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2.
据说给编辑、记者规定创收任务,是许多新闻单位近年来采取的一条“搞活经济”的措施。这种做法可取吗?要编辑、记者“创收”,势必影响搞新闻报道的精力,也容易促成“有偿新闻”。我给你写新闻报道,你给我赞助经费。这样“稿钱交易”就难于避免,“出钱就报道,不好也说好”。稿钱交易,还使得一些人以稿谋私,腐蚀新闻队伍,损坏新闻单位形象。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问:“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答:“用脚底板写新闻.”问:“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答:“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问:“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相似文献   

4.
按照税务总局文件,编辑记者的稿费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编辑记者被排除在从本单位取得“稿酬所得”的纳税主体之外。这,合法吗?合理吗?朋友发现,和以前相比,最近几个月工资条上“扣税”一栏数字高了不少。去问单位财务室,得到答复是:“你每月拿那么多稿费,多交点税不应该吗?” 这几个月,朋友稿费确实比较多。今年开始,他负责一个评论栏目的编辑工作。有时来稿不理想,他要“亲自”写,常常熬到深夜。“稿费是拿了一些,但都是辛苦钱。每月3000多元稿费,比以前多扣将近一千块钱的税,扣掉差不多1/4。等于说,每4篇稿子中,就有一篇是替国家写的。  相似文献   

5.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6.
苗荷芳 《新闻三昧》2007,(10):25-26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基层通讯员或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这样问:老师,你说这件事可不可以写成稿件?你认为这件事有新闻价值吗?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什么事件可以写成稿件,不知道新闻在哪里。对于一个熟悉新闻  相似文献   

7.
记者这碗饭究竟怎么吃?记者应具备什么素质?新闻学上的闸述甚详,新闻圈里的议论亦颇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以“全天候”统之。一日“不舍昼夜”。记者这职业,工作绝非每天8小时所能“了得”。“不舍昼夜”不但是新闻界应提倡的一种精神,也是记者这职业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一种工作方式。你说工作时间是8小时,下班路上碰到的新闻,8小时以外听到的新闻,要不要采,要不要写呢?当然要采,要写。  相似文献   

8.
一得录     
编辑和记者谁大? 高凯 干新闻工作以来,不止一次有圈外人好奇地问我:“你们编辑和记者谁大?” 不想,这一问竟然问到了编辑和记者的痛处。起码我心里不自在。这个无须争执的问题,对发此问的圈外人讲清楚比较容易,但对圈内人往明白说却特别的困难。对圈外人你只管照实说:“编辑和记者分工不同,都是干新闻工作,是工种,非官衔也。记者采,编辑编,论大小没有,论先后倒是存在,即先采后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有记者之“米”,才有编辑之“炊”。但编辑又是记者的“做嫁”者,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题目,妻在一旁笑了:“你这不等于是说,不进厨房不做饭,不用嘴巴不吃饭嘛!”其实,这正是我当军报驻站记者15年成长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场,按照新闻“5个W”讲义,是“产生新闻、发现新闻”的“地点”。我学当记者,学写新闻,是从现场学步的。“不知道稿子怎么写?你到现场去看看,去转  相似文献   

10.
“这条线是我跑的,怎么发了他的稿件?”作为报纸的编辑,我常常“聆听”这样的责问。在报社食堂的餐桌上,同人们也可以耳闻这样的争论——一个说:“这个行业历来是我联系的,你怎么跑去采访了?”另一个则“针锋相对”:“你包打‘天下,’包得了吗?”责问是否有理,争论有没有必要,谁来主持公道?对于这一切,长期以来,在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29日的一声枪响,把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从繁忙的事务中惊醒——《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曝光“老虎机”聚赌而住宅遭歹徒枪击警告!猎枪打出的仅是针对顾伟的砂弹?“老虎机”的背后还有“老虎”吗?人们不禁这么问。“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句话吸引了多少人怀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激情昂首踏入新闻界。但不出三五年,当年雄赳赳的一族,有的圆头滑脑成了有偿新闻的“月老”;有的无梭无角当了兑水新闻的“郎中”;更多的则成了“会议新闻”的“二传手”。真正的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特别是牵涉到权势部门的敏感新闻。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热点新闻,少有人写了。记者们是聋了哑了还是另有苦衷?  相似文献   

14.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某报上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专栏主编在大学里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养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不着学习,刚刚扫盲的人就可以当好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6.
(一) 创新,如果在前几年更多是作为一种意识被倡导的话,近两年已成为大批记者更自觉的实践。内容新吗?角度新吗?手法新吗?即使报道一般化的内容,也要倔强地显现出哪怕是一点点的新意。然而,当他们为之努力的时候,心里经常在嘀咕:这样写,编辑那里通得过吗? 一个问题就这样摆到了编辑的面前:如何支持记者出新。不要以为这仅是编辑部领导的事,每一个有资格在稿件上涂涂抹抹的人,都不能回避。几年前,有位记者写了一篇略带“通讯味道”的消息。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稿中揉进了某些形象化的描写,调动了一点修辞手段,旨在冲一冲消息写作干巴巴的境况。可是,编辑不承认这是一条消息,将它改作通讯发表了。记者的一次尝试“流产”了。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新闻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就做不好编辑工作。 也许会有人说:“你过分夸大了编辑工作吧。编辑,不就是修修改改、删删补补吗?” 这修改删补就是一门学问,小看不得的。  相似文献   

18.
又到“两会”召开时。 今年的“两会”新闻摄影怎么才能搞得更出色?新华社摄影部准备参加“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年初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了。按道理和经验,“两会”年年开,许多记者和编辑都身经百战,大风大浪见的多了,很多困难得多的战役性报道都胜利地完成了,有些新闻照片还在全国的新闻评比中获奖,完成“两会”或其它战役性报道不是手到擒来吗?其实,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完成”两字,而在于“出色”!自己给自己订的目标不同,压力也就不同。 如果有人问,在所有战役性报道中,就新闻摄影而言,最好完成任务的是什么?会议;那么最难完成任务,报道最难出彩的是什么?答曰,也是会议!说它容易,因为对这样的报道,谁也没给你规定发稿任务,也没要求你拍出什么样的精彩照片,会怎么开你就  相似文献   

19.
记者发稿总免不了与编辑电话联系。记得,前些年记者询问稿件,编辑总问:是急稿,还是慢稿?而去年,编辑先问是否当日新闻?在今年,编辑则是开门见山地问,你几点几分发来稿件!2000年12月31日,我参加新华社·新华网“新世纪曙光报道”的现场直播,切身领教了一次非常紧张而又兴奋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