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旧约》是古希伯莱民族的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希伯莱文学总集。它和《新约》合在一起,被利用来作为基督教的《圣经》,起着极为有害的作用。但《圣经》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特别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古希腊文学一起,《圣经》文学被公认为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圣经》文学,吮其健康的真髓,这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圣经》与《诗经》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文章对其中的爱情诗进行对比研究,从创作手法、作品风格上的差异来探析东西方民族在审美方式、生存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从而解读华夏民族和希伯来民族的情爱观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从思想内涵还是艺术形式上看,它们都对各自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郭绍虞先生认为,风相当于抒情诗,雅相当于史诗,颂相当于戏诗。《圣经》包括旧约、新约两部分,从文体上看,诗歌约占其总篇幅的三分之一,《雅歌》是其中最著名的抒情诗。作为中西抒情诗的经典,  相似文献   

4.
对《圣经》经文的引用、“犯罪——宽恕”情节模式的效仿以及“迷羊”母题的模写是《大地雅歌》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而对《圣经》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则是小说的内在主题,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来看,《圣经》对范稳小说《大地雅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情爱诗和《圣经.雅歌》在抒情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诗经》中的情爱诗在抒情上较含蓄,而《圣经.雅歌》在抒情上则呈现出奔放的特点。产生这种差异的第一个层面的原因是它们各自的文化根源,即物感说和摹仿说的不同。第二个层面的原因,是由于礼乐文化和情感宣泄不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原因的比较,从本质上探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诗经·国风>和<圣经·雅歌>同为抒情诗,二者之间由于文化传统之差异,导致了诗歌风格之不同.试就<国风>和<雅歌>所表达的男女情感的差异性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探讨其异同的原因,从而解读华夏民族和希伯来民族的情爱及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想象抒情是诗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技巧,在中国《诗经》爱情诗和西方的《圣经·雅歌》中有着重要体现。由于人们原初生活居住的环境和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二者在爱情的想象抒情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诗经》中的女性想象表现得静谧幽婉,而《雅歌》中的女性想象表现出大胆酣畅的倾慕之态。  相似文献   

8.
《雅歌》作为《圣经》中唯一的爱情诗,除了张扬奔放的爱情外,可以从中挖掘出刚性原始主义的题旨和意蕴。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曾经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昭示人类本来应该有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0.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1.
《圣经》既是一部基督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化宝典,堪称西方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功能相符,意义相似",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意义与风格的对等。本文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以《雅歌》的三种汉译本为例,对《圣经》的三种中文译本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范稳的《大地雅歌》在宗教和现实交错、民族混居与多种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氛围里,呈现了一个活佛和传教士的生死对话、一位藏族台湾老兵隔海西望的爱情,以及一段信仰拯救爱情、爱情改变命运的传奇,并借此探讨当代知识分子如何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努力探求怎样在中国的语境中实现文化兼容、信仰并存的伟大构建,以及如何以爱为出发点来解读当代人类共同关注的诸如爱情、信仰、战争、命运、人性、民族文化、生命尊严等精神命题,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圣经》中大卫的诗创作朱韵彬法国伟大诗人雨果在论到《圣经》时说:“正象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部《圣经》都是诗。”①我们通览古希伯来人的这部经典,深知这位毕生对《圣经》悉心研读且有深遵独到见解的诗人兼学者所论,实指古希伯来的诗人之多,诗歌创作质高、量大...  相似文献   

14.
李欣欣 《考试周刊》2014,(55):21-22
《雅歌》向我们展示了清新淳朴的气息,表达了对爱情的赞颂,并通过男女间自由、平等、互爱的热情和简约的抒情艺术感染吸引我们。文章对《雅歌》中歌颂的爱情的三个不同方面和层次:欲望之爱、友谊之爱、无条件圣爱进行研究,希望给读者带来些许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雅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雅歌》中传达的爱情观给当今社会对待爱情的态度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风》、《雅》、《颂》三种体裁,有语言风格、配乐和内容题材的区别。汉经学家造作“风动教化”之说,宣扬《诗经》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功能,所以“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大序》)。他们也念悉三体在配乐上的差异,但只强调它们在内容题材方面的区别,并错误的把这种区别作为它们得名的由来,已出现了以题材的大小论三体轻重的倾向。此说唐宋亦袭用之。于是以三体论轻重遂成为两千年来不变的成说。  相似文献   

16.
<正>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的丰碑。它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但从创作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却还是最近几年的事。虽然早在二十年代初茅盾就指出过它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但没有引起研究界应有的重视。三十和四十年代,革命文学界因为战斗环境的需要,忙于介绍和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革命现实主义),其他创作方法的研究差不多无暇顾及。五十年代以来,和当代的世界文学联系甚少,象征主义被视为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17.
(一) “结构”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早。远在东汉时期,年轻的辞赋家王延寿在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的《鲁灵光赋》中说:“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这“结构”二字指屋宇构造的式样。而文章的结构就是从构造房屋借用而来。从晋陆机《文赋》到梁刘勰《文心雕龙》都对结构作过论述。什么叫结构?《文心雕龙·附会》说:“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文心雕龙·熔裁》说:“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刘勰所说的“附会”、  相似文献   

18.
站在人类精神角度 ,将《圣经》置放于希伯来———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 ,引伸出放逐与拯救的形而上意义 ,以及这种意义对人生此在的超越性慰藉。  相似文献   

19.
古今解《诗》之人对《诗经.邶风.式微》的主题众说纷纭。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式微》诗是黎庄夫人失宠于黎侯而发的嗔怨诗。  相似文献   

20.
了解《创世纪》的内容对研究圣经极为重要,从《创世纪》中我们能知道在亚伯莱眼中世界和人类是怎么形成的。《创世纪》中主要讲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四个人的故事。本文将对圣经第一卷《创世纪》第十二章到第二十五章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亚伯拉罕卓越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