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清代学者顾嗣立所编选的《元诗选》初、二、三、癸集,共收录元代诗人近3000家,诗作约25000首,是元代诗歌史上的第一部大型诗歌总集。《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是多方面的。现从《元诗选》的《凡例》、元诗文献搜集、诗人小传等为切入点,对《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进行论析。《元诗选》为保存与整理有元一代诗歌文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载入中华文化之史册。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6,(4):13-17
温斌教授的著作《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以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交融的角度切入文学历史,在对史料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的论述。作者对民族文化史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关系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灿烂面貌,而且其分析的元代民族文化交融对当今中国的统一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冉仲景(1966-),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1987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7月到四川康定师范任教,1997年9月到重庆市酉阳一中任教,2005年8月调至酉阳县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2月选派到《重庆日报》文化新闻部工作,2006年6月到酉阳县文联工作至今。自1987年9月在《民族文学》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诗刊》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五百多件。出版有诗集《从朗诵到吹奏》。有作品人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诗选》、《星星四十年诗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新时期四川诗选》、《重庆少数民族诗歌选》等各种选本。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二届聘任作家。  相似文献   

4.
冉仲景(1966-),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1987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7月到四川康定师范任教,1997年9月到重庆市酉阳一中任教,2005年8月调至酉阳县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2月选派到《重庆日报》文化新闻部工作,2006年6月到酉阳县文联工作至今。自1987年9月在《民族文学》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诗刊》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五百多件。出版有诗集《从朗诵到吹奏》。有作品人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诗选》、《星星四十年诗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新时期四川诗选》、《重庆少数民族诗歌选》等各种选本。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二届聘任作家。  相似文献   

5.
翻开元代文学史,诗词创作虽然也称得上众采纷呈,洋洋可观,但饶有成就者却寥寥无几.倒是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文学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就是有元以来一批卓越的西域少数民族诗人脱颍而出,骚坛树帜。他们用汉语言进行创作,诗、词、曲,文等均造诣颇高,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众多昭炳千古的辞章.清代学人顾嗣立在《元诗选》为萨都刺写的小传中说:“有元之兴,西北弟子,尽为横径,涵养既深,异才并出”。据《西域少数民族诗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孝"故事存在于三个系统中,分别为《二十四孝诗选》系、《孝行录》系和《日记故事》系。《日记故事》成书于元代,明清时期被大量刊印,其"二十四孝"故事成为明万历以后全国最流行的"二十四孝"故事题材,甚至成为后来"二十四孝"故事的通行版本,也对后世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汉诗整体西传回归中国视野的表现即为《东瀛诗选》的编纂。俞樾的诗学源流观念在《东瀛诗选》的编纂中一目了然,《东瀛诗选》撰辑过程中的文艺批评亦使俞樾的文学认知思维体系得到延展和补充。文章此为切入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俞樾对《东瀛诗选》的编撰,探究日本汉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逆向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歌《毛泽东诗词》《陈毅诗词选集》《十老诗选》《沫若诗词选》《艾青诗选》《归来的歌》(艾青)《郭小川诗选》《郭小川诗选》(续集)△《将军三部曲》(郭小川)《贺敬之诗选》《放歌集》(贺敬之)《臧克家诗选》《今昔吟》(臧克家)《李季诗选》△《杨高传》(李季)《闻捷诗选》△《复仇的火焰》(闻捷)《何其芳诗稿》  相似文献   

9.
迺贤(1309——1368),字易之,别号河朔外史,是西北少数民族——葛逻禄部的后裔。葛逻禄在元代的音译是“合鲁”,汉名马易之。故元人著述中又称他为葛逻禄易之,合鲁易之,或马易之。在正史上,迺贤是个不见经传的人物,但在元代文坛却堪称一家。有《金台集》、《前罔集》、《河朔访古记》等著述传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诗人,他用汉语  相似文献   

10.
记者:据了解,《规划》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方面的专项规划。请问制定和实施这个《规划》,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有何重要作用?丹珠昂奔: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1.
《唐诗选》是明末云间派陈子龙等人主持编选的一部中关唐代诗歌总中的选本。通过查检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这部诗选的编选者、编选时间、编选动机、体例安排、取材、评点等情况。这部选本中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陈子龙的文学活动以中云间派的文学复古思想。  相似文献   

12.
署名魏宪的《百名家诗选》是清初诗坛当代人选当代诗中代表者之一。这部诗选与魏宪编《补石仓诗选》有关:《补石仓诗选》的编选有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雕版在刻成十余年被挖改,为《百名家诗选》,并被再三重刊,拥有三种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诵读诗文》丛书包括《革命领袖诗词选》、《革命烈士诗选》、《中华古诗词选》、《中外抒情诗选》、《中外抒情散文选》,是吉林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专门以中小学生、青少年为对象的书配带新型读物。  相似文献   

14.
别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顾城(1956-1993),祖籍上海,生于北京。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  相似文献   

15.
关于研究和整理避暑山庄的书,最近几年出版了不少,如《康熙三十六景诗选注》、《乾隆三十六景诗选注》、《避暑山庄碑文释译》、《外八庙碑文注译》、《承德历代风景诗选》等。这些著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读后收获不少。但有些具体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仅就《避暑山庄碑文释译》(简称《释译》)和《外八庙碑文注译》(简称《注译》),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古籍整理中词语训释应注意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冲突与权力博弈是元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特征。元代对治国策略的寻求与正统问题及推行汉法的讨论密不可分,并对元代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元代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具有了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9):F0002-F0002
《泰戈尔诗选》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集。诗选收录了他的大部分作品,比较著名的有《故事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相似文献   

18.
阐述《古今诗选无邪集》的编选体例及内容,其编选体例合诗格于诗选之中,除试帖诗外诸体兼收;考证《古今诗选无邪集》内容来源于明末选本《赓订笺释批评古诗直解》《赓订笺释批评唐诗直解》、清初选本《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同声集》等,是在明末清初诗歌选本的基础上,以辟二教的“无邪”作为选诗宗旨,进行再选择;认为《古今诗选无邪集》的体例和内容既体现了考据时代下辟佛老思潮,也反映了科举制度改革下指导试帖诗创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元代,是国内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民族文化之间的大撞击、大交融,在文学上必然出现新的文学样式。散曲,这一新兴的诗歌和乐曲,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汲取“里巷之曲”和“胡夷之曲”的养分,破土而出,在元代发展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学的殿堂。它与稍后兴起的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元曲,在文学史上异彩夺目。就散曲创作而言,兄弟民族作家也不乏其人。据隋树森先生《金元散曲》辑录,有姓名可考的作家共212人,其中少数民族作家22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另外,《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还载有十余位少数民族散曲家姓名(惜其作品今已无存)。可见,元散曲的形成、发展,兄弟民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民族团结.了解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针对园艺专业民族学生主干课程《果树载培学各论》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