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成斌 《中学文科》2009,(13):11-11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相似文献   

3.
王珏 《语文学习》2010,(1):63-64
人教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二章《千言万语总关“音”》的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中有以下说法: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疏”字,课本注释为“疏远”。《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第4条录入一种说法,认为“自疏”应断入上句,“疏”作“疏忽”解。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虽然在《屈原列传》中,“疏”字也有  相似文献   

5.
聂琪老师在《语文知识》2004年7期《高中语文教材指瑕》一文中指出:“《胡同文化》一文最后有一短语‘怅望低徊’,‘望’当为‘惘’字之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武断。“怅惘”意为“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现代汉语词典》)“怅望”意为“怅然凝望、怀想”,使用频率不是太高,一般词典没有收录。但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中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一句。教材注“王块”为:“半圆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刘邦。”这显然是采用了元人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里的说法。好几种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空”江苏常州市一中杜秉庄高中语文第一册《石钟山记)注①中说:“明清时有人认为苏武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第271页)一些爱刨根问底的学生问我:“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  相似文献   

8.
王军林 《教师》2023,(34):15-17
针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与国家教材委员审核通过的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语文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语文学科教师要以“新教材”中的文本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文以载道”的教材观、“文道合一”的教学观、“全人之美”的学生观。语文学科教师要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其身,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持以文铸魂,焕彩生命,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选人柯灵先生的《乡土情结》一文,笔者在备课时发现该文有多处“硬伤”,参考了这个版本的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后,笔者认为该文是否应该人选高中语文教材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是继新编教材试行而修订成的,对语文教学有着指导作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修订时间仓促,不免有粗疏之处。例①,高中语文第四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思考和练习四,要求辨别两种不同说法,哪种是课文中的说法,课文中如果换用另一种说法好不好?为什么?其中一道题是:  相似文献   

11.
屈伟忠 《学语文》2004,(3):44-44
高中语文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舍瑟而作” ,“作”课文释作“起” ,又释义为“站起来”。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教师教学参考》译为“直起身子” ,显然这两种解释是不一致的。那么“作”该如何理解呢?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坐的姿势是怎样的以及曾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课标重新定位了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语文教育不仅是语文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综观现行语文教材,我们都能发现这种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比如过去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是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来编排课文。新的人教版必修教材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教材格局,把阅读教材、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以《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随笔》《红楼梦》《阿Q正传》等为章节单元,着重注意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再如新的“苏教版”必…  相似文献   

13.
《赤壁之战》中有“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许多参考书也如是说;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成“曹操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陆路逃跑”,这与课本上的注释显然是矛盾的。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我认为矛盾产生于对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11课《失街亭》是《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出彩的一个故事,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认为孔明能做到“知己知彼”,“解题指导”第三题又认为“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笔者以为如上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岳麓版《历史》必修2教材第109页写道:“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而人民版历史必修1教材第165页写道:“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关于欧元正式启用的时间说法截然不同.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是议论文单元,首篇是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不用说,教材编者认为本文是议论文。课题下的“提示”中又说,“这是一篇悼词”,“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演说词”。如果按照这两句话推理,能...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的《基础知识》部分把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现象划分为五类: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我们认为,把向一种事物古今“名称说法改变”也归入古今异义范畴是没有  相似文献   

18.
《报任安书(节选)》中有这样一句话“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对于其中的“推贤进士”人教版旧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默认了它的本意,但与人教版旧教材相配套的《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却认为”“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一册课本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文章第一部分有“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一语。对加着重号部分的理解,目前我见到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上面说“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言下之意,这“生活艰难”指的是刘和珍的经济生活困难。第二种说法是北京市立新学校特级教师连树声的观点。他认为,“生  相似文献   

20.
也说玉玦     
高中语文新编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22课《鸿门宴》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范增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对其中的“玉块”。课本是这样注释的:“半环形的佩玉。‘块’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笔者认为,这样解释颇不全面,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对“玦”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带缺口的环。“块”,《辞海》释为“环形,有缺口”。《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