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结合教育信息化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推进学校教育工作信息化,努力形成一种崇尚学习信息技术、崇尚研究信息技术的氛围,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协商、交流、促进的学校文化,使我校逐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成长的学习型组织。目前我校建立了"三网一站",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广域网连接通过学校网关机接入Internet,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搭建了Web服务器、资源服务器、FTP服务器。还配备了2000G的Xeon  相似文献   

2.
江义森  张鸣  周忠德 《文教资料》2013,(18):112-114
班班通资源的有效应用是国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师生成长的关键点,省、市级只能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只有通过县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班班通资源的有效应用。本文从宏观、微观层面上阐述了县域对班班通资源的有效管理,通过对各项目学校进行教师培训、资源应用、评估、督促等资源有效应用管理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对班班通资源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度、力度、广度和普及度,打造班班通环境下的特色数字校园,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对现代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和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校校通"工程建设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班班通"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选择这一命题.从事物发展历程来看,"班班通"是由教育主体反思性行为导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行为,其建设具有较大的教育学意义.通过分析"班班通"建设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班班通"建设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人们认清问题、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班通"设备的应用过程是一个探索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提升教师的"班班通"设备应用能力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只有制定科学的制度和发展方向,培训和内化并举,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才是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课程改革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实现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追求的共同目标。校本培训是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的有效促进手段。通过校本培训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使信息技术发挥实效,促使他们不断深入研究并开发资源。  相似文献   

6.
"班班通"设备的普及改变了农村教师的教学模式,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大幅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班班通"信息技术的培训成了农村学校现代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教师这一职业也经历了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如今只有具备了较高信息化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在高速发展的教育领域中有所作为。而具有较高信息化素质的教师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的。在诸多的培养途径中 ,校本培训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培养方式之一。校本教师教育 (School BasedTeacherEducation)又称为校本培训 ,其主要内涵在于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始于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应将其教师的继续教育视为其任务的一个必要部分 ,学校的每一成员都要对此负起责任。校本培训就是要使中小学承担起…  相似文献   

8.
"班班通"是目前农村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它能够有效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的应用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信息化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本文以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在数学课堂中的建设为例,对农村学校中"班班通"的建设展开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戴丽 《湖南教育》2009,(12):50-51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受教育程度,对国家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校本培训,因而有必要研究校本培训的相关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校本培训,在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校本培训方面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班班通是在校校通及农远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转折点.本文从班班通的背景、内涵与意义等角度分析,尝试回答"什么是班班通""为什么要实现班班通"以及"怎样实现班班通"几个基本问题,对班班通涉及到的硬件技术环境、软件资源、教学活动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界定和描述,为班班通的实现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思路.文章最后认为,班班通的理念的确立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其意义在于契合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凸显信息化应用创新与变革的本质特征,建立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范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这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杨玉华  李爱华 《教师》2012,(27):113-114
“班班通”在农村学校全面实现后,教师急需掌握“班班通”设备的操作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学校应结合校情积极组织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华为助力教育信息化走"云"化道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要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如何提高校园信息化,实现"班班通"、"校校通"乃至实现全国区域教育公平等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深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及应用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13.
"班班通"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目前"班班通"解决方案及应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协同教育"班班通"解决方案及应用策略.协同教育"班班通"解决方案是以协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协同教育应用平台为核心、以区域化资源和互动课堂环境建设为重点、以移动学习媒体的应用为纽带的综合解决方案.协同教育"班班通"应用策略的实施可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有效协同,可以革新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班班通"建设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班班通"推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大取向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据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可以确定"班班通"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推进"班班通",通过借鉴推动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可以发现推动"班班通"发展的制约要素.依据这些要素,推动者需要在推进目标、推进策略、监管策略、保障策略等方面做深入的研究.依据"班班通"建设实践可以发现,推进"班班通"过程,需要由"单一的物质目标转变为层级的复数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教师尤其是普通学校的教师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在对教师校本培训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聚焦教师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并以此调整和改进教师校本培训实践。通过实施转变教师校本培训观念、科学安排校本培训内容、提供多种校本培训平台、有效落实校本培训目标、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等措施,构建起聚焦教师能力提升的校本培训机制,并对实践过程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的空前快速发展,引起了教师素质结构的重大变化,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培训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素质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师培训目标的变化和调整,应全力推进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推进对教师校本培训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教师校本培训网络平台,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体系,对落实校本培训体系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的实施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得以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举措。文章针对当前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中存在的培训形式单一、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结合学校现有的相关软硬件条件进行培训课程建设的相关建议,为同行有效地开展教师信息素养校本化培训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程康  谢大淮 《甘肃教育》2011,(21):20-20
在教育信息化飞跃发展的今天,对于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边远山区,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开展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建设工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教师借助网络信息、视频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辅助常规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优质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我国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无论设备设施的配备,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更多关注的是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做文章,很少关注为学生的"学"创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组组通"项目的实施,就是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探索教育信息化助推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项目实验,探索"组组通"网络环境技术解决方案、平台开发、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寻求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