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在吟诗作词时极其讲究炼字.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下面就给大家谈一谈“剪”字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一门展现美的学科,文本体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悟诗情,体验画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情感,高雅的审美情趣。本文从用音乐烘托诗情、多媒体再现画意、在诗情画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篇分布于课文、语文园地等不同的教学板块之中,这足以证明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而古诗词中往往具有秀美的画面、浓厚的诗情,这些都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文章以《清平乐·村居》为例,从统整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流程两个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和品鉴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让学生能够在朗读、对比、赏读和补白等过程中,挖掘古诗词中的语言、审美和文化要素,以此获得审美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水,岂不是好似没有妇女的家庭——太“土气”了吧。幸而我们的济南是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闻名于世的“泉城”。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1—8题。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相似文献   

6.
7.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1.该诗以景写情,其中一些画龙点睛的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人曾在《唐诗笺注》中称赞其中的___字的妙处。认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其他的如第一句中的___,第二句中的___,都用得非常之妙。2.请找出这三个字,并说明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个字的运用,融情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相似文献   

8.
中华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璀璨耀眼。新课程十分注意中华优秀化的传承,精选了历代名诗人、词人的优秀诗词多篇。这些优秀的古诗词,语言简洁精炼,节奏韵律优美,饱含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一首首诗词就是一幅幅令人遐思的画卷。指导学生学好这些优秀古诗词,能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优美,更好地领悟诗词的内容,体验诗词作的思想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像一首优美的诗,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似一幅迷人的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其实,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昧,画的色彩。这就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创的“词串识字”。  相似文献   

1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故美人乃文学描写的永恒题材之一。与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样。中国古诗词中的美人描写可谓密如繁星而艳若百花。但究其技法。常见者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相似文献   

12.
陈萍 《学语文》2005,(4):32-33
宋代文人特别嗜好瘦劲的梅花,李淇写成《梅花百咏》,而张道洽一人就写了《梅花诗》达三百首之多。可以这样说,宋代是一个梅诗、梅词“泛滥”盛行的时代。宋代盛行梅花与宋代文入追求风雅的生活不无联系。风雅成为宋文人们的共同追求,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普遍认为作诗最忌一个“俗”字,凡诗词必得高雅。有人曾问诗人赵紫安在作诗时如何脱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但能保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林和靖甚至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相似文献   

13.
写作,其本质便是一种通过对此前自我生命的积累、挖掘以及激活之后的深度思考,而后再将之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因此,初中作为教学,若教师能从最美的意向或场景入手,并运用拉伸或动态延伸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将自身所面对的意向与场景予以诗意性的组合,则必定能写出充满诗情画意且能引人入胜的文章,继而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作文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杨智慧 《今日教育》2010,(12):55-55
要评职称了,要评奖了,很多人就想起了论文。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不深,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意象。”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6.
阳光 《学语文》2003,(5):29-29
《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释为“同学们意气奔放 ,正强劲有力” ,语意明显不通。“书生意气”当为“意气风发之书生气”,故应释为“(同学少年的)青春朝气和革命气概(当时)正蓬勃旺盛”。《书愤》“气如山”释为“积愤如山之重”。释“气”为“气愤”是不恰当的。此诗前四句飞扬着对收复北方信心十足的“豪气”(因为“早岁”不知“世事艰”) ,后句则充溢着愤慨、无奈的“悲凉” ,此类写法在南宋诗词中比比皆是。另外 ,“山”取喻为“高”而非“重” ,“气如山”即“豪气冲天”之意。“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之豪迈…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倍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走进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