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在新鲜的食物中,除了一些具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如辣椒、老姜等,其余的食物在没有调味之前,大多不具有刺激性的口感。而食物在处理、烹调等过程中,可能会使用盐、糖、酱油等调料,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或是增加食物的口感;此外,还可能为了添加特殊风味而使用辣椒酱、番茄酱、乌醋等调料,以加强食物的适口性,及满足各人的口味喜好。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教学》2010,(3):52-53
缘起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一课中有一个“哪个先变质”的活动,即:将3份食物分别进行3种不同的加工,看哪个先变质,以此对比说明“食物的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其具体的做法为:一份食物高温蒸煮(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后密封,另一份食物不加处理,第三份食物加入生水(也可加一份加入了酵母菌或已经变质的少量食物)。  相似文献   

3.
瑶瑶 《小读者》2012,(2):63-63
每一种食物都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时口味最佳。在欧美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了厨房食物温度计.用来精确测量食物的最佳温度.让你烹饪出最美味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张婍 《父母必读》2021,(2):41-44
家长希望孩子吃的都是健康的食物,远离不健康的食物,为此会采取各种办法:坚决不让孩子吃某些食物;把某些不健康的食物作为奖励,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让他吃一点;夸大某些食物的害处吓唬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营养,也需要从食物...  相似文献   

5.
营养速递     
《父母必读》2014,(4):83-83
正煮粥的用水量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粥的稀稠和饭的软硬需求不同,而米粥的硬度则由用水量来决定。辅食添加,食物剪刀来帮忙!在宝宝的辅食添加中,食物的体积是应当注意的一个方面。给孩子吃的蔬菜和其他食物,要切得比成人吃的食物体积小。吃太长纤维的食物容易塞牙,造成宝宝接受这种食物的程度降低。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6.
教学分析 《食物的营养》是《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第一课时,从学生的一日三餐人手,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彩虹”食物营养保健作用及部分原料烹饪运用实例,通过对“彩虹”食物历史渊源、“彩虹”食物的概述及分类、“彩虹”食物的营养保健作用、“彩虹”食物与五行及部分“彩虹”食物的烹饪运用实例的论述,将“彩虹”食品推向人们的餐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8.
顾向军 《考试周刊》2014,(96):196-196
食物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大多是经过烹饪加工的,有些食物只有被烹饪加工之后,其中的营养成分才会被人体吸收和消化。烹饪可以改变食物的外观、性状,改变食物的味道。烹饪中的调味主要是通过原料、调味品的比例,使得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改变食物味道的一种烹饪技术。在烹饪调味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才可以保证食物的味道和烹饪质量。本文针对烹饪调味方法、烹饪调味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下列食物是每天人体所需的基本食物,请找出哪些食物的单位含钙量最高,并用彩笔在你认为含钙量最高的食物上画出代表该种食物正确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承担着“引导孩子们开始关注食物,关注自己吃的食物”这一任务。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
食物钟,调节我们的饮食 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时间到了,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部指南性书籍,《牛津食物史手册》涵盖的内容范围十分广,全书凡五篇二十七章,通过表述食物在生产、消费、流通中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现象,对食物史发展的渊源、历史进程,食物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史研究的方法与主题,都做出了很好的阐释。在食物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研究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1,多食益脑健智的食物。教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消耗大量能量,需要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和其他蛋白质食物等。2,多食明目去火的食物。教师看书、备课,眼睛容易疲劳,要多食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阿胶、乌骨鸡、桑葚、甲鱼等。同时,孩子比较调皮,教师容易着急上火,静心去火类的食物也十分必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08,(3):141-141
想让孩子长得更快?那就从选择健康和均衡的食物开始吧!绿色食物应该首当其冲。虽然绿色食物在价格上比普通食品要贵一些,但是,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绿色食物贵得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食物的酸碱性知之不多 ,甚至时常有错误的认识 .如从食物的字面上来断定其酸碱性 ;劳动和锻炼后吃错食物 ,造成危害 ;食用不当影响智商 ;孕妇乱吃食物不利优生 ;等等 .因此 ,认识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什么是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 ,不能从字面上或想当然地去认识理解 .如柠檬、酸梅、葡萄、柑橘不是酸性食物 ,而是碱性食物 .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 ,要根据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后体内的“残渣”性质来判断决定 .酸性食物含硫、磷、氮等非金属元素较多 ,一般指的是…  相似文献   

16.
教学分析《食物的变质》一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变质的食物,安排了观察面包、苹果、腐坏的鱼、发馊的西瓜,除了运用眼睛以外,需要调动学生们的鼻子、舌头、手等感官共同参与,以获得全方位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是认识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以储存馒头为例,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能对储存食物的方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并能设计储存食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营养速递     
《父母必读》2015,(3):63
5个方法让他开始接受不吃的食物如果孩子实在不吃某些东西,先别着急,试试以下小办法:1把这种食物制成馅料,包在其他食物中吃。2把这种食物和其他食品搭配起来,作为配料不引人注目地吃。3找来其他爱吃这些食物的小朋友,帮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18.
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分解和氧化。为了防止食物腐败,最古老的技术是干燥食物,使其脱水。因为微生物生长和代谢都需要水,而且水对食物氧化也起很重要的作用。脱水干燥既阻止食物氧化,也抑止微生物繁殖。因此,干燥的食物不易变质。  相似文献   

19.
阅读王安忆的《长恨歌》,除却以王琦瑶的一生为主线而展开的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八十年代的上海故事之外,文中还充斥大量关于各式食物的描绘,食物由此成为书中情节以外不可忽视的点缀。透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描写,可以窥见食物与生活的对应关系、食物中体现出的食欲对于人性欲望的一种隐喻、食物对矛盾起到的缓解作用、时代对食物的影响以及从王琦瑶时代的“食物”到薇薇时代的“服装”所隐含的时代变迁。食物的“小”与时代的“大”在小说中得以串联,这既是王安忆“新历史主义”创作的独到之处,也是理解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新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雷 《语文天地》2013,(5):75-76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1930年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白鼠被分为三组,训练它们走一个复杂的迷津,甲组不给食物(无食物奖励组);乙组每天给食物(有食物奖励组);丙组则开头十天不给食物,第十一天才给食物(中途食物奖励组);观察它们的行为(学习情况),绘出了学习曲线图。结果表明:乙组逐日减少错误较甲组要快得多;而乙组与丙组相比,从第十一天开始,丙组错误率急剧下降,最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