英语教师也需要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寻求自我发展道路,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能力,团结合作,更新知识,不断发展和进步,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保障为出发点,以英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各方面特点为借鉴,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对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素质与21世纪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面对新世纪,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更具迫切性,教师素质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高尚师德的示范作用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卓越的师才是培养知识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非凡的师痴昌创新型人才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据此,为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地位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教师专业化的认可必然带来教师地位的提高。但从教育自身和教育产品的特点以及英美等国家争取教学工作专业地位的历史来看,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政府人为地提高教师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创设良好的客观环境,以吸纳优秀人才从教,并通过专业训练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当教师专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并被社会认可后自然提高教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的进展、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文梓 《教育研究》2006,27(8):76-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制度、任用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都有很大进展,但对教师专业内涵理解的片面性、重教师职业专业化轻教师个人专业化、制度建设主体单一、制度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应采取理念先行、低重心管理、资源整合及制度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