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处与短处     
你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 ?我班的孩子就刚听过。通过故事,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是不对的。   活动后,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一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都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孩子们兴趣可高了,摩拳擦掌,振振有词,很有点评论家的味道呢 !而被评论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点头称是,坦诚相认。   一时间,班里兴起了“长处与短处”热,小朋友间常用这两个词互相提醒,互相学习。那么老师在孩子的眼中,会有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每个人对于你都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在你手中,怎么去使用,就看你自己了。有的人通过镜子观看到别人的瑕疵,有的人借这面镜子反省出自己的不足。听别人的课,就是借他人这面镜子,看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从而改正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3.
星言 《高中生之友》2023,(12):45-47
<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为自己所用。懂得欣赏他人,善于赞美他人,敢于为他人鼓掌,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智慧。懂得欣赏他人,才能让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中国有句古话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懂得欣赏他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十分嫉妒我的一位同学,我和她成绩相近,相貌也差不多,但是她似乎更受同学们的欢迎。我尽量忍住自己对她的嫉妒,但背地里常常觉得特别难过。浙江嵊州市三界镇蒋镇学校某女孩你的诚实和坦白让我很高兴。你敢于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敢于正视心里的秘密角落,并能下意识地劝慰自己不去伤害别人,这份勇气和坦诚让我很“嫉妒”哦,呵呵。不必太过烦恼,事实上,因为羡慕他人的长处而心生向往或嫉妒,是所有人的共性。但是,仅仅只是向往、观望和暗自伤心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它只会让你“独自难过”,只有把这份羡慕转化成完善自我的动力,取长补短,才能让你…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源泉     
没有人是完美的。必须承认自己的弱点,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只要你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成功必然在望。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所抱的态度应该是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苹果和人     
“啊呜,嗯,还不错,其实每个都这味儿,可是百十来年回来之后,就都变味了。”说着,上帝无奈地摇了摇头,把苹果扔下天堂,投到人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不完美,都有一个缺口。开始,缺口看起来晶莹剔透,可是时间久了, 苹果中的水分就会慢慢地流失,最后变成一个干巴巴的烂苹果。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不完美,都有一个缺口。如果你把这缺口面向自己,那么你所看到的永远是有缺口的苹果,而别人看到的却是苹果那光滑、圆润的一面。如果你把缺口面向别人,那么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美丽、可爱、完整的苹果,可别人看到的苹果却永远是有缺口的,永远是不完美的。  相似文献   

7.
你犯了一个错误,被人发现后,你会:A.当众道歉B.死不承认C.找很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D.把错误都推给别人A你是一个很在意别人对你有何看法的人。你希望你的人际关系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你一旦犯了错,也会以诚恳的态度来寻求大家的肯定。B你是属于个人意识非常强烈的人,你对自己的期许非常高,同时更希望在众人心中有着非常完美的形象和印象。为了你的形象和期待,你死都不会认错,因为一旦承认了,就表示你即将彻底失去个人完美的形象。你也许是个有领导欲又爱面子的人,为了面子问题,你会不惜得罪大家,也不肯承认自己的缺点。如此一来,你…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它们是好朋友(或者自己命题)训练目的:通过延伸想象和拓展想象加深学生对《骆驼和羊》这篇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程序:一、引导发散,显化内含师:通过《骆驼和羊》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骆驼和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你认为怎样做对?请把这句话(出示:,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才是对的。生: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才是对的。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  相似文献   

9.
摒弃抱怨     
抱怨者不见得不善良,却常常不受欢迎。他总觉得自己遭遇了天底下最大的痛苦和困难,却不晓得听他抱怨的人也有同样的经历。人们本来是同情弱者的,而抱怨者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和环境对他太不公平。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正如人们看到一个人伤痕累累却神色平静,便觉得他有几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再卑微的人也有长处。一个人,就是一个长处和短处共存的"共同体"。对己,优秀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卑微的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人,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妒忌;要容忍他人的短处,不计较。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所以优秀的人不必自傲;再卑  相似文献   

11.
《成才之路》2011,(13):2-F0002
于漪语录⊙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到自己的孩子哪一点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急得不行。钢琴考级人家孩子先考上了,就责怪自己孩子:给你付了那么多学费,都白学了!你看楼上谁如何如何;期末考试其实也就比人家差了几分,又是一顿埋怨。这样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是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孩子比,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如果可以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一定要找机会去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你、在乎你、要求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正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我却不行";"我的人生就应该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学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重要的事。太多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对自己苛刻,认为不完美是自己的错,拼命  相似文献   

15.
杜佳 《江苏教育》2022,(8):58-60+64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欣赏自己的生命价值,接纳生命不完美,树立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但是,有些学生错误地将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进行比较,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不能正确面对生命中的不完美之处。本课通过情境讨论、冥想体验、绘画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坦然面对生命中的不完美之处,在接纳和改善中调整情绪,增强自信,保持成长的动力,从而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嘲笑他人     
有人要表现自己,处处显得比别人有能耐,为了显摆自己,就难免有意无意中把别人贬低。因为如不贬低别人,就难以显出自己。别人低了,自己自然就高了。这种自私自利、贬人抬己,失去为人道德的行为,不能提倡,而应当给予批评。还有人看到自己稍有超过别人的长处,就乐不可言,去嘲笑别人,却不知自己同那人也差不多,实在可笑。  相似文献   

17.
用微笑倾诉     
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就会无限宽广;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则容易狭隘。用微笑可以告诉别人你心如净土,这是最完美的表达,这就是无声胜有声。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用微笑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世间就少一点纷争。当你和别人交谈时,彼此需要诚信,这时你需要微笑。微笑是心灵与心灵真诚沟通的桥梁。只有微笑,距离才逐渐缩小;只有微笑,陌生才逐渐熟悉;只有微笑,才能换取微笑。微笑如此的重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生命虽然很有价值,付出才是关键,若不能好好利用,等于没有价值;微笑也如此,面对困难,要用微笑告诉它,你不…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你自以为完美,那位隐身的造物者就会打开门来捉弄你。你用"太完美了"评价自己,你的幸运就会gameover(完蛋)。我曾经是一个苛求完美的人,苛求自己也苛求别人,还一相情愿地认为那是一种美德。直到四十岁的一天,我来到法国卢浮宫,看到了一尊雕像——美神维纳斯。看着断臂的维纳斯,我觉得有点儿遗憾。导游告诉我,曾经有好多个方案要为  相似文献   

19.
忍耐与宽容     
如果我们承认人们的品质各有差异这个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差异感到快乐。无论彼此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和缺点。如果我们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的长处,并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含蓄指出别人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家长》2013,(8):22-23
每个人都有他擅长和不擅长的,绝不可能每一项都做到最好。一个人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这是一种智慧,所以明白到这一点。也是很可贵的。只有你自己清楚你的长处和短处,才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旁人的话才不会轻易影响你的心情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