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校训看国外私立和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大学需要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创造和沉淀,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精髓。从校训可以发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研究国内、国外民办(私立)高校的校训,洞察其规律性及共同特征,借鉴其办学理念,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表,校训能浓缩一所大学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以下介绍的国内外大学的校训,为国内外校训典范。你更喜欢哪一所大学呢?  相似文献   

3.
校训体现一所高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富含处事明理、陶冶情操、崇教尚学等人文精神。解读大学校训是了解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为了从一个侧面帮助考生了解和认识高校,我们把收集到的几十所全国和省内大学的校训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蟋蟀     
《世界教育信息》2004,(7):108-108
校训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富含处事明理、陶冶情操、崇教尚学等人文精神。解读大学校训,成为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一所所大学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经风沐雨、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激励着莘莘学子弘扬传统.维系血脉,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校训,作为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之缩影,体现了大学人文传统、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演进历程的活化石,是教育家办学思想的结晶,是大学生价值导向的航标,犹如大海中的一座灯塔、苍穹中的一颗明星。透过校训,可以探寻这所大学的精神内核,挖掘深藏其中的精神瑰宝。大学校训,彰显大学的办学理念,蕴涵大学的文化之魂,可谓大学精神之镜诠。韩延明教授和徐愫芬老师所著《大学校训论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历时六  相似文献   

6.
王刚 《高校教育管理》2011,5(2):23-27,41
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大学校训的制定要依循大学校训的本质,离开大学校训的本质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也就偏离了大学校训的初衷。大学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校训的内容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大学校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训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体现了一种办学追求和办学理想,因而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训经过世代传承,最终可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大学风气和精神。根据统计,在2006—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百所高职)中,有98所院校制订了校训,只有两所院校的校训或在征集中,或尚未制定。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训建设,校训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8.
校训乃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濡化一代代学人而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反观当前我国众多高校的校训,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缺与变、同与俗、虚与患、混与全,因此,我们的大学应当回归教育的本原,提炼出个性化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校训来。  相似文献   

9.
窥一斑而观全豹 ,一叶落而知金秋。从一所大学的校训 ,亦可见其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校训 ,最集中地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希望。久而久之 ,它融入一代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 ,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 ,古今中外名校 ,特别是高等院校 ,都很重视校训 ,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同样 ,人们想要了解一所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了解它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即独特的大学精神 ,也是先读一读它的校训。只要读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 ,就…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校训的意义、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训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高度浓缩了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理念,又鲜明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我国高校的校训具有伦理化、历史性、时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高校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以及大学理念的缺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校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1.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相同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行为标准和核心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大学校训是社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大学校训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因此,不同的大学理念在校训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大学校训中蕴涵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大学理念: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应当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处,还应当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校训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富含处事明理、陶冶情操、崇教尚学等人文精神。解读大学校训,成为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一所所大学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经风沐雨、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激励着莘莘学子弘扬传统,维系血脉,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5.
刘旭东  张旭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28-31,77
每所大学的校史都能够通过其校训加以透视,校训能够反映出大学的独特精神品格。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工科大学,在其早期办学历史中凝练成"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一校训。文章通过历史的视角对该校校训进行解读,客观地揭示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以期传承校史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学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大学理念凝炼后的符号表示,具有稳定性、继承性、融合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考察,揭示其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特征;同时比较同期中西方大学校训在大学理念追求方面的异同,阐释其原因,从而为当代大学校训的形塑和大学精神的张扬提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校训的来源或是圣贤先哲的遗嘱至训,或是名著经典的至理名言,但不论来源何处,它们都体现了一种精神——大学的精神。每每披读地界著名大学的校训,总使人精神鼓舞,激情满怀,因为从这些校训中我们能体会到一所大学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对国家乃至世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下就是世界部分著名大学的校训:  相似文献   

18.
林林总总的大学校训,总让人感到风景似曾相识,校训大同景观已经形成.信手拈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都把"自强不息"纳入校训;天津大学与人民大学的校训同为"实事求是";而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所大学的校训居然不约而同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这其中的反讽意味显而易见:大学校训趋同"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对创新的拒绝.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在中国大学与国外的交流中,得体、准确的校训译文发挥着"急先锋"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比中西大学校训的异同,然后提出校训翻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0.
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而最能展现大学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我国近代名大学的校风,常体现于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研究历史上名大学的校训,可以重拾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