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一直是我们体育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着眼全体、尊重主体、倡导发展。”体育教学必须高举“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建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心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科、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马鞍山市14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出了学生参与体育意识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如何增强体育参与意识,养成终生体育习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斌 《体育教学》2008,(2):24-25
所谓“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是指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在体育活动课中开设“练习超市”。“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的提出与探索,可以改变现行体育活动课的活动组织形式,优化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好地为增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10-11
对南通、扬州两地14所中小学536名家长进行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了解参与体育活动的益处和重要性,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家长们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伟 《体育师友》2005,(4):32-33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对我校2002级学生三年的跟踪调查表明,与过去不同的是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由于我校是广州市东山区“课改”实验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形式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校园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为观察对象,考察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在调查中,来自浙江高校的837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一个改编的心理危机自评问卷,根据这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分为体育活动参与不足、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常规体育活动参与3种类别,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类别的被试进行心理危机状态的强度差异比较,并进一步运用归回分析考察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和频率对心理危机减缓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要低于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活动参与不足的学生。研究进一步表明,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对人际关系危机、情绪控制危机和环境适应危机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体育活动参与频率可以共同预测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张蕾 《体育师友》2001,(4):47-47
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这已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但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能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积极性的培养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编排的体育教材及活动贯穿于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的体育竞赛之中。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使课外体育锻炼曲高和寡。在体育课中,生性好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被动性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下降,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竞技项目的活动望而生畏,使运动场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  相似文献   

9.
传统体育教学的学生"主体参与"缺失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首先对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界定,进而探讨了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不足而造成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玲  臧殿富 《体育师友》2012,35(3):65-66
体育观摩课、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已成为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通过观摩课、优质课比赛等教研活动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优质课、观摩课等教学活动中,授课者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加课堂的观赏性等目的.常常会把一些体育基础稍差的学生提前筛选出来,不让他们参与上课。课堂上只留下身体素质好,运动技术基础好的学生参与上课。  相似文献   

11.
刘青 《体育师友》2002,(1):53-54
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中单纯依赖学校提供体育消费的比例在减少,而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消费活动行为在不断增加。消费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有其消费动机”,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为搞好高等院校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体育中"学会参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学会参与”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对高校体育实施“学会参与”教育的意义、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会参与’’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试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活动组成,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教师只按照有关运动技术、技能对学生进行灌输,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这是广大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构成1.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等。2. 体育锻炼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由认知能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所组成。(1)认知能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是以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锻炼目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50年代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  相似文献   

15.
中央7号文件的颁发,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带来契机.其中,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自主性小群体体育活动团体--篮球社,以其积极的自主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锻炼途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引起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学女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结构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大学女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结构及特点,结果表明:大学女生体育活动参与主要包括了主动积极参与、主动消极参与、自控下的被动参与和他控下的被动参与、非参与5种成分;学生的消极参与多于积极参与,被动参与多于主动参与,外在因素控制的被动参与多于自控的被动参与;参与结构没有随年级升高而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孙英俊 《体育教学》2011,31(5):38-41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愿意体育参与或者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中表现出怠慢、持续时间短等的现象。笔者认为参与度低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找到原因,笔者对本校274名2007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23%的学生“喜欢体育课”,37.23%的学生参与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5.4%的学生认为“课堂练习枯燥、单调”,41.24%的学生认为“评价方法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所以把“参与、快乐、创新”作为体育教学的三元素,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学习体育的快乐。一、参与(一)全体参与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力求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体育的任何活动。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教师没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各项练习。比如在进行迎面接力赛时,由于各组人数不等,有些教师就让多余的学生站在一边。小而言之,学生少了一次参与的机会;大…  相似文献   

19.
刘丹 《体育教学》2011,(10):68-68
周末体育活动一直是我校丰富住校生周末生活、加强住校生周末时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之前的周末活动由于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学生普遍以“打酱油”的心态来走个过场,参与积极性十分有限。近年来,在校领导全局指导下,周末体育活动已经不仅是我校传统活动,更上升成为特色活动,不仅关注到住校生的周末活动,更成为包括走读生在内的全校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20.
澳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澳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结果表明,澳门约有53%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活动的强度和参与次数明显不足;有31%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澳门50%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增强体质、调节身心、休闲娱乐和交际等是澳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约有57%的学生有参与型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