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arry Anthony Patrinos Eduardo Velez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9,29(6):594-598
The benefit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a disadvantaged indigenous population as an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re significant. Students of bilingual schools in Guatemala have higher attendance and promotion rates, and lower repetition and dropout rates. Bilingual students receive higher scores on all subject matters, including mastery of Spanish. The efficienc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s confirmed by a crude cost–benefit exercise. A shift to bilingual schooling would result in considerable cost savings because of reduced repetition. The higher quality of education generating higher promotion rates will help students complete primary education and will substantially increase completion rates at low cost. The costs saving due to bilingual education is estimated at $5 million, equal to the cost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100,000 students. 相似文献
2.
Teresa Valiente Catter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l'éducation》2011,57(5-6):721-735
For the past 35 years, various models of 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IBE)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Latin American schools and adult education. While Spanish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Nicaragua, many indigenous languages, such as Miskito and Sumo-Mayangna, are also spoken ?C especially in the Atlantic coastal region. The Nicaragu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port recognises the need for a flexible curriculum that reflects individual local and reg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use of mother tongue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contextualisation model applied in the Atlantic coastal region of Nicaragua i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use of a languages strategy in preparing textbooks and basic technical materials with an IBE approach, as part of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u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enhanced, an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teaching of languages,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mother tongue, second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is recognised. As well as explaining the contextualisation process in detai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IBE) and bilingual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BI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IE in Latin America. 相似文献
3.
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增强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大教育观念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凤翔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9-14
大教育相对于封闭的学校教育而言。大教育观念主张超越学校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协调社会影响,加速社会教育化。它要求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6.
高等学校必须引入创新教育,实现新旧教育模式的转换,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完成新旧教育模式的转换,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一、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二、知识传授体系向知识创新体系转化;三、重视专业素质向重视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转化:四、时段性教育向终生性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政策的创新有着深刻的联系。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紧紧依托政策创新而不断向前推进。其中 ,恢复高考、体制改革和启动大众化的步伐是高等教育政策创新的突出表现。新世纪初叶我国高等教育在朝着实现大众化的方向前进 ,这种发展对于教育政策的创新有着更深切的需求。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政策研究 ,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作为高校数字图书馆应在创新教育中充分发挥起住信息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践行“阅读常态化”的理念,我校以心理学家勒温的场动力学理论为依托,充分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创设浓郁的阅读“场”环境,通过思想引领、环境营造、活动促进,星级评价构建师生常态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10.
胡红兵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4
成人教育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紧跟社会市场需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成人教育要不断的打破旧的、固有的模式,寻求新的、更加适合市场的模式,才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本文对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远程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质量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远程教育的质量受传统面授教育质量观的束缚,这是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的,所以,有必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学生类型、院校类型和结构三个维度来建构两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希望该模型能全面概括我国远程教育和传统面授教育质量的关系,并能作为我国远程教育质量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沈迪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5)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并提出了几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新的含义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创业则是代表一种新事业的产生,创业需要创兴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的程度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性,因此二者之间教育彼此息息相关,创业教育只有建立在创新教育中才有发展的条件,创新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来达到教育目标,两者极具耦合基础。本文则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广富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52-54
中职学校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应在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短期指导、轻长期跟踪,重指标评价、轻实际成效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分析价值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价值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生共同体和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将价值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艳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4):100-10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对淮南市各类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素质有所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总体趋于科学理性,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普遍重视幼儿兴趣与特长的培养并形成了独特的淮南幼儿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Lan-ming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56-59
课程考试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显示当前忽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考试方法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特色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职业基本素养是个人全部职业素养的"隐性素养"部分,它决定着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内在性与稳定性两大特点。从职业基本素养视角审视高职课程考试,其考虑应遵循体系、方法、标准等三项原则;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组织及学生的参与是课程考试改革的三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周明星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1,11(4):43-46
21世纪的职业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毕业生就业市场背景下的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能够适应WTO的我国各种社会职业管理事务需要的应用型管理者为目标,在课程性质上兼顾社会性和职业性,在课程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程组合上反映宽口径,厚基础,并应格外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创新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1):32-34
本文对如何准确判断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怎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文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5-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之时,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追踪这些变化,创造新的方法和手段。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应该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然后要在具体的方法如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处理、教育方式及内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平台等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