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于对《山彦学校》故事的一种间接阅读,试图提出的问题有三:一是历史遗忘与意义再现的可能。认为在一个或一类曾经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发现之后,如何及时挖掘并反思其对当下的意义与价值,可能才是历史遗忘后意义再现的真正意涵;二是教师个体力量与国家制度力量契合的可能。认为历史上的无着成恭与现今教师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教育中的凸显程度不同,由此导致的行为方式亦有所不同;三是儿童的被遮蔽与教育的被遮蔽的可能。认为由于不能看清或正视儿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或"原汁原味",教育可能导致本来属于唤醒学生自身力量的事,却变成了必须人为外力施加才能达成的事。  相似文献   

2.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2005,4(20):33-36,53
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和遗忘。导致教师教学生活异化、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拾回需要增强教师的内省性自我意识,重建学校文化、变革教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其道德信仰正处于分裂和瓦解之中。中国教师教育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学者的历史理性和教育哲学,总是源于千年帝国兴衰及其现代命运反思教师教育的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因而常常赋予教师教育以特殊的功能和意义。从历史上看,师范(教师教育)从来都是充满政治热情的事业,然而,在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振兴的时刻,教师教育研究却集体沉默不语,这对于中国的教师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历史的困惑。由此出发而论,教师教育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注教师教育的灵魂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训练计划。我们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但问题的关键不是重视程度不够,而是缺少价值和信仰的支撑。教师与教育的关联,不是服务与利益的关联,而应是个人与国家的关联,是教育与历史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教育法非常强调环境的作用.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力量要通过环境来发挥作用,但是环境既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也可能阻碍儿童的发展,所以教育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然而,我国幼教工作者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时走入了不少误区,比如过分关注活动室环境和教具的准备,忽视家庭环境、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准备,忽视儿童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忽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阻碍作用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教育科研必然影响到教育现代化。由于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的责任被长期遮蔽,致使"中小学教师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拉大了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科研的距离。其实,写清一份教案,上活一堂课,批好一次作业,就是在做教育科研,关键是正确处理"清""活""好"三字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教学既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途径,也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受中西方传统文化、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师观念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教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被遗忘和遮蔽,出现了教师被规范化、工具化和教学生活封闭化的现象。提升教师日常教学生活质量需要教师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提高自我意识,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7.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评析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一、认知发展论布鲁纳的发展认知论,基本上是皮亚杰理论的继承。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有质的差别的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这三个阶段是:1)行为把握——动作式再现表象阶段;2)图象把握——形象式再现表象阶段;3)符号把握——符号式再现表象阶段。在第一阶段,儿童直接操作材料;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进行思考,不再直接去操作那些事  相似文献   

8.
林光荣 《教书育人》2000,(17):20-21
有一部电影名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是人们较为熟知的事。在我们教育界,也有一个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创伤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一些教育同行以及社会和家庭应有的关注,还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遗忘”的状态。因此,笔者感到有加以探讨的必要。 《上海教育》曾登文强调要重视“八种学生”的教育问题。所谓“八种学生”是指那些家庭破裂、父母不全的;受到坏人污辱、犯过生活错误的;有先天性生理残缺的;智能低下而学习长期落后的;长期患慢性疾病的;因家长犯罪被判刑而背上包袱的;受黄色书刊毒害而精神萎靡不振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常常出现一些与本段教学内容关系似乎不大的复习题。教学时,如何处理好这些习题,既是用好教材的一个方面,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防止由于记忆痕迹逐渐消退而产生的遗忘,就必须加强复习,使痕迹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遗忘规律,在后继学习中不断再现前面学过的知识。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保持,又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和学生千万不能因为复习题是已经学过了的内容,就可以掉以轻心,轻描淡写地一掠  相似文献   

10.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化”和“儿童中心”的,但事实上,“活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带有强烈社会学意味的实践教育学,从个体与社会的二元分立转向了“儿童作为天生的社会行动者参与教育联合生活”的教育观。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现代性,颇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二是其儿童观已非二元对立的“儿童中心论”或“社会本位论”,而是统一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并批判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主义”“儿童本位”,认为其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幼稚监狱”,助长了放任儿童的“虚假自由”,使得儿童与自然、社会隔离,同时导致教师责任缺失成为“安静的看客”,这对时下的教育也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三是其“活教育”课程基于儿童天生的“社会内聚力”,开展教育性劳动,老师和学生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过一种联合生活,从而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参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建构,完成个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哲学是思考和认识教育现象及其活动的思维方式,它不能以任何现存的教育事实或教育知识作为立论的依据,前提批判是其重要特征。传统教育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教育的历史发展被理解为是某种先在本质的实现过程,并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逻辑体系,结果导致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遗忘,教育哲学的智慧性被消减。今天的教育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把教育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中唤醒。  相似文献   

12.
化学被有些人称之为"理科中的文科",是因为存在较多识记知识点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识记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心理学表明: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反映,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遗忘也是有原因的,如能分析原因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遗忘,则可提高记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师角色的特征受到学校教育功能的制约。学校教育工具性功能的膨胀导致教师角色中人性的萎靡,教师被抽象为社会需要的符号,教师"自我"被严重遮蔽。当代学校教育意义性功能的补缺,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唤醒与健康个体的养成,它需要教师"自我"的回归,需要教师角色中人性的开掘。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是运用现象学精神、观念或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的某一现象和事实本身进行探究的一种研究范式或研究活动。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活世界被遮蔽和遗忘的局面。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不是随意而行的,有着自己的研究程序和要求。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现象学研究并非尽善尽美,它有着自己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做好接访准备教师请家长来访一般有两件事:教育问题或教学问题。之所以请家长来访,一般也是教师认为或感觉到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到位,非得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教育才行。然而,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日常事务需要处理,不可能总是往学校跑,更不可能随叫随到。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英国诗人乔治·格尔贝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苏联作家高尔基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必须使儿童逐渐习惯于它,因为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懒于回  相似文献   

17.
本质主义的教育研究一直占据支配地位,致使少数儿童成为本质主义教育研究的"剩余",且少数儿童教育可能存有被理论"歪曲"等问题。全纳教育对被边缘化的弱势儿童的保护,对教育实质平等的关注,推动着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本质主义建构和全纳教育批判统一的教育研究路向:一是要保持足够的批判力量,二是要廓清教育研究的视野,三是要关注儿童的境遇和教育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意义上看,国内学者对杜威的认识是较为刻板和静态的。从根本上看,这是由研究者从事探究时的视界所造成的。在这种平常视界下,杜威教育思想的生成之旅被遮蔽了,引起杜威教育著述的问题被删改,实际上发生的论战背景被遗忘,而杜威的对手,及对手的话语、行动和参加论战的观众被剪切掉。所谓"行动着的"视界意图重建一个具有陌生感和距离感的杜威教育思想印象。  相似文献   

19.
教师“真我”以自身认同和完整为重要特征,以悖论中把握统一为思维方式,意味着教师对自己及生活状态的认可。“真我”遮蔽使得教师呈现迎合、拒绝、迷失三种状态,技术理性的滥觞、教育实践的复杂性、恐惧文化的侵扰是导致“真我”遮蔽的根源。在“有我—无我—忘我”三重境界的召唤下,“真我”存在复归可能,具体路径有:变革与完善思维方式;受良知指引,进行自传式揭示;走出“防教师”课程霸权的阴影,践行“真我”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的问题是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的遮蔽、遗忘或缺席。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了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的“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