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子夜的孩子》是"后殖民教父"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实现文化殖民的消解和完成被殖民者身份的确认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在殖民主义消失的今天,新的文化殖民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现代民族国家。通过对《子夜的孩子》的解读,了解文化殖民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作者力求消解西方文化中心意识,从而使边缘的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回归到应有位置的文学意图。  相似文献   

2.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将拉美文化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一个家族的孤独处境浓缩了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在古老的拉美文化背后,还潜藏着一个以《圣经》为原型的象征体系,包括原型性主题和原型性叙述。正是这一隐喻的原型模式使其“孤独主题”上升到了一个形而上的层面,与20世纪现代意识相契合,同时具有了历史深度和哲学高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猛烈批判,促进了殖民教育史的研究。西方文化霸权在殖民地的实现方式是:殖民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力压制与文化霸权的建构,被殖民者自我技术的生产,以及双方文化的杂糅。这也蕴含在殖民者对西方教育霸权建构的历史之中。通过牢牢掌握殖民地教育的统治权,殖民地人民与殖民教育的合作,以及殖民地教育对西方教育的反哺,殖民者构建了西方教育的霸权地位。后殖民主义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在于:揭露殖民教育压迫殖民地人民的历史,呈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教育的历史,描述殖民政策下土著教育不平等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巴西是最大的拉丁美洲国家,其经济总量为拉美之首,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在巴西蓬勃发展,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就读于私立高校。文章通过概述巴西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表征系统中的东方主义凝视、土著话语权缺失和东西方想象地理空间划分等殖民主义视角人为地在殖民者与土著之间设置界限,实现彼此隔离。后殖民主义支配性表征中的权力与种族、主流与边缘、支配与被支配在《野草在歌唱》中找到现代注脚。白人殖民者将自身观念和附加想象强加到处于边缘族群的南罗得西亚土著身上,使其沦落为边缘地势上的他者,流放于自己的国土之内。  相似文献   

6.
在近现代历史上,东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历史进程的作用、影响不尽相同。征服和掠夺是其共性,但西方殖民主义者大都在客观上促使东南亚国家迈上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而日本东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短暂征服则一度破坏了东南亚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文化身份的混杂性和他的多元文化经历共同造就了其作品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混杂性揭示了殖民主义的虚伪性,同时反映了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以及西方话语对东方“他者”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黑暗的心》所表征的殖民话语的含混性揭示了殖民地历史的复杂性,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既共谋又对抗的复杂关系消解了殖民权威;库尔兹的人生悲剧映射出殖民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模拟”本来是殖民统治的策略,但最后却成为被殖民者反抗殖民压迫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西方殖民者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拐骗贩卖到拉丁美洲殖民地,开发当地经济.在那里,他们受到非人的虐待,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少数的华工获得自由后,在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帮助下,生存发展,自立创业,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爱米莉,爪哇,1904》中,殖民模仿出现逆转现象,殖民者不再是被殖民者模仿的对象.一些殖民者甚至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身份,模仿被殖民者的行为方式,甚至进入他们的文化环境,从此不再返回自己的家园和故国.这种逆转现象显示殖民地的潜藏文化价值,促使人们反思西方的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0.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反映了新老殖民主义长期统治与压迫下,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停滞不前,民族混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所以它的社会背景及哲学基础与现代主义是根本不同的,它属于现实主义,不属于西方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尖锐指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教育已成为拉大社会差距的手段。在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还很不够。文章根据美洲开发银行关于1998-1999年拉美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报告中的有关内容摘写而成。  相似文献   

12.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较少为学界关注的新英格兰、非洲、西印度间的三角贸易,还包括许多直接贸易渠道。通过大西洋贸易,西欧一些国家,特别是英法获得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为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中心。而非洲和美洲,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却受制于大西洋贸易,日益沦落为世界经济的边缘。不过,在很大程度上由大西洋贸易和西欧经济强国自身经济发展要素机制所决定的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卷入大西洋贸易的西欧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还表现为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内部的各自不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拉美独立战争的过程中,玻利瓦尔提出并实施了拉美联合反殖斗争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拉美人民赢得了独立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思想还对后来拉美的联合也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方面,巴西有拉丁美洲最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巴西的民事诉讼法律在这个有大陆法传统的联邦制国家得以普遍适用。巴西的民事上诉制度在拉丁美洲是很有特色的。巴西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类民事上诉途径,即普通的上诉途径和特别的上诉途径。巴西的诉讼制度允许如此之多的上诉,特别是中间上诉,导致诉讼当事人可以恶意地将诉讼程序拖入冗长的程序中,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诉讼迟延。  相似文献   

15.
试析考迪罗现象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消亡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迪罗现象是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发达状态在政治上的一种反映 ,是拉美地区社会转型时期阶级矛盾特别是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要克服或消灭考迪罗现象 ,除了首先必须铲除孕育它的封建大地产制外 ,最根本的是必须实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民主改革 ,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巴西的S-系统是整个拉丁美洲最大的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它由一系列葡萄牙语名称的首字母为S的机构组成。S-系统目前几乎覆盖巴西所有的经济领域,为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劳动者提供各种职业培训。S-系统的职业培训具有独特的资金渠道以及灵活多样的课程和方法,为巴西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劳动者.是巴西成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Education for All policies were transferred to Brazil and Latin America by means of ambitious educational strategic plans such as the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lans – promot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f Brazil, and the Latin American Educational Goals – promoted by the Organisation of Ibero American States (i.e. the international commonwealth of countries which belonged to the old Hispanic and Portuguese empires).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how a complex web of educational policy transfer and borrowing was fashioned by means of concatenate environmental, cognitive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8.
总体上,世界经济呈现不对称的"哑铃型"的空间结构,发展中国家整体沿着这条"发展链"演进的路径与绩效受到这种世界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本文对发展中国家东亚"四小龙"与拉美国家的战后经济发展历程与绩效作了比较,论述了东亚"四小龙"成功经验的推广具有局限性及世界经济空间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改变落后的战略,发展中国家往往积极干预经济,但干预的效果却存在明显的跨国差异。国家的干预在非洲和拉美经常阻碍了经济发展,而在东亚却大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比较政治学中,一些学者通过国家自主性、社会控制分布、共容利益等理论模式来分析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本文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揭示发展中国家不同经济绩效的国内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